科学处理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人只要脾气好,凡事就会好。

第1个回答  2020-05-05
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负面情绪挤压就会让身体得病,所以情绪的好坏影响了我们的心情、工作、生活,甚至生命……
那面对不好的情绪时,我们到底要如何处理呢?1 当你觉得没有自信,不如人的时候 ,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好习惯,即使再危急,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气与毅力。• 停止批评和责难自己不断苛责自已,说丧气话的人,通常是对自己不够肯定的人。对自己温柔点是建立自信的第一步。可以拿支笔列出你不断在责骂自己的话语,并且自问看到这些话会有什么感觉,这样的责骂是否对自己有好处。最后发现是没有好处的。因此,一定要下定决心停止这种责难。如果一时还做不到,不妨先把注意力放在已经做好的部分,告诉自己做得有多好。• 学习积极正面的自我对话我们的内心都有一部投影机,每天读出成千上万的画面与情绪,除了要停止负面的批评,还要积极输入一些正面的鼓励。写一张自己的履历表,把所有的优点都列上去,每周浏览一次,做为自我对话的脚本,在忍不住要责骂自己之前,先想想看自己还有哪些优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 每天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我的人生有什么是好的?”、“还有什么事可以做?”建议从这两个问题启发自己更有创意的对话,找到自己的价值,才能更肯定自我。• 停止和别人比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别再羡慕别人的太太比较漂亮,或嫉妒别人比较会赚钱,许多痛苦和不平就是从「跟别人比较」开始的,不只是拿支笔写下自己的优点,也列下自己所拥有的,和自己比,也学会珍惜。
第2个回答  2020-05-05
第一步, 理顺情绪,首先要找个自己能把握的空闲时间和安静的地方,可以躺着,也可静坐,以自己舒服为宜。
第二步,静下来,深呼吸三次,气至丹田,鼻吸口出,努力静下来。
第三步,觉察身体,身体的哪部位不因情绪而不舒服,就觉察哪里,是胸就觉察胸,是胃就觉察胃,感觉它的反应,体验它,与它沉浸在一起。
第四步,与此同时,头脑会胡思乱想,不要控制这个思绪,让它信马由缰,自由飞翔。可能会有很多其它过去的不好的事和不良情绪飘进来,不要排斥和抗拒这些情绪,接纳它,拥抱它,体验它。
第五步,释放情绪,不要控制情绪,想哭就哭,想喊就喊,让所有不开心的情绪都从自己身体中自由流淌
第六步,再次深呼吸若干次,鼻吸口出。吸气时下至丹田,满口满肺后咽下入腹,停留三秒,同时意念与这个不好的情绪搅拌在一起,然后缓缓呼出,全部呼出。
深呼吸次数可多可少,比较小的负面情绪三次即可,比较大的负面情绪可能6次、9次……随感觉。
第七步,再次深呼吸后,念知善知恶冥想话术。
理顺情绪就是清理我们的情绪体,只要我们感觉不好时,即使没有具体针对的事和具体的负面情绪,都可以进行调理。这可能是过去累积下的情绪体里的负面情绪,理顺过程中会体验到。
当情绪理顺达到和平时,不好的情绪就清理掉了,前世、累世及当下的负面情绪都可以通过上述理顺情绪的方法清理掉。
第3个回答  2020-05-05
处理情绪的第三个方法是学会正确地对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才能让你拥有知足甚至感恩,这时哪里还有负面情绪。
我有时会去偏远农村以及城市的医院、墓地走走,特别是最近很火的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我强烈推荐大家看。不仅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人的一生是怎么开头和结尾,也能看到还有多少人活得那么辛苦、那么多默默无闻的医生面对委屈和误会时的无奈和无力,自己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有知足才有感恩,有感恩才会有回馈社会的动力和责任感。而责任感是一切幸福的源头:只有当我们的人生目标跟所有人的福祉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有真正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三、如果有人冲你发脾气,而你表现的很从容和淡定,可能当时会让对方更加生气,但在之后对方多多少少都会为自己当时的行为感到羞愧。这是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定律,也是我自己的体会,在上面的第一点已经说明了。因此避免矛盾升级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情绪爆发的时候尽量不争吵。
四、心理学还有一个重要定律:人们会将你用来形容别人的词跟你本人联系起来。你夸别人的时候,对方会本能觉得你也有这些特点;你说别人坏话的时候,对方会把这些负面的评价也联系到你身上。因此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单位,要想气氛融洽、和谐相处、自他快乐,一定不能在背后说别人坏话!如果你嘴里出来的评价总是负面的,那么你身边的人自然会对你有很多负面的认知,于是就会对你本能地产生更多的防范和抵触。如果不小心说了,也要及时道歉和改正。
第4个回答  2020-05-05
整个一心三观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内观,就是安住清净心。从今天开始,不管发生什么事,莫向外求!
你向外求,你就落入无量的生死茫茫的业力大海,落入因缘所生法,那谁也救不了你了。如果你现在什么事还都要找出一个为什么,还要讲出一个理由,那你就完蛋了。修行一旦内观以后,人生没有理由,就是一个历练,没什么理由。我的人生是假借这种人生的因缘来启发我自性的功德,借假修真。所以第一个,养成内观的思想。就是遇到事情,把这个能量,把它变成开显自性的力量,不管是顺逆。
第一个内观,第二个离相,就是空观。我们遇到事情的刺激,第一念一定有情绪,我告诉你处理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处理,就是本来就没有,我现在有,那只是暂时的,那只是生命的一个假相而已,我不理你,我不跟你互动,相信佛菩萨,它自己会消失;你跟它互动,那你就牵动很多过去的因缘,那就没完没了了。
因缘,我们现在没办法断它,但是起码让它沉淀,就是不要再相续了。
所以当你的心跟人事接触的时候第一个情绪,它一定会把过去的因缘现出来,你跳进去,那人生就没完没了了,那你跟它的因缘就错综复杂了。你要处理因缘你就回不来了,你知道吧!那这个账就不好算了。你有这个情绪,一定有过去的业力,你要跟他没有这个业力,我讲实在话,他讲什么话你也不会快乐也不会痛苦,诸法因缘生,你跟他没有因缘,你怎么会快乐呢?如果说:哎!奇怪,我跟他讲话我就会不高兴,这个过去有业力,你懂吗?你说:哎!我不高兴!我要去处理它,那你们两个就没完没了了!
所以我们相信佛菩萨,不要处理是最好的处理,放下它,因为它是暂时的,这是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它是个生灭心嘛,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是一个生灭的假相,如此而已。
内观,离相,第三个就是关键的,借相。我们不能只是消极的破妄,不是走出过去,要开创未来。
第5个回答  2020-05-05
人际边界和情绪边界
在我们讨论情绪管理时,也不得不提到一个流行的概念“边界”,简单的说,“边界”可以这样定义:
* 为自己的情绪/行为负责,不把自己情绪的责任/行为的责任推给别人;
* 不为别人的情绪/行为负责,把别人的情绪/行为的责任还给别人。

边界是体现在内外两个层面,从外显的层面,一个人要为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负责,有一次,我和一个人产生了冲突,他想不交费就加我的收费社群,我拒绝了,他气愤中骂了我之后说:是你逼着我造口业的。造口业,在佛教里就是说了不该说的话的意思。他把这个责任推给了我,显然是缺少边界感,正如他试图不交费就加入收费社群一样。
在内在的层面来说,边界体现在情绪上,可以称之为情绪边界——每个人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比如,当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某个人因为我的观点而发怒的时候,我并不会改变观点,或者为之道歉,因为发怒是他自己的事情,他的选择,他的苦恼。这取决于他的成长史,他的内在。
我们也许会听到有人说,都是你,我才这么痛苦的,这显示了不清晰的情绪边界。这个时候听的人不用自责,你只需要同情这个人,因为他的这种状态,注定痛苦是不会很快得到解决的——我们没有承担起责任的事情,就不会得到根本的解决。
在实践中,当我们对自己的觉察越来越清楚,就可以看到这一点,我们的情绪和感受不断的变化,发生在我们的皮肤之内,和外界的人事物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我曾经多次举过这个例子,同样看到落叶,有人看到死亡感到抑郁,有人看到离别感到悲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心理学家们在实践中发现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决定了对外界的感知;东方的禅通过深度的体验,发现我们看到的事物,取决于我们内心的变化。
两年前,有一个朋友的父亲因为肿瘤去世了,在他的眼里,整个北京是灰蒙蒙的,路边的树毫无生气,当时正是夏天,我刚刚转行心理咨询师,个人发展正在上升坡道,我看的树昂扬向上,充满了生命力。
对待情绪两种态度:觉察和理解
真正的自我成长,始于你开始收回自己的责任,把别人的还给别人,这样才创造了一个自我反思的空间,也给了别人空间,这个空间是成长所必须的,缺少空间,一个人就会盲目的反应,在其中挣扎和痛苦。
禅的传统,对待情绪的方式是觉察,不评判的认识身心的现象,通过觉察,认识到情绪的变化和流动的特性,从而超越情绪。
心理学的角度,主要的是理解情绪,理解情绪背后所蕴含的动机和意义。
但是心理学的最新发展也发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