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菩提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如题所述

一、佛学大词典 对“烦恼即菩提”解释如下:
【烦恼即菩提】 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称为菩提。然贪、嗔、痴等烦恼,其当体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两者相即不离之意。法藏之入楞伽心玄义载,烦恼为分别性,故其体非有;即见惑性空时,不必断除烦恼惑,而得入真如,故说烦恼即菩提。又‘烦恼即菩提’常与‘生死即涅槃’并用,二者皆用以表示大乘佛教之究极。[大智度论卷六、大乘庄严经论卷六随修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四]
二、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烦恼即菩提”解释如下:
【烦恼即菩提】 (术语)止观一曰:‘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中略)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又曰:‘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谛。(中略)烦恼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谛。’此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义,为大乘至极之谈,依教门之浅深而异其归趣。参照即条。法华玄义九曰:‘体生死即涅槃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十不二门指要钞上曰:‘若离三道即无三德,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教观大纲见闻曰:‘密教谓爱染明王表烦恼即菩提,不动明王表生死即涅槃。显教谓龙女表烦恼即菩提,提婆表生死即涅槃。’
三、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对“烦恼即菩提”解释如下:
【烦恼即菩提】
谓烦恼在表面上虽然是菩提(觉)之相反状态,但是在本体上,烦恼与菩提二者是相即、同一的。若谛观诸法,证得缘起与无自性之空理,以无上之智慧照见贪嗔痴等烦恼时,则知全体皆是法性(dharmata^);离却法性,别无诸法存在,故云‘烦恼即菩提’。同时,依此正觉而泯除‘执意断除烦恼的执着’时,趋入真如、诸法实相的大道反而能豁然开朗。

经典中类似之名句,尚有‘诸烦恼是道场’(《维摩经》〈菩萨品〉);‘淫怒痴性即是解脱’(《维摩经》〈观众生品〉)等语。此外,类似的语句‘生死即涅槃’也常被用来表示大乘佛教的究极境界,并藉以破除修行者对于‘染净对立’的执着。

附︰法藏《入楞伽心玄义》(摘录)

见有惑可断,是惑而非智。若见惑性空,是智而非惑。是则见有惑之智,此智亦须断。诸惑之性空,此惑不须断。经云︰若人欲成佛,勿坏于贪欲。又云︰烦恼即菩提等。此并就智见惑性、相尽无断,方为实断也。(中略)

经云︰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此则虽惑而顺也。有漏善品趋向人天,违出离道,此则虽善而违也。(中略)诸惑就实,无非称理,如云烦恼即菩提等。善亦准此。善法存相,亦有乖真如。住事布施,不到彼岸。惑亦准此。《思益》云︰如来或说净法为垢、惑法为净。谓贪着净法为垢,见垢法实性为净。

[参考资料] 《大智度论》卷六;《大乘庄严经论》卷六〈随修品〉;智顗《四教义》卷六;《佛性论》卷二〈显果品〉;《维摩义记》卷三(末);佐佐木现顺编《烦恼の研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6
佛学大词典 对“烦恼即菩提”解释如下:【烦恼即菩提】 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称为菩提。然贪、嗔、痴等烦恼,其当体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两者相即不离之意。法藏之入楞伽心玄义载,烦恼为分别性,故其体非有;即见惑性空时,不必断除烦恼惑,而得入真如,故说烦恼即菩提。又‘烦恼即菩提’常与‘生死即涅槃’并用,二者皆用以表示大乘佛教之究极。[大智度论卷六、大乘庄严经论卷六随修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四]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烦恼即菩提”解释如下:【烦恼即菩提】 (术语)止观一曰:‘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中略)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又曰:‘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谛。(中略)烦恼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谛。’此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义,为大乘至极之谈,依教门之浅深而异其归趣。参照即条。法华玄义九曰:‘体生死即涅槃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十不二门指要钞上曰:‘若离三道即无三德,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教观大纲见闻曰:‘密教谓爱染明王表烦恼即菩提,不动明王表生死即涅槃。显教谓龙女表烦恼即菩提,提婆表生死即涅槃。’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对“烦恼即菩提”解释如下:【烦恼即菩提】谓烦恼在表面上虽然是菩提(觉)之相反状态,但是在本体上,烦恼与菩提二者是相即、同一的。若谛观诸法,证得缘起与无自性之空理,以无上之智慧照见贪嗔痴等烦恼时,则知全体皆是法性(dharmata^);离却法性,别无诸法存在,故云‘烦恼即菩提’。同时,依此正觉而泯除‘执意断除烦恼的执着’时,趋入真如、诸法实相的大道反而能豁然开朗。经典中类似之名句,尚有‘诸烦恼是道场’(《维摩经》〈菩萨品〉);‘淫怒痴性即是解脱’(《维摩经》〈观众生品〉)等语。此外,类似的语句‘生死即涅槃’也常被用来表示大乘佛教的究极境界,并藉以破除修行者对于‘染净对立’的执着。◎附︰法藏《入楞伽心玄义》(摘录)见有惑可断,是惑而非智。若见惑性空,是智而非惑。是则见有惑之智,此智亦须断。诸惑之性空,此惑不须断。经云︰若人欲成佛,勿坏于贪欲。又云︰烦恼即菩提等。此并就智见惑性、相尽无断,方为实断也。(中略)经云︰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此则虽惑而顺也。有漏善品趋向人天,违出离道,此则虽善而违也。(中略)诸惑就实,无非称理,如云烦恼即菩提等。善亦准此。善法存相,亦有乖真如。住事布施,不到彼岸。惑亦准此。《思益》云︰如来或说净法为垢、惑法为净。谓贪着净法为垢,见垢法实性为净。[参考资料] 《大智度论》卷六;《大乘庄严经论》卷六〈随修品〉;智顗《四教义》卷六;《佛性论》卷二〈显果品〉;《维摩义记》卷三(末);佐佐木现顺编《烦恼の研究》。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对“烦恼即菩提”解释如下:【烦恼即菩提】 见生死即涅槃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0-28
我理解的“烦恼即是菩提”
首先声明我并不是佛教信徒、至少目前还不是,我用心的体会了一些佛学的知识、言论或者说智慧。个人觉得佛家有句话叫“不要有分别心”,我理解的就是不要先入为主。比如我之前看到电视里尼泊尔人和藏民在喜马拉雅山口交易几个土豆,当时我觉的他们好落后,其实这就是有分别心。人家没偷没抢,大老远天寒地冻、翻山越岭交易几个土豆,这才说明人家的精神多么可贵。只有偷鸡摸狗、违反道德、阴谋诡计所得到的体面,那才应该用分别心待之。再比如您是生物学人士,认为人类是灵长类动物的近亲、是智人人种后裔;而化学人士分析人类是一滩碳水化合物,您就不能容忍,那就是分别心。再比如您可能是其他宗教信徒,不认同佛教教义,但不影响您体会佛家智慧、启迪心灵,从而达人达己、度人度己。
下面讲下“烦恼即是菩提”我的理解,其实就是社会上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说来容易,做来难,我们常常是吃一堑、生一气、没想通、再吃一堑,更有甚者因此而生病者大有人在。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12岁走出我们村庄求学,后来一直在外地生活,80年代的人,网上有个自嘲的段子挺写实的:上小学时大学免费;上大学时小学免费;大学毕业前工作是分配的,大学毕业时工作需要自己找;工作之前房子是分配的,工作之后房子需要自购。我们这代人经历的正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这个阶段。虽说我们有受益的地方,但在生存压力这个角度我们应该是较前几代人压力更大,所以我们比较努力,至少我周围的同龄人全部是追求上进的。
我也没能免俗,毕业之后还助学贷款、租房子、买房子、买车、结婚、生孩子、工作变动、求升职。没有“尿点”,撒尿的时间是自己的“尿点”,我妻子称呼我是“凤凰男”,我不否认。
毕业估计差不多6、7年时间,没有主动给家里打电话的意识和习惯。跟父母聊起来,也总是冲动,现在想想也难怪。他们眼中的世界是耕地、工地、铁饭碗的老师、公务员、铁路工人。起初他们认为大城市毕业的我应该是办公室里喝茶、阅读文件、指指点点一类的体面差事。而我不过是金融民工,我眼中的世界是更好的业绩以及所谓的仕途。像是钟表上了发条,我的心态是多快好省的挣钱、爸妈赶紧跑步进城,过上物质丰富快捷的城市生活。人在一个状态中,就像热恋中的爱人,眼里没有其他。那段时间对家人的体会和关心确实是很不够的。那会儿,家里老房子又旧又小,所以决定翻新加盖一下。完工之后,国庆节我回到老家,对爸妈劳动成果不满意还发了脾气,其实我知道,翻新房子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人生中的大事了,他们已经尽了全力,十分疲惫,我也很自责。发生个不算蹊跷的事,由于厨房油烟大、排烟还不好,所以我爬到天花板之上(我们叫天篷)检查一下。天篷上面是一根一根的木条作的骨架,下面贴的扣板。我踩着木条小心翼翼的前行,突然一脚踩空,一大面扣板被踩落,幸运的是我人没什么大事。可想而知当时我是什么心情,一个人大汗淋漓的重新托补。大家都知道,扣板很脆,完好的修缮根本不可能。
会有人问:找人重新装修一下就完了呗。我解释一下,因为农村老家土灶冒烟比较严重,同时还没有能配套的吸油烟机(吸油烟机如果对着灶坑吸,火苗不就被吸出来了吗),所以安装新的扣板不出两天就会熏的黢黑且挂满灰絮。所以我临时的复原了一下,但大块的漏缝使油烟很容易飘进天篷里面。
当时这个烦恼,被父母好个奚落。过段时间,我爬上天篷偶然发现其实油烟能够渗到天篷里,是件好事,因为我家的房梁骨架都是木头的,个别的年限还较长,油烟自然对防腐防虫大有好处。这在多年之后更加得到验证,由于父母尽力的修缮了一下,密闭性好了很多,油烟飘到天蓬里就很少了,但当我再度亲身查验的时候,此时好些骨架腐烂、虫蛀比之前严重的多,有一定的塌坏风险。说到这,当时惊险的天篷踩空事件,是不是一件好事、是不是启迪了智慧。我们农村人都知道一个神秘的现象,就是房子如果长期不住人,很快就会垮塌。我的这个亲身经历,这个神秘现象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为什么电视里很多偏远的上百年的农村土房子还很结实,可以肯定,它的房顶、房梁向下应该是敞开着(没有扣板),油烟每天熏着,黑黢黢的,但确实很合天道很耐久。
这件天篷踩空事件,如果换到旧社会,会不会有人去焚香、卜算、消灾祈福呢?是不是就把菩提(智慧)变成烦恼了呢?另外,我自己反思这件事的时候,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应该多关心父母,很多事情需要我自己动手做,他们毕竟是年岁大了。
第二个例子,我的表哥,跟我一样是“凤凰男”。虽说他下学早,但人生轨迹大同小异,我们这代人都差不太多--进城、谋生、买房、成家、育儿......。我们心理的预期其实都是上升曲线,可是似乎人人都不太满意,当然包括我哥。他最遗憾的是在20岁左右的“铝合金门窗”制作及安装生意,没能做成。因为家人的极力反对,不给出启动资金,导致他的创业计划流产。后来门窗生意的红火,大家都知道的,迭代也很块,先后出了塑钢、白钢、彩钢等。我哥就更加的悲怨,总借酒浇愁,我自然也是替他遗憾,多次指责我姨。现在我明白了,巨大的遗憾蕴藏着巨大的智慧。1、可能是我哥当时太年轻,心智不成熟,很容易赔个底掉,最终结果可能比目前的处境还要差,所以天意让他止损。2、说明了上天在考验他,看他有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和决心,结果他退缩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马云当年是跟员工借钱发工资给员工,仅这一条,世人有几人能做到?我们众所周知的马化腾当年开发QQ支撑不下去,自己扮演女生用QQ跟男生聊天来推广QQ,最艰难时想把QQ卖100万,结果只有张朝阳出价60万,马化腾心疼自己的心血坚持了下来,现在市值6.7万亿港币(你没看错是万亿港币)。对这两位企业家我并不了解,但都说明了一件事,做事业,没有决心和勇气是肯定不行的。3、我哥内心深处可能并不是真心的热爱这个项目,他很可能对更加体面的工作还心存惦念。4、门窗生意目前来看,有迭代速度块、过度消费的嫌疑,回收利用的技术可能还没有。对社会、自然并不友好。属于功德需要平衡的行业。我哥没有大张旗鼓、舍家撇业的投身其中,也算是上天让他积了功德。烦恼是不是菩提(智慧)?
最后举一个好多现代家庭面临的问题。我家里养的小狗,在遛狗时总有人喜欢、也有人讨厌。他们喜欢或讨厌只是个感觉,当你真的要养宠物的时候,那就不是喜欢讨厌的问题,而是责任。就像每个人没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祖国一样,宠物也一样,当你养了它,它就是你的家人,它性格的好坏那是缘分,是造化。你只能想办法后天来不断的珍惜和圆满。很多家庭因为宠物咬了人、打扰了人或者什么其他原因,而抛弃了宠物,这种现象很多吧。每当看到在偏远的某个公路边,忠诚的等待主人的小狗,它那么单纯那么执着的认为自己的主人会回来找它。在此我呼吁任何人永远不要告诉它,可能是它的主人主动抛弃了它,狗也是有感情的,它会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和绝望,如果它带着失望和绝望离开这个世界,它的灵魂可能安宁吗?那位主动抛弃宠物的人一定是没有打开智慧。我下面的陈述可能对他有帮助。我家目前的小狗,在大小便方面,我培养了三个月左右,效果很不理想。有时在车上尿了、有时在床上,我当然很生气,之前养的小狗在这方面都还挺让人舒心的。后来我悟了,可能上天在给我打预防针,家里长辈岁数大了,一旦出现类似情况,自己要能接受且有足够的耐心去护理;当然不管家里老人岁数大了会怎样,我们之前有着清理大小便的经历,肯定对我们的深情以及困难耐受性是有益处的。您说这么理解,烦恼是不是菩提(智慧)?我们需不需要这样的菩提(智慧)?
过往的世界,没有人一帆风顺,遇到难以接受的事情乃至事故,都可以分析其内涵智慧或者因果,然后要做佛家讲的积累功德,目的是把人生争取过得圆满。儒家讲的修身齐家道理是一样的。往往越大的苦难、蕴含的智慧越大,每个人都一样,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本人借助佛家术语来解释烦恼,若有冒犯,绝非本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