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早睡晚起有科学道理吗?

如题所述

冬季的早睡晚起有科学道理。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冬季的养生。早在《黄帝内经》就说过“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冬天要早睡晚起。但是现代人的各种忙碌,带来了休息时间的紊乱。

造成了人休息的时间,不是太少,就是一直睡觉的状态,尤其是北上广的年轻人,经常熬夜,身体都被熬垮了。但却没有考虑过这样身体状况是否能否接受,会不会引发各种疾病,这其实也在告诉我们早睡的道理。

因为各种熬夜的原因,造成了晚睡早起,这恰好和《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道理是相反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在冬季适当早睡晚起,可以使人们精神气充足地工作和学习。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这种养生精神,为了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我们更应该促进自己养成早睡的习惯,而且早睡对避免过度疲劳和夜生活疲劳,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引起突发疾病,甚至可能引起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具有正面的意义。

就算不能早睡,至少也不应该晚睡,因为熬夜消耗人体的精华气,假如不注意任你怎么补,还不够漏多少,那就是所谓的“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应该改掉熬夜的坏习惯,养成早睡的好习惯。

而且冬季早睡晚起,说明早点睡也不用早点起,非常符合现代年轻人喜欢赖床的毛病。而且自己应该多为自己身体健康考虑,现代压力大,自己身体好了抗压能力才会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3
《黄帝内经》说:“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日出时间晚,日落时间早,白昼时间短,天黑时间长,大约有13小时,人们应随着太阳升落规律,早睡晚起,使意志埋伏藏匿般的宁静,让自身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意思就是,冬季宜早睡晚起,这样可以养阳气,保持人体阳热。冬季是“阴盛阳藏”的季节,此时,气温下降,阳气减少,天气寒冷。人体也要适应气候,使阳气闭藏在体内。熬夜很伤神,当然更伤肾。因为熬夜会大量消耗人体的气血津精,从而使身体内部阴阳失衡,继而影响肾之阴阳平衡,消耗肾精,人也易出现肾虚、衰老。
第2个回答  2019-12-03

这些东西都是老一辈的人传下来的。因为冬季昼短夜长,天黑得早,而古代的先民冬天基本上不劳作,因为先民以农民为主,冬天没办法种地,所以晚上会早睡。而且,因为天黑的早,先民们晚上娱乐活动又少,而且那个时候大部分人都没钱,点油灯都算是高消费,而且冬天的晚上很冷,所以只能天一黑就早早地钻进被窝里,要么睡觉,要么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

而冬天的早上,会比晚上更冷,先民们早上也没啥事儿可干,而且早起活动会更早的感觉到肚子饿,肚子饿要吃饭,可是那个时代粮食是很珍贵的,尤其是过冬的粮食。所以先民们会选择晚起,这样会省一顿饭,以备不时之需。所以,这就有了早睡晚起的说法。到了现代,冬天早睡晚起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晚上有暖气空调,可以多玩会儿,早上还得早起上班。所以,还是早睡早起吧!

第3个回答  2019-12-03

冬季的早睡晚起,有科学道理!《黄帝内》经记载:冬三月,早睡晚起,待阳光。冬天的太阳。冬季的太阳升起得晚、落山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瘴气的侵袭和受凉感染风寒!因为很多时候,早晨的太阳是这样的:

冬日太阳迟迟不肯露面

另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粹也认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总结的智慧。

第4个回答  2019-12-03
有科学道理。适当早睡是保证睡眠充足的关键。对于避开夜生活过度疲劳和劳累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甚至于导致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发生,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适当晚起是因为在日出之前,太阳光还在地平线以下,林中植物尚未进行光合 作用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来;凌晨霜寒重,雾气浓,空气质量差,这时外出锻炼容易遭受寒气、雾气和浊气的伤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