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领导决策失误,你怎么办

如题所述

相信很多打工仔都曾经遇到这样一个状况:眼看着领导的决策出现失误,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无可奈何地执行着领导的错误决定,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公司遭殃,自己也跟着遭殃。
出现这个状况,一般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是所谓的“领导决策失误”,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领导站在比你更高的位置,能看到的事情比你多,需要考虑的利益关系比你复杂,他的决策在你看来是错的,但其实错的是你。
这种情况我们姑且不论。
第二种情况,则是领导的决策确实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错误,而很凑巧地,你发现了这个错误。这个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办?
在历史上,有不少做臣下的,都曾经发现皇帝的决策出现了错误。而对于皇帝的错误决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人们是如何对待“领导决策出错”这个状况的。
第一种应对方式,是海瑞式,又称为“自寻死路”式。
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清官海瑞觉得嘉靖皇帝干得不行,于是写了一个奏折《治安疏》,直接怼了皇帝一通,说嘉靖皇帝二十多年都不干活,整天想着长生不老,弄得官员贪腐,兵将赢弱,民不聊生,盗贼四起。
嘉靖皇帝看了这个奏折,当场气得七窍生烟,叫人赶紧把这海瑞抓来治罪,别让他逃了。幸好旁边的人了解情况,说这个海瑞根本不怕死,一早买好棺材了。嘉靖皇帝顾及自己的名声,才没把海瑞给杀了,只是把他关进大牢。
不过如果不是嘉靖帝自己没过多久就死了,海瑞能不能从天牢里出来,还是未知之数呢。
历史上使用“海瑞式”的官员有不少,例如曾国藩早年也曾经写过一个很直接的奏折批评咸丰皇帝,把咸丰气个半死。
这些官员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就算有的皇帝因为顾忌舆论而没砍他们的头,他们的建议也基本上不会得到采纳。
第二种应对方式,是蔡京式,又称“推你一把”式。
一般来说,这是最容易选择的一种方式。领导决策失误是他的事,他要死我还拦着他?他想干嘛我就帮他干嘛,免得惹他不高兴。
著名的风流天子宋徽宗刚上任的时候,其实也曾经想过励精图治,努力做好工作。事实上一开始他还是像模像样的。
不过时间一长,他的艺术家气质开始发作,而蔡京则与他志趣相投。
对于宋徽宗的兴趣爱好,蔡京一向是大加鼓励的。有一次,徽宗拿出一套珍贵的器具,感叹说本来想用一下,但又怕被大臣批评他奢侈——可见徽宗还是知道是非的,只是控制不住自己。
这时候,蔡京就在旁边推波助澜,怂恿说前朝的时候都是这样用的啦,皇上何必介意人家怎么说?做人最紧要是开心嘛。
后来每次宋徽宗想干嘛,蔡京都是“做人最紧要开心嘛”,直到金国大军兵临城下。
用“蔡京式”来应对领导的决策失误,短时间内往往收效甚佳,领导看你对他言听计从,自然大加赏识。决策失误造成的后果出现得越迟,“蔡京式”就越有效。
不过真等到碰壁的时候,你就只能跟着领导一起背锅咯。
第三种应对方式,是岳飞式,又称“摆明不满意”式。
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惨遭冤屈而死,壮志未酬,满腔悲愤,确实可歌可泣。但岳飞的死因,近年来却引发颇多争论。
有人说,岳飞是因为要迎回二圣,才被高宗杀死的——把两位前皇帝接回来,宋高宗咋处理?
其实这个论点并不十分成立。宋金议和的时候,宋徽宗已经死了,就算岳飞能直捣黄龙把宋钦宗接回来,以高宗功业之大,还哪里轮到宋钦宗来争帝位?
宋高宗动了杀机的原因,是对武将专权的忌惮。在南宋中兴四将中,岳飞能力最强,但脾气也最大,收复河山的决心也最大。所以在朝廷几次对军队的处理中,岳飞都表现出很大的不满意,甚至出现过不等朝廷命令自己直接跑回老家的事情。
对宋高宗而言,保住自己的帝位是第一要务,所以宋金能够议和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打起来胜负难料,风险很高。而宋高宗也很清楚,对于岳飞而言,收复河南河北是其最大的愿望,所以经常告诫岳飞不要随便跟金国开打。
一个武将拥有一支以自己姓氏命名的军队,又摆明了自己不同意皇帝的决策,让皇帝如此不放心,不杀你才怪了。
“岳飞式”和“海瑞式”从本质上差不多,区别在于岳飞的能力强能办事,海瑞只有一个清廉的名声。所以在领导还需要倚重你的时候,使用一下“岳飞式”是有效果的,但一旦领导觉得你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了,那就恐怕凶多吉少了。
第四种应对方式,是魏征式,又称“有效劝谏”式。
唐代的贞观之治,诞生了很多名臣,其中以魏征的名声最大。魏征以敢言和直谏著称,经常当面顶撞李世民,据说曾经气得李世民嚷嚷着要杀他。
但魏征并不是海瑞式的“忠臣”,而是一个能促成大事的能臣。他对于李世民的脾气抓得很准,知道李世民最大的痛点所在,所以每次劝谏虽然很直率,甚至触怒皇帝,但最后却往往能够被采纳。
李世民最大的痛点,在于需要努力证明自己。他以宫廷政变得位,杀死哥哥弟弟,逼走父亲,在传统道德上可谓罪大恶极。为了证明自己夺位的正义性,李世民迫切地需要证明自己是个好皇帝。
所以几乎每次魏征对李世民进行劝谏,都以怎样做好皇帝来开头,拍一轮马屁说皇上如何开明如何愿意接受意见,然后才提意见。如此一来,李世民想不听都不行。
“魏征式”是一种需要极高情商的沟通方式,通过正面表扬提出反面意见,抓住领导的心理痛点来达到目的。
第五种应对方式,是狄仁杰式,又称“暗度陈仓”式。
女帝武则天时代,狄仁杰担任宰相。对于接班人问题,武则天曾经倾向于自己的侄子。后来虽然立了儿子为太子,但武氏的势力依然很大,随时可能改变局势。
内心倾向于李氏的狄仁杰在成功劝武则天立儿子为太子之后,向武则天推荐了一位自己的接班人——张柬之。
这位张柬之和狄仁杰一样,是李氏的支持者,但狄仁杰推荐他的时候,并没有表露出这方面的倾向,继而成功地在武则天身边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狄仁杰死后,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把武则天拉下台,恢复大唐李氏的江山,这才有后来的开元盛世。
“狄仁杰式”是最为老谋深算的方式,表面上虚与委蛇,暗地里施展手段。要用这一招,不但需要深厚的演技,还需要相当的人脉班底和威望。时机一到,就取而代之。
以上五个应对领导决策失误的方法,不知道你喜欢哪一个?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