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与性恶论

分析他们两个的关系,关于孟子和荀子的。快!多谢!!!

纵观人性论,主要有两个声音,那就是性善论和性恶论。

人性论的核心是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而性善论和性恶论分别给出了善和恶这两个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答案,并且争论了两千余年未有结果!就事实而论,性善论和性恶论之所以争论了如此漫长的时间也未有结果,是因为两者在本质上并非是在认识人性,而是在主张人性,也就是根据对人性的主张不同,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人性观,并各自提出了应该怎样去对待人。

因此,人性无论是归结为(主张)善还是本恶,都无法完美的诠释、演绎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众多人在心理学已经很发达的今天仍然在讨论着这个问题,这是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花精力去专研心理学,却需要对人性有着一个根本性的认识,所以对人性的认识还是依赖哲学思考,但继续围绕性善论和性恶论进行思考是无法真正地认识人性的,而只是接受一种观念、一种主张。我们需要回答事实中去。

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核心观念分别是善和恶,所以何为善、何为恶的问题显然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这样去想:善和恶是属于哪方面的范畴?自然界存在善和恶吗?什么的心理、行为是善的而什么样的又是恶的?人的行为是否绝对存在着善和恶?判断善和恶的标准是什么?是谁在判断?

经思考后不难得出,自然界是不存在善和恶的,弱肉强食——所谓欺负弱小而畏惧强者,并不算是恶,但若是放在人类社会,这就是恶了,所以可以说,人作为自然生物,其本性中是不存在善和恶的,善和恶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人类社会中有被普遍认同的心理和行为标准,这就价值观,或称为道德。抢夺,是违背道德的,是恶的;奉献,是符合道德的,是善的。但正是由于道德的规定性来源于人的普遍认同,那么就一定会存在盲区,也就是人的特殊心理和行为而导致的无法进行价值评估和判断,如同A、B、C三人互不相识,而A为了帮助B而侵犯C,这就介于利他和害他之间的行为,难以进行善和恶的判断。而也同样是因为道德的规定性来源于人的普遍认同,根据时间、空间的不同,价值观又会存在差异,如美国买卖黑人充当奴隶,这在当时根本是不违背道德的,而在今天则根本是违背道德的。还是因为道德的规定性来源于人的普遍认同,但总有特殊的人存在,他们不认同这样的价值观,不认同这样的道德,而有自己的价值和自己的道德,如一些犯罪分子的价值观和道德和其所处社会就是不同的,甚至说,一个人占别人的行为认为是理所当然,而别人占他的便宜他却认为对方不像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价值观和道德在人心理的无常性。

这就是善和恶,善和恶体现出各种限制性,具有无常性,也就是说,善和恶并不是绝对的,而又如何能被视为人的绝对本性呢?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由性善论和性恶论组成的人性论并非是在认识人性,而是在主张人性。人性论本质上就是人性观。

附谈一下人性观:

人是具有观念性的存在,诸如人生观、爱情观,这些基本观念就是人对这些基本领域的基本看法,观念会极大的影响人面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即人应该、如何去对待事物。人性观也是一样,主张人性善以或人性恶将导致人对人对己的态度不同,即应该、如何去对待他人和自己,性善论体现出乐观的意味,性恶论则体现出悲观的意味,正如对待爱情,有些人相信真爱的存在,这就是乐观的,有些人则不相信真爱的存在,这就是悲观的,不同的爱情观导致了人对待爱情不同的态度。

但各种观念未必一定会符合事实,这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毕竟个人是有限的存在。也许看过这篇文章的人有些人是认同人性善的,有些人是认同人性恶的,会对这篇文章的观点有其他看法,这是正常的,人会相信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否则何以坚持自己的主张呢?

在人性论的历史上,除了性善论和性恶论,还有两种折衷观点,是既善也恶论和不善不恶论,这里就不探讨了。最后,感谢您的阅读。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936ff0100bia6.html###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09
战国中期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善的。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也是善的萌芽,由这些萌芽产生了仁、义、礼、智四种道德——“非由外烁我也,我之固有也”,那些不善良的人,不是本性的问题,而是受了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使之不能体现人类的本性而已。

战国末期,荀子提出了另外的人性的观点,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本性是恶的,人的关于善的品德是后天人为的。荀子讲的性,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本能,即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这些本能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发生争夺、残杀,造成社会混乱。正是因为意识到人性本恶,所以要化性起伪,以礼义教化,以法律约束,这样人性才可得到改造,社会由此才会治理好。
第2个回答  2009-07-10
人的精神有为恶的倾向,亦有为善的倾向,善恶这两种倾向是等量齐观的,都能无穷开发与无限发展。这就是人的双重性格,也是人自我的斗争性。动物一般在生存受到威胁才显示残忍为恶的一面,而人性在作恶道路上不能用动物性和兽性形容。因此,产生了“魔鬼”的概念。

人其实就是具有所谓“魔鬼”的本性,其实质是“魔鬼”使别人在地狱,同时自己也在自己制造的地狱中煎熬。中古时期,与其说是善创造了这段历史,不如说是人性中“恶”作为动力源泉发展了人类文明。这段历史中生活在天堂里的人,大多是一些与山林为家,以自然为乐,与野兽为伴的隐居之人。

意大利著名的文学家但丁在《神曲》中地狱篇的描写是那么的逼真逼肖,其原因就在于中古时期人们大多生活在自己制造的地狱中。而其在天堂篇的描写相比地狱篇的内容大为逊色,只因为大家都没有看见天堂,更没有人了解天堂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景。因此,中古时期地狱就在人间。但丁感同身受,而天堂只能靠着天才的想象力来完成了。

中国上古时期人们有自己制造的“神”,“后羿射日”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神”。其实后羿是夏朝的国君,他取代了夏启的后代昏庸无道的少康的帝位。他在位率领人们抵抗旱灾,让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人们将其神话,而这个神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有人的欲望。

后羿在狩猎时看上了平民逢蒙的妻子,就要强夺民女,而逢蒙在反抗时触动了后羿的良知,后羿忏悔并收逢蒙为徒传授射技。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期嫦娥与寒蹇通奸,嫦娥为了能与寒蹇长期享受荣华富贵,授意逢蒙杀死了后羿。嫦娥也是中国百姓眼里的神,中国人称之为仙女。她在月宫里与玉兔为伴,安静美丽地在黑暗中给人们带来光明。和西方神话的月神相似。

这些对人类有贡献的历史人物被神话,而且都具备善与恶的双重性格,充分说明神就是人造的。人具备神性善的一面,也具备人性恶的一面。神话故事中的神都有人的缺陷,无论男人女人,神与仙女。这是上古时期人类真实朴素的情感制造的神话,神话里的主人公都是以历史人物为原形。因此,他们都具备丰满的人性。而中古时期人间的故事都比上古的神话虚伪荒诞,把人格彻底分裂,一半扔在太空,另一半放在人间。

人类的善恶就是人性的善恶,因为有恶所以需要克服恶而产生了善,两者之间是人性自身的彼此克服,人类的历史就是人性的演变,人类的善与恶的斗争其实质就是人性自身的斗争。恶的倾向是可怕的倾向,同时也能产生伟大的克服,没有恶的倾向就不会存在善。因此,任何人都会不断地出现恶的念头,也因此,所有人都有克服这种念头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进化,就是善。

纵容恶是退化成不如禽兽的魔鬼,制造他人的地狱也是自己的地狱。而克服恶既是进化成所谓的神,和人们生活在自己的天堂里,享受幸福安详。西方神学的说法人是有原罪的,来到人间就是赎罪,制造了一个绝对的天堂。然而,我们知道我们头顶上是天,脚底下也是天。按说天堂在上面而地狱在下面,今天已经证明我们的头顶和我们的脚底都是一样的蓝天白云。

人性中自有天堂,这个天堂是没有神仙居住的那种有形可见的美妙景色,而是无形无显的安静快乐,他是人性征服自己的精神天堂。因为,人性有恶的倾向,所以,人性自觉地产生抵抗和否定这种倾向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善,他是人类自身的天堂。
第3个回答  2020-04-23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哪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
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
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是性恶论。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适其所适。
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坠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着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注十)
照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盘。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入了涅盘,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其实善恶问题,纵是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一样。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善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着而已。但这也不同于公孙子的无善无恶,因为在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
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甚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第4个回答  2019-11-21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
一、人与动物均具有的成份,这些成份无所谓善恶或道德性,这也并非孟子所指的人与动物区别之根本。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自然本能的满足,人与动物均需依赖一定的客观条件来满足,而人性中的“善”的成份是人所特有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内涵的截然相反的主张。即孟子所指的人性是人的根本特性,其中含有“善”的因素,即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道德性;而荀子所指的人性仅指天赋予人的自然属性,其中只含有“恶”的因素,而人的道德性在于后天的人为培养。
二、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内涵的比较孟子性善论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人均有向善之心,即良知。“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无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可见,人性善就如流水就下一样自然,是人们求善的前提。又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公孙丑》)肯定了人性善实指人人生而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这“四心”。再此基础上,又论述,这“四心”就是人的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并宣称“仁义礼智”这四端,不是外在因素强加于人本身,而是人本来就有的成份。由此叙述线索可知,这向善的“四心”和“四端”是人先天具有的,这是孟子性善论内涵的前提。第二、人人均有为善之能,即良能。孟子在论述人人皆有“为善之心”后,又论证了人们同时还具有“为善之能”,为“善心”向“善行”的转化提供了可能。他以为“仁、义、礼、智”这四德构成了人的道德能力即“才”。人们因为这种“才”就可能将四端扩而充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成为圣人。又说,“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如果人未能完善自我,成为“圣贤”,并不是他没有这种能力,而是能力没有得到发挥。第三、以其心尽其能。孟子在论证人天生具有“良知”和“良能”之后,提倡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良知”与“良能”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善”。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说明四心极易放失,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道德自律,坚定求善的信念,以免丧失“善心”。在这里体现人性要从善,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