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合群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引导?

如题所述

从思想上教导、行为上引导,两方面同时进行。

对于不合群的孩子来说,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不合群,这种所谓的不合群是孩子主观意愿造成的,还是客观事实影响的。

换句话说,是你的孩子性格问题导致的不合群,还是在这个群体之中曾经发生过什么,影响了孩子。

这两种可能性,虽然结果都是孩子性格孤立,但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果是第一种,那么你就要通过性格塑造的引导方式来对孩子的思想进行一种诱导式的疏通。

如果是后者,那么你就要找到那件事的真相,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对于群体的抗拒。

我们先说第一种可能——即孩子的性格(主观意愿)导致的不合群。

这种孩子的性格通常以孤僻为主,常见的现象不仅仅是不合群,通常伴有少言少语,喜欢把事情闷在心里,跟爸妈也没话说等现象。

对于这种类型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多进行沟通,每天在孩子放学之后可以带他出去玩一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养成,同时要经常开导孩子,让他逐渐的阳光起来。

据了解,热爱运动的孩子通常乐观开朗,而喜欢宅在家的孩子容易产生自闭症、抑郁症前兆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病症(不合群就是自闭症的一个前兆),所以,多带孩子运动也是一种有效缓解的好方法。

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疏通,尽可能的不要让孩子有意识的去隐藏一些事情,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毕竟大多数的不合群来自于自闭,而自闭来源于家庭关怀的缺失。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就有些困难了。

因为你必须要从孩子口中或者从其它渠道了解到是什么导致了孩子出现了这种状况,不对症下药是很难彻底解决问题的。

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电视剧、电影,也都是因为孩子的小时候经历过一些让他们难以忘记的不好的事情,才导致了后期人格的缺失和孤立。

所以,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孩子深埋在心底的那种恐惧或不安找出来,并开导孩子从阴影中走出来。

在引导的过程中,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选择咨询心理医生,来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精准的把控,毕竟幼年时期的状态能够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状态,千万不能留下不可弥补的阴影。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8

身边总有部分宝宝似乎不太容易融入其他小朋友当中,一位朋友4岁的儿子上幼儿园上了半学期,仍旧不跟小朋友玩,平时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他只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平时在小区玩耍也是一样,只是喜欢一个人玩。这样的孩子是不合群吗?

这样的宝宝多表现为怕生,总是一个人独自在一边玩,孤独沉默。

造成这个情况有很多因素,现在的住宅都为高楼,本单元上下没有同龄孩子,没有玩伴,与同龄小朋友接触的机会少,不懂得如何去相处,家长还会担心出事,干脆让孩子不要出门。同样大人也怕把屋子弄赃,不让孩子带同学到家里玩。

也有可能孩子身上存在某些缺点,例如,爱捣乱、爱骂人等原因,小朋友们是不欢迎他加入游戏队伍的。

还有少数体弱多病的孩子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游戏和活动。对于他们首先要增强体质,要找大夫诊治,把孩子体力恢复起来。有了强健的体魄,你的孩子就会改变过去那种腼腆的、懦弱的、只缩在家里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习惯了。

儿童期孩子社交的发展有一定规律,3岁前孩子们以旁观或独自游戏形式为主,4,5岁后才发展为合作游戏或协同游戏。所以如果一个3岁前的小孩总是喜欢一个人玩玩具,而拒绝分享或不想跟人一起玩,甚至为了独自玩耍而抢玩具,那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认定孩子性格不合群。当然,也会有部分早熟的孩子在3岁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玩。

还有一个情况,孩子唯独喜欢与某几个小朋友玩耍,而对其他人却很排斥,这也并不奇怪。

牛顿小时候不喜欢跟人交往,说话少,常因为被老师叫起回答问题而紧张,但他与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哈雷是好朋友;爱因斯坦小时候不喜欢跟其他小朋友玩游戏,而喜欢一个人蹲在花园角落的灌木丛抚摸树叶、观察蚂蚁,但他没多久便跟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成为了好朋友。

或许真应了那句话:我不是不合群,而是我合群的人里没有你。所以,如果你家孩子跟自己表姐表哥玩得比较好,但只是不愿加入某个群体一起玩,所以父母们完全不用担忧。不过如果孩子为了自己玩而妨碍到他人,父母该教给孩子一些与人相处的规矩。除了一方面对孩子的选择表示尊重,一方面也要让孩子尊重他人,另一方面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跟更多的不同类型的孩子接触,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交往的朋友。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4,5岁后孩子会以合作游戏或协同游戏为主,如果有些孩子上学了大半年或一年以上,度过了分离焦虑期,仍然拒绝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那就要引起父母重视了。

面对真正不合群行为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

2岁以前,不苛责。

孩子2岁以前的同伴交往,都是没有交集的平行游戏,比起同伴,他们对爸妈更感兴趣,所以不要苛求。

3岁以前,多关爱。

3岁以前,给予孩子足够多的关爱、鼓励,少一些不耐烦或忽视,孩子对人际关系可能会期待更多、担忧害怕更少,他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更多主动的探索和与同伴交往的愿望,因为,一个孩子对社会(他人)的认知,源于生命最初与父母的关系和交往。

3岁后,逐渐放手。

孩子3岁以后,父母需要学着放手,一点点撤出孩子的生活。过好你自己的生活,不要让孩子为你牵挂,被你扰动过多,这样孩子才能安心地离开你。

教孩子一些必要技巧。

日常陪伴孩子阅读、亲子游戏等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同伴交往技巧。比如“我可以跟你们一起玩吗?”这样的邀约,以及分享、交换、赠予、轮流玩这样的规则。

听听孩子说什么。

如果上述你都做到了,仍找不到原因,那么多倾听,问问孩子,他是否遇到了什么其他困难,再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第2个回答  2018-12-31
有些孩子会不喜欢和小朋友玩,可能是比较特性,这样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和那些小朋友做游戏,互相聊天,交朋友,慢慢的孩子就会,改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