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胆子小、不合群,家长要怎么做帮助改善?

如题所述

很多家长来咨询“我家孩子不合群怎么办?”“我家孩子不敢和别的小孩玩怎么办?”“我家孩子招人不待见怎么办?”

案例1 军军2岁,经常宅在家里自己玩小车,不愿意出门,即便被带到小区,也不愿意凑到小朋友身边玩,看到别的孩子拿新奇的玩具,最多也就看几眼,继续玩自己的玩具,一点也没有欲望想和别人一起玩。

案例2只要有外人在,3岁的妮妮总是躲在奶奶身后,偷偷的看其他小朋友玩,奶奶每次看她感兴趣,都会站住,她会聚精会神的看人家玩,但依旧躲在奶奶身后,从来不参与。

案例3 5岁的丁丁在幼儿园里是不合群的孩子,经常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如果没得到,就会推人、打人,许多小朋友见到他都绕着走,更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丁丁有时候会暴跳如雷大喊:“你们都给我过来!”

我建议家长了解一下心理学上的“社会退缩”现象,分析原因,对症作出改变,更好的帮助孩子适应社交、社会化,对其一生都有帮助。正如《情感智商》的作者戈尔曼所说:“童年是塑造人生情感倾向的重要时机。”

一、什么是“社会退缩”?

“社会退缩”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并达到异常程度,隶属于心理学。

简单的说,就是在同伴或他人在场的情境下,幼儿不参与同伴交往或游戏活动。

二、“社会退缩”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焦虑退缩性、主动退缩型、被动退缩型

焦虑退缩型:这类幼儿主要的表现是旁观和无所事事,他们既想参与,又怕参与,常处于趋—避动机的冲突之中,因而会出现矛盾、胆小、拘谨等情绪问题。

主动退缩型:这类幼儿的主要表现是不喜欢社会活动,喜欢独处,他们对物的兴趣超过对人的兴趣,主动离开同伴自己单独游戏。这类幼儿没有社会交往能力的缺陷,他们有能力参与同伴互动,是比较良性的社会退缩亚型

被动退缩型:这类幼儿的主要表现是频繁的、夸张的独自游戏,包括喧闹、重复。

和多动的行为以及夸张的戏剧性表演。这类幼儿喜欢参与同伴互动,但由于常被同伴拒绝而不得不独自活动,反映了冲动和不成熟的行为,其社会能力较差。

三、幼儿“社会退缩”形成原因是什么?

1、遗传、个性和能力等内部因素。

许多研究发现,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与遗传有关系,其中气质因素的影响比较突出,退缩行为幼儿最早表现为行为抑制;此外,外向型、智能高、社会认知能力高的幼儿更容易得到教师、同伴的接纳和喜爱。

2、非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

有些幼儿和家长亲密关系不稳定,看护孩子的家长经常轮换、离开,让幼儿形成了不安全感。所以在新环境中,孩子会害怕家长走开,暂时分离会使他们非常不安、焦虑,表现出愤怒、拒绝的行为。这对于幼儿在日后社会交往、问题解决的能力等方面非常有影响。

3、家长高压力教养策略

根据教养时父母施加压力的不同,把父母的教养策略分为

● 高压力策略:指导、重复自己的要求、威胁、恐吓等

● 低压力策略:建议、间接指导、商量等

有研究指出,在高压力教养策略下的幼儿在社交中更倾向于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特别是从成人那里获得帮助;父母的高压力策略限制了幼儿的探索和独立行为,从而影响了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父母的控制也剥夺了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4、家长的过度保护

幼儿的害怕、退缩行为也与父母的过度保护有关,过度保护的父母倾向于限制幼儿的活动、鼓励幼儿的依赖性,比如,经常在孩子聚集的场所看到很多长辈大喊大叫,“不能上那去去”、“不能玩别人玩具”、“不能拿那个,多脏啊”呼叫声几乎不断。

5、和同伴交往失败经历

社会交往中的失败经验导致幼儿有消极的自我感受和认识,这种感受和认识在幼儿与同伴交往失败时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幼儿逐渐相信自己的社交失败是自身的原因,后来更多的失败经历进一步增强了这种信念,而后幼儿的行为表现为更远离同伴。

四、如何要确判断幼儿是否存在社会退缩?

在确定学龄前儿童是否表现出社会退缩时,必须充分考虑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同样是长时间的孤独游戏。6岁时可能是社会退缩,而在3岁时则可能是正常行为。

● 3岁前,幼儿完全处于自我中心思维发展阶段,在他们的游戏中社会性互动较少,游戏类型主要表现为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就如案例1中的龙龙那样,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支持,不能仅凭幼儿总喜欢一个人玩,就判断他是社会退缩。

● 3岁后,幼儿如果是在陌生的环境中一两次的胆怯、害羞,也不足以证明他就是社会退缩,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退缩是跨时间和跨情境的,即不论是陌生的环境还是熟悉的环境,都经常性地有这类表现。

五、如何帮助幼儿远离“不合群”,克服心理畏惧?

1、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如案例2中的妮妮,对社交很感兴趣,可能有参与的动机,只是害羞、不知怎么开口、怕被人拒绝而不敢去。如果家长可以教她一些参与其中的技巧,例如拿一些玩具分给大家一起玩,或者帮助孩子争取一起玩的机会,逐渐增加与同伴的交往机会。

又如案例3中的丁丁的行为属于被动退缩,他也有参与交往的愿望,但因其攻击性行为而被同伴拒绝。如果家长让他多掌握一些合作、交换、轮流等交往的技能,减少攻击性行为,他被同伴接纳的可能性会更大。

焦虑退缩和被动退缩的幼儿之所以表现出社会退缩的行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某些社会交往技能,他们原本希望参与到同伴交往中去,但是由于不知道采取正确的交往方法而怯于与人交往或者是被同伴拒绝。

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曾说:

“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上大学的孩子缺陷更严重。”

2、创设环境,鼓励幼儿参与社会交往,让幼儿积累积极的交往经验

家长要特别安排,来为幼儿创设鼓励与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环境,比如:

● 家长可以帮助换座位,让他们挨着外向、和善的幼儿坐。

● 创设和组织集体活动

● 提议孩子参与幼儿园各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提高其互动动机等。

● 经常带幼儿去逛逛商场,拜访亲朋好友,让幼儿习惯于见到很多人。

3、家长改变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帮助幼儿克服畏惧和焦虑情绪

● 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教养方式与幼儿的退缩行为有一定关系,反思与调整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 充分尊重幼儿,把他们当做有想法的、独立自主的个体;

● 在不涉及安全、道德的问题上,尽量先让幼儿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必要时再给予支持和帮助,不要总是为幼儿安排好一切;

● 在家庭中营造民主、协商的氛围,多征询幼儿的意见和想法,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幼儿什么都不懂,应该无条件地服从家长。

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格主要是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孩子与人交往对他的心理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把这种与他人保持来往、建立联系、寻找友谊的需要称为亲和需要。而孩子作为一个弱小的个体,更是对其需要最为迫切的人群。

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改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家长要有充分的耐心。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2
首先,多带孩子去一些小朋友多的地方玩其次问问孩子为什么害怕别人最后家长们在平时不要过于限制孩子的行为
第2个回答  2020-12-12
第1点就是,应该告诉孩子如何和人相处,慢慢的改掉这种坏毛病,第2点就是,应该告诉孩子如何和人真诚的这种互相的沟通特重要的,第3点就是,应该告诉孩子如果不喝酒的话,未来对自己有什么危害,慢慢的让孩子改正。
第3个回答  2020-12-12
首先家长要和孩子主动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交流的时候一定要以正常的情绪。不能对孩子大喊大叫。给孩子树立榜样。给孩子引导正确的观念。
第4个回答  2020-12-12
作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自信心,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而且也要经常带着孩子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这样也能让孩子更快的融入到其他小朋友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