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

如题所述

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配合自己,积极回答问题。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老师这样的愿望都能实现。但凡一线的教师都有这方面的体会:学生在低年级时,上课回答问题非常积极,即使答错了,也毫不在乎,一遇到问题,一如既往的举手、抢答,再举手、再抢答;可是越到高年级,学生那种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却大大地降低了,有的只有老师提问才能起来偶尔回答一下,有的即使他能回答,也是迫不得已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个难受劲就甭提了。那么,是什么造成学生前后如此的差距呢?我深入高年级学生实际作了些调查,分析原因,归纳一下,学生上课不愿回答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教师所提的问题太深,学生难以理解,无法回答;
2. 教师提出的问题目的性不明确,逻辑性不强,学生难以理解;
3. 教师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表述不清楚,学生不能作出正确判断;
4. 教师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
5. 教师提问时教师态度过于严肃,学生情绪紧张;
6. 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不注意听讲,没有思考,无法回答;
7. 学生害怕回答错误被老师批评、同学取笑,不愿回答;
8. 学生性格内向、胆小,不敢回答;
9. 不想让同学指责为爱出风头;
10.学生对老师有抵触情绪,即使知道也不愿回答。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鉴于学生回答问题存在以上原因,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一、调整教学心态、关注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你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是否存在因学生回答不上问题而大发雷霆呢?在上课中当遇到难题时,你有没有去激励学生勇敢的起来回答问题呢?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你有没有始终注意与学生加强心灵的沟通呢?所以,我们做教师的要时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学生的要求,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舒适环境。遇到问题要做到心平气和,不要发脾气,要转移发怒的注意力,避免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堂激情的激发,时时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课堂上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古语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我们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到心有灵犀一点就通。多一些理解,使学生融入课堂。对有抵触情绪的学生,要了解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源。不能一味地强求学生回答问题,而要尽量缩短和学生的距离,避免矛盾的激化。如果是学生和教师有隔阂,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的面前,用亲切友好的语言、和善的微笑对学生提出问题,在提问时,可以翻看学生的笔记本,捕捉学生的特长、优点等加以表扬,如笔记的字迹工整、内容完整、插图新颖等,通过这些,打消学生的敌视心理。多一些观察,使学生恢复注意力。对上课没有听讲,完全没有思考问题的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教师不应斥责、讽刺、挖苦,或让学生站着以此让他难堪,也不能坐下了之。可以把问题的结果以选择、判断的形式表述出来,让其从中作出选择。也可以暂时请他坐下,给他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再作出回答。对他的回答要给予评价,如回答的思路是否新颖、表述是否准确等,通过提问把该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
二、适时鼓励、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班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学生不再犹豫。如我今年就在六(1)制定了课堂积分制,明确学生回答一次问题加多少分,实行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针对那些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多鼓励,帮助学生战胜心理因素,可以告诉学生不要怕出错,就算错了也没事,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对胆子特别小的学生,在他回答问题后,老师还可以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比如肯定他思路清析、表述完整等,并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激发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热情,然后再请他回答问题。
三、提高问题的目的性、难易要适中、保证思考时间
在课堂中每提一个问题,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提出的问题不要太难。多一些重复,使学生领会题意。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时会因为没有听清问题而不作回答,这时教师可以对所提出的问题反复重复几次,对难以理解、容易混淆的概念也进行必要的解释,这样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题意,解答问题。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如学生经过思考都不能回答的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思路上去思考问题。
总之,要多点循循善诱,多点表扬激励,使学生持久地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举手率才会持久较高,教学才会有实质性效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