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导学案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题所述

课题背景及界定
(1)研究背景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我县课题研究有序开展,我校自2009年后先后两次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进行参观学习,考察后于2010年9月正式实施了高效课堂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同时学校在2010年就将我们年级确定为高效课堂实验年级,确定了数学为实验学科,我们在近一年的实验基础上总结出“一二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有效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研究,2012年年初,我们课题组通过讨论,决定根据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表现出来的厌学、两极分化、学生数学基础越来越差的情况,我们组选择利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所以我们的研究一方面是我们学校大课题的一个延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初中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
(2)课题的界定
1.通过小组研究,编写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的质量。
2.导学案的界定,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学生使用的学案,主要通过自学题以及学习方法的设计,指导学生自学,增大课外学习的容量。另一部分是由教案,主要是用于指导教师上课如何组织学生有序开展展示,提高,测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我们的研究的对象的农村的孩子,课余没有老师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研究成果一项重要内容。
4.研究的主要方式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学校主课题“一二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5.通过研究总结出不同课型的最佳导学案,总结导学按结构内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理论依据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它改变了以统、独、偏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时提到,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
“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我的理解:
1.清晰授课:教师授课语言应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
2.多样化教学:教师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用挑战性的问题、热情的赞扬、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多媒体的画面、实验演示)等。
3.任务导向:教师授课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缺乏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
5.确保学生成功率::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在每组教学刺激后,要安排练习或问题讨论,使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所以一份好的导学案,通过系统的设计,明确学生自学的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想到,通过多样的展示,提升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在优质的教学设计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价值,这样就能大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
(2)研究的实际意义
1.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数学整体成绩不高,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通过导学案的探索,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对不同课型导学案的探索,总结出不同课型的导学案结构,增强导学案的实用 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导学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性,增强教师教学的可操作性。
4.通过对导学案的研究,通过模式化的课堂检测,达到知识课内解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成绩,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1.调查了解学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哪些困境,研究解决办法,制定不同学科的导学案,并进行推广。
2.研究最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学,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优化当堂达标测试题的研究,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问题。
(二)研究的内容:初二下学期,初三上学期全年级七个班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实验法、问卷法、讨论法等
(四)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第一、题制定方案
在本月我们通过总结前两年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以前所使用的教案,以及前两年所使用的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定开题报告以及可行性分析报告,落实人员及实验班级。制定实验研究各项制度和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导学案结构研究
在这个阶段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研究导学案的结构,导语的设计、导学案的指导性和具体可操作性,熟悉导学案的写法和操作流程,使每位参入者都能进行熟练的编写导学案。
第三、问卷总结
在导学案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课型的导学案的编写总结各自优缺点研究,通过各自的研究成果召开成果交流展示活动。组织参入教师积极听课,搞好质量分析,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
第四、成果总结
让每位参入者撰写一篇研究小结,上交一份优质导学案,撰写一份优质教学研究论文。
第五、撰写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在小组成员的报告基础上制定可行的结题报告并在数学组全组推广实施。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本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按照课题实施计划有序推进,自从立项以来,本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做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工作实绩和研究成果。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得到熟练运用。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得出使用导学案的结构如下:
1.结构特点:由导学案、教案、反思案三部分组成。
(1)导学案:(供学生课前,指导学生自学的学案)主要通过学习内容,自学提示自学方法和联系题的设计,为学生课前完成的指导性学案。导学案的基本结构为:
学习内容:明确自学的范围。
自学目标:明确自学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只要针对知识目标提出。
自学方法:用于指导如何自学的内容提示。
自学过程:这部分是导学案的重点)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基础学习,主要通过自学掌握自学的基础知识,达到初步扫清障碍。能力提升,通过一些有提升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学习内容有替身,增加学习范围,增大课本容量。
自学测试:设计一组自学检测题,检查存在的问题。
(2)教案:在学生导学案基础上生成,用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教案。基本结构为: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内容,目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模式等)
教学过程:这部分为教案的核心,主要由学生展示和教师精讲组成,分别为:基础展示:展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弄清清楚的问题,知识提升中的问题等。教师精讲:针对学生在展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没有学会的,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进行示范,精简。拓展探究: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师生探究。
达标测试:对当堂知识要点进行检测,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
(3)反思案:用于教师课后进行反思,改进。
2.用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课前下发“导学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把握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导学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能够发展学生的自学智能。
(2)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导学案教学模式”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智能的最佳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
(3)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提倡学生自学为教师的精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中解决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妙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对于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要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归纳智能的提升。
(4)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学生要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5)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
要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二)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较快提升
通过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阅览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新了教学理念。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教师边学习理论,边研讨、探究,边进行课堂实践、教改,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多次获得市,县级表彰奖励。
(三)教学实验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1)尝试让学生讲课,使课堂更加精彩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上学生绝大部分都能上讲台讲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
(2)试验“一二一”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特色,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形成了适合本校特色的,操作性更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3)赛教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何方老师在本学期赛教中被评委县级教学能手。
(4)集体备课,加强了教师的协作,全面提高 了教学质量。
备课时,课题组教师都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制作了统一的课件,布置了同样的作业,促进了教师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增强了教师间的协作能力,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四)初步形成了适合本校特色的高效教学模
课题组老师的努力实践,我们也初步形成了适合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或上讲台讲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其中在成果展示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讲解或板演,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关键时候做一些点评、纠正、补充和总结。整个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热情很高,表现欲望强烈,参与度较高。当堂训练当堂达标有利于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负担。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1.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
各班级仍然有个别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习惯不好,不看课本、不愿自学、不动笔甚至不带课本进教室;不交作业现象还没有根除。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可能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课时紧张,部分工作缺乏时间保证
由于学校课时紧张,对于培优和补差工作难以进行,“日日清、周周清”等工作难以落实,同时每节课后的当堂达标检测不能落在实处,不能坚持。
3. 教师的教学理论不足,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研究要求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将自己的经验、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出来.而教学理论的不足,将制约研究过程的发展。我们时时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并且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4.导学案有利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不能良好促进全体学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