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题所述

科学素养和应试能力的内在联系 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就成为一种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问题是当前的高中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单纯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或主要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下,灌输、机械重复与训练就成了课堂的主旋律。这种课堂教学把应试推到了发展学生素养的对立面,教学的价值就剩下了应试。不可否认,发展学生的素养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虽然存在矛盾,但它们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高考考纲将命题的要求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从命题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它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高考考纲界定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其实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以科学素养考查为主要目标的试题,诸如实验设计与分析,信息的获取、处理、转换与表达等类型的试题,已成为高考的主要题型。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素养提高为核心任务的教学,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对学生应试能力的有效性,更要关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性。所以笔者所提出的“有效性”概念,实际包括了学生应试和素养的双效性。优化课前准备,提高教学有效性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切学生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地位,由守到攻,由被动到主动。那么教师在做课前准备是一定的带着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进行。1、挖掘课本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这样由实践到理论,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对生物教师来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课本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有哪些联系。例如在《基因突变》一节课中,教师必须了解:(1)基因突变与环境的关系: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的变化是基因突变的外因,要减少基因突变就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射线、亚硝酸等不良的环境因素,最后提升到要注重环保,才能有利于健康;(2)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基因突变可能会引起疾病、癌症的发生,如果能诱导突变的致病基因逆向突变,将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有关疾病;(3)基因突变与育种的关系: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的特点可以应用于育种。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利用太空复杂多变的环境诱导基因突变。 以上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应有机结合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获得更完整的知识和能力。2、注生物科学的发展动态 学生往往对学科的前沿发展的热点问题特别感兴趣,而生物教中的知识往往与当今生物学发展有一定差距,因此,生物教师平时课前一定要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动态,例如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来愈引人注目,在设计《生物与环境》一节时,可收集“全球十大公害事件”、“我国环境状况白皮书”等和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同时也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入其中;教学“无性生殖”时,可将世人瞩目的“克隆”问题结合到教材相关内容中,使学生既了解“多利”羊的由来,又了解我国在克隆方面的成就。而不能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在“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在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建构新信息的过程就是对旧信息的重新建构过程。此观点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必须在头脑中找到一个落脚点,即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的经验,才能使新的知识得到滋生和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确保所教授的知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一致,这样才能找到学生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做到在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正迁移,避免无效教学。例如在《绪论》一节提出“怎样区别应激性、反射和向性运动”进行讨论就属于无效教学,因为学生没有学习“反射”和“向性运动”,无法讨论。在讲解减数分裂时,应该和有丝分裂进行对比讲解,因为减数分裂乃一特殊有丝分裂,二者有太多的相同点和联系性。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旧的经验,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引发了学生活跃的思维。2、通过设计有效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发挥学生学习主导性地位 国家生物新课标改革的其中一项重要变化就是把传统的单方教师灌输式教学转变成学生主动式探究性教学。而探究发端于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能否提出有效的问题,能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这项改革成败的关键。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过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设计出有效的问题。(1)注意用语的科学严谨 教师设计问题要立意明确,严谨规范。如果提问:“血糖浓度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就很难回答。“有糖尿病”、“大量摄入糖类”、“胰岛细胞受损”、“调节血糖的神经中枢受损”等原因哪个主要呢?如果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激素的作用,就需要将问题的范围缩小些,加上一些限制:“从激素调节的角度考虑,血糖为什么会过高?”,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问题的用语要做到有科学严谨,教师除了应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2)注意问题的针对性 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时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机设计一两个问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一节时,提出“为什么老人会出现老年斑、头发白、皮肤干皱的现象?”这个问题会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但是如果提出“预防衰老的措施是什么?”这种盲目、随意、无针对性的问题会会引导学生偏离教学内容,大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3)注意问题的启发性 启发性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重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力求使学生学得生动、积极,达到启迪智慧,提高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授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时,教师可先设问:“人们谈及酸梅时,唾液的分泌也会增多,这是为什么?”从而引出课题: ①引起这种条件反射的刺激是什么? ②语言和文字属于什么刺激?是具体刺激还是抽象刺激? ③从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看,人类这种条件反射与什么中枢有关? ④动物能否对语言文字形成条件反射?为什么? 教师要能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还必须掌握学生的认识规律。(4)设计的问题的难度应该有梯度 学习的任务必须适应学生的需要,切合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准备,既不能过深而够不着,又不能由于缺乏挑战性、新颖性而使学习者感到乏味或疲惫”,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基于所学内容经过努力能够回答,真正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的”的课程理念。(5)设计的问题要围绕核心概念和核心知识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保证在课堂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核心的知识进行研究、讨论,并保证教师有时间进行点评和总结。重视课后反思与再次设计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很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多次的简单重复;教师应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训,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1、总结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2、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3、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如果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学为本,在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以教材为先导,学生为主导。深挖教材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方能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