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

如题所述

一、精心预设,引导“生成”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做学生的知心人。“课标”要求我们不要“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生成需要一定的空间,空间是生成的前提条件。教案设计要富有弹性,如果预设的空间过窄,答案唯一,生成必将太少;反之,如果预设空间过大,答案漫无边际,生成必将杂乱。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赋予课堂更多的创造性、生成性。在设计教案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做到预设的准确、恰当。如教学《统计》一课时,出示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图后,让学生充分观察,并相互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很快地投入到统计小动物的活动中,兴高采烈地进行统计。
二、挖掘资源,促进“生成”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第一册《比高矮》第二节第18页“选用哪个钉子好”的情境图时,为了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更快进入学习角色,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教师不要局限在图中。可以将它转化成三个环环相扣的实际生活情境,实实在在的钉子、板凳、门、黑板,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动手比,可以试着量。钉板凳、钉门、钉黑板这三种情镜,由于条件不同,所以选择不同。像这样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生成因素的创设,让数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能让孩子们体验生活,学会生存。
三、动手操作,创造“生成”
操作活动能进一步诱发探究活动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随着操作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研究目标不断生成,学生兴趣盎然,认知、体验不断加深,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
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尝试操作,把圆柱的侧面展开,看看是什么图形?大多数学生像课本上那样沿圆柱的一条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却争议说:“这种方法不带有普遍性,我在圆柱的两底面圆周上各取一点,沿着这两点作直线,展开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肯定了他的想法,并热情地表扬了这位学生不迷信书本、敢于创新的精神。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我认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不是一种固定的图形,展开后得到的是一个正方形,你说对吗?”教师说:“这个问题提得好,那么什么样的圆柱体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呢?”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一致认定不论展开后得到的是哪一种图形,圆柱的侧面积都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四、转变方式,适应“生成”
“动态生成”的课堂信息交流活跃而且频繁,如果没有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很难保证信息传输的通畅与高效,课堂互动可选用小组合作、个人自学、讨论、质疑、启发、对话、反思、选择、评价、创新等方式。
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平方厘米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将刚学的方法迁移,小组合作去探究平方分米、平方米的特征。在量、找、算、议之后,学生小组汇报的学习成果令人耳目一新,生成了许多新知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