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血常规检查报告单?

如题所述

您好:.血液的成份  白血球为已成熟的细胞,有动力及吞噬细菌的作  用;而红血球之成熟者为无核细胞,其功用为 携于氧气及二氧化碳;血小板主要之作用与血 凝固有关。2.血液的一般检查 检验项目 正常值红血球计数(RBC) 男性:(4.0~5.5)×1012/L (400~500万/ul)女性:(3.5~5.0)×1012/L(350~500万/ul) 血红蛋白(Hb) 男性:120~160g/L (12~16g/dl)女性:110~150g/L (11~15g/dl) 白血球计数(WBC)  (4.0~10.0)X109/L  4000~10,000/ul 白血球分类计数  嗜中性带状球   3~5% 嗜中性多核球   50~70% 嗜酸素多核球   0.5~5% 嗜碱性多核球   0~6% 淋巴球      20~35% 单核球      1~8% 血小板计数  (10-30)X109/L (100,000~300,000/ul)百分率:0.5~1.5% 网织红血球计数 绝对值:(24~84)X109/L (2.4~8.4万/ul) 红血球沉降率(ESR)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出血时间     Duke法:1~3分 IVY法:0.5~6分凝血时间     玻片法:2~5分 试管法:4~12分 3.数字代表意义*红血球计数减少:常见于各种病因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   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另外还可见于妊娠的中、   后期以及某些老年人。增加:主要可见于缺氧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对性增加和真性红血球增多症的   绝对增高。*血红蛋白:其临床意义与红血球减少、增加相同。根据红蛋白减低       的程度可将贫血分为四级,轻度贫血小于11克/公合;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9克/公合;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6克/公合;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3克/公合。*白血球计数增高:见于(1)细菌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脓肿、败血症、      化脓性阑尼炎、脓胸、大叶性肺炎。     (2)身体处于应急状态时,如急性出血、手术、组织损伤、       烧伤。     (3)某些白血病、转移性癌等疾病。减少:见于(1)某些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原虫感染时,如伤寒、疟      疾、流行性感染、麻疹、病毒性肝炎。     (2)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     (3)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如保泰松、阿斯匹林、氯霉素及化学       治疗药物使用后等情形。*白血球分类计数   (1)嗜中性多核球:其增加和减少意义与白血球总数的增减意           义相同。   (2)嗜酸性多核球:增加见于过敏反应,热带嗜酸性血球增多           症、寄生感染、慢性多核球性白血病和慢           性嗜酸性多核球白血病;减少见于伤寒早期            、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及严重传染病。   (3)嗜碱性多核球:增加见于慢性多核球性白血病;减少则无临            床意义。   (4)淋巴球:增加见于急性感染,如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球增多         症、结核病、传染病恢复期,慢性、急性淋巴球白         血球;减少见于接触放射线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者。   (5)单核球:增加见于疟疾、活动性肺结核、单核球白血病、何        杰金氏病;减少无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生理性增加见于餐后、运动后。病理性增加见 于真性血小板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失血、溶血;减 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生贫血、急性白血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脾功能亢进、骨转移癌。*网织红血球计数:是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针,增高见 于溶血 性贫血,急性大出血;减低则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红血球沉降率:增加见于结核病、风湿活动、化脓性感染、 类风湿 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心肌梗塞、严重贫血。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 血管性假血友病、严重肝肾病病患者、维生素C缺乏者。*凝血时间:延长见于重症肝脏疾病、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病、阻 塞性黄疸、先天性凝血霉原缺乏症、血浆凝血因子缺乏、应用肝素 和双香豆素治疗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7
主要是炎症,如果你没有什么牙龈老出血、出血不止等情况就没什么事,我有个患者血小板30
正常100---300.好多年了也活的好好的。
第2个回答  2020-05-03
您好,你的指标轻度异常。通常要结合其他的指标一起判断。部分情况下喝水过少,出汗过多也会导致这个指标的升高。指导意见您好,如果只是单一的这项指标异常,可以不用管它,不用进行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如果有贫血,则需要明确病因。祝早日康复!
第3个回答  2019-08-08
具体要结合其他检查和体征来确诊,根据这个报告只能说明你身体有炎症!
第4个回答  2019-01-10
血常规的一些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作一简要说明,供参考:
1、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0~16.0g/dl)【10】
女:110~150g/L(11.0~15.0g/dl【10】
临床意义:
增高:有生理性或病理性,在肺癌病人中较少见。
减低:可反映贫血的程度。病人的营养状况不佳、手术后失血过多、化疗后等均可出现。
2、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1012/L(400~550万/mm3)【0.01】
女:(3.5~5.0)×1012/L(350~500万/mm3【0.01】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减低:手术后失血过多、化放疗疗引起的红细胞减少、其他情况引起的贫血、血液稀释后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4~10)×109/L(4000~10000/mm3)【0.001】
临床意义:
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等。
降低:这是化疗病人最常见的副作用。另外,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出现。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
正常参考值:0.50~0.70(50%~70%)【0.01】
临床意义: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放射线或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病毒性感染、伤寒、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
正常参考值:0.01~0.05(1%~5%)【0.01】
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等。
(3)嗜酸性粒细胞(E):
正常参考值:0.005~0.05(0.05%~5%)【0.01】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及血液病等。
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大手术病情严重及传染病、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
(4)嗜碱性粒细胞(B):
正常参考值:0~0.01(0%~1%)【0.01】
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某些转移癌。
减少:无临床意义。
(5)淋巴细胞(L):
正常参考值:0.25~0.35(25%~35%)【0.01】
临床意义:
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期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等。
减少:接触放射线及应用皮质激素之后。
(6)单核细胞(M):
正常参考值:0.03~0.08(3%~8%)【0.01】
临床意义:
增多: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5、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100~300)×103/mm3)【1.0】
临床意义:
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急性白血病、伤寒、脾功能亢进及进行体外循环时、化学药物中毒。
增高:某些化疗药物或放疗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其他的疾病引起则较少见,有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术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