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血常规化验单

如题所述

知识点: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三类细胞。分清楚这三种细胞在身体内的作用和它们数量提示的症状,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就是小事一桩了。

每次去看病,尤其是有发烧症状的时候,医生都会开个单子让你去做验血。生着病还要被扎指头,心里一定很郁闷吧,更郁闷的,你不觉得是那一张张让你看得云里雾里的化验单吗?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因此关于血液的一般化验就有了针对血细胞的血常规和针对血浆的血生化。

这么多项目,看着的确让人眼晕,如果我们能稍微简化一下,就没那么复杂了。让我们根据血细胞组成,把血常规分为三个部分。

从生物课本中,我们知道,红细胞并不直接运输氧气,而是由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后再运输血红蛋白,所以,出现在这个位置的向下的箭头,提示贫血,孕妇及营养不良者的这一项目通常偏低,大出血、慢性出血性疾病同样引起这两项指标的降低。另外,这两项指标的下降并不能指示白血病,但很多情况下,白血病能引起它们的下降;上升,则提示造血功能旺盛,常见于高原居住的人,如西藏地区居民的这一项目普遍较高,也可见于各种造血系统疾病、严重烧伤、高血压等。在这里稍微延伸:化验单结果异常并不总代表身体患有疾病,化验单上的参考范围仅仅是一个参考,根据一个地区绝大多数人的化验结果统计而成,非本地区居民,或有较长时间未居住于该地区,甚至从事某些特殊职业、怀孕的情况下,某些项目后面可能会被判定为“不正常”而画上一个箭头。

再看看“红细胞压积”。它是一个比值,指示红细胞占血液体积的比例,用百分数表示。它反映红细胞和血浆之间的体积关系。它的上升提示血液浓缩,通常指示身体处于缺水的状态;下降则提示血液稀释。

表格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反应红细胞的发育情况,升高或缩小均提示造血系统的问题。平均血红蛋白量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通常指示近期的营养状况。

我们体内的白细胞,主要是起到免疫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常常意味着免疫系统的变化。它的轻微升高提示身体存在炎症,或者女性处于生理期、妊娠期,甚至情绪的剧烈波动。它的大幅度升高提示严重的感染或白血病。白细胞计数的减少可能存在于某些特殊的感染、败血症中,一些药物也可引起白细胞计数的降低。肿瘤可以引起白细胞计数的波动,具体不定。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有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无粒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再来看看有粒细胞。它名字中的“粒”,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水解酶颗粒,所以,有粒细胞通常承担清除异物的任务。细菌性感染以及中毒时,中性粒细胞被动员去清除它们,中性粒细胞计数会升高,然而,在感染伤寒等传染病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大量死亡,这一项目的计数会减小。嗜酸性粒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常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以及过敏反应,它们的升高常常表示身体正遭受寄生虫的感染或者处于过敏状态中。无粒细胞则分泌各种抗体以及活性物质,所以,病毒感染、传染病、淋巴瘤等疾病均能引起无粒白细胞的数值波动。

各项白细胞比率反应免疫系统的工作侧重点,提示免疫系统正在加强某一方面的免疫反应。值得注意的是,白细胞计数十倍甚至百倍的波动,常提示白血病,这种情况下应给予高度重视。

血小板的个头儿很小,但它的作用并不小,伤口止血与结痂全靠它了。血小板过多或过少均会引起凝血功能异常,血液中的血小板过少时,就要注意是否患上造血系统疾病,或者脾脏功能亢进,当然,服用一些药物诸如阿司匹林,也能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血小板的升高常常提示骨髓病变,或脾脏于近期被切除。更细节的情况应通过反应血小板发育情况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型血小板比率”来判断。

这样一简化分析,你是不是觉得看懂血常规化验单真是小菜一碟了?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网站

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8
  血常规检查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进行质和量的分析。它不仅能反映机体的造血状态,对其他器官、组织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亦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血细胞分析)化验单上有20多项结果,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不必深究。只要重点关注几个项目: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WBC)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其正常参考值为:成人(4-10)×109/L,儿童(5-12)×109/L。白细胞总数升高常见于各种细菌感染、炎症、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感染、严重败血症、药物或射线损伤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DC)是指各种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其正常参考值为:中性粒细胞(N)0.5-0.7,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B)0-0.01,淋巴细胞(L)0.2-0.4,单核细胞(M)0.03-0.08。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来说,若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是细菌性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感染,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寄生虫感染或过敏性疾病。  红细胞计数(RBC)是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其正常参考值为:成年男性(4-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儿童(4.0-4.5)×1012/L。红细胞总数病理性增加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脱水等,病理性减少则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手术后。  血红蛋白(HGB)测定的是单位体积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其正常参考值为: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儿童(120-140)g/L。血红蛋白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相似。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但在贫血时,两者之间的比值将发生变化,如因月经过多导致成年女性常见的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的程度较红细胞下降严重,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之比就会升高。  血小板(PLT)计数测定的是单位体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其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药物过敏致血小板减少等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检测项目的正常参考值只是正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人的平均数值,并非每个人都适用,仍有约5%正常人不在此范围内。所以,当你拿到患病时的血常规化验单应与自己健康时体检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省儿童医院教授莫丽亚  
第2个回答  2019-09-10
白细胞计数(WBC)
高值时可能为身体部位发炎、白血病、组织坏死等;但孕妇、新生儿及激烈运动过后亦会偏高。低值时可能为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自体免疫疾病。
红细胞计数(RBC)
贫血或失血时都会影响红细胞数目。高值时可能患红细胞增多症;低值时可能为贫血。
血红蛋白测定(Hb)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运送氧气的物质,以提供体内所必须的氧。女性受月经和怀孕的影响,血红蛋白普遍比男性低,所以女性较易贫血。高值时可能为红细胞增多症,心输出量减少;低值时可能为低血色素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一般而言,血红蛋白在10g/dl以下的男、女属严重贫血,若比正常值低1—2g/dl并无大碍。
红细胞压积(HCT)
乃指红细胞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更能正确地了解贫血的程度。高值时可能有脱水症或红细胞增多症;低值时则可能有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代表红细胞的平均体积。高值时表示红细胞过大,见于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贫血、巨红细胞症、长期口腹避孕药、停经妇女及老人;低值时表示红细胞较小,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型贫血以及慢性疾病造成的贫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
代表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平均含量,其临床意义可参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代表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平均值,做为对血红蛋白检验值的佐证。除了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外,MCHC不大于36;MCHC降低则见于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型贫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当红细胞大小相差较大时,RDW会上升,可做为诊断贫血的参考。
血小板计数(PLT)
高值时可能与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脾脏切除、慢性感染症或急性感染恢复期有关。血小板值过低时可能有出血倾向、凝血情形不良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细胞五项分类(WBC
differential
count)
白细胞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淋巴及单核细胞。白细胞分类的值,均应与白细胞检查值相互配合: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1)
中性粒细胞偏高:可能是细菌感染、炎症或骨髓增殖症。
(2)
中性粒细胞偏低:可能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3)
嗜酸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有过敏、寄生虫感染、各种皮肤病、恶性肿瘤或白血病。
(4)
嗜碱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
(5)
单核细胞增多:可能在急性细菌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6)
淋巴细胞增多:可能感染滤过性病毒或结核菌。
(7)
淋巴细胞减少:可能有免疫缺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而在急性感染症的初期,中性粒细胞增加时,淋巴细胞百分比会相对减少。
(注意这7个说的都是可能,不是说那一项高低了就有问题,往往都是几项同时高低才是有问题。)
第3个回答  2019-07-29
血常规是检验科的最基本的常识,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3项。(1)血红蛋白(hb):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红细胞 (rbc)计数:男性为4-5.5百万/ ul,女性为3.5-5百万/ul。*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贫血,出血。(2)白细胞 (wbc):成人为4千~1万/ul。*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伤寒, 病毒感染。(3)血小板(plt):成人为100~300万/ul。*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斑狼疮,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第4个回答  2020-03-02
红细胞、血红蛋白是看有无贫血,MCV,MCH看贫血属于哪种类型,白细胞看有没有感染,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一定程度反映凝血功能,中性粒细胞一般看感染,主要是细菌性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反映过敏性疾病,淋巴细胞一般看病毒感染。当然这些指的都是非血液病,血液病本身对血常规影响很大,所以还是要综合考虑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