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习得性无助行为?

如题所述

习得性无助行为,是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当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产生。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M.E.P)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扩展资料:

习得性无助行为具体的心理特征

1、低成就动机: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结果的内在心理动力很低。“习得性无助”成就动机低,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而不再指望自己成功。

2、低自我概念:个体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特征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低于常人。

3、低自我效能感: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低。

4、消极的定势:个体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和行为倾向很消极,它受个体先前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需要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习得性无助行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5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

第2个回答  2019-08-28
有时人们在生活中会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尤其是那些经常失败的儿童、久病缠身的患者以及无依无靠的老人。那么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呢?在心理学的领域,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动物由于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觉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从而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当一个人总是在一个地方失败时,他可能就会放弃,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什么方面都不行。然而事实上他只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真的什么也不行。习得性无助这种心理状态让人们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无法改变的因素,从而丧失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俗称破罐子破摔,例如,一个学生多次考试成绩都很差,就会认为导致自己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自己智力不太高;当一个人失恋的时候,同样可能会对自身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本身就令人讨厌等等。
  
寸草心心理咨询中心解释习得性无助者往往会认定自己是一个永远的失败者。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另外他们往往还固执己见,无法吸收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尝尝怀疑自我,可能会感到焦虑急躁,并以消极的方式重复不变地对待生活中的问题。这些人对于失败的恐惧往往远远大于对于成功的渴望。
  
因此只有理性客观地为自己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探究,才能远离习得性无助。
第3个回答  2018-11-06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进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游到对面去。

而实验人员每天都要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地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这样,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到了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了,好像它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它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那样,显示出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象罢了。

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热带鱼那边去时,它也会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

对于这个故事,可能那些经历过破产挫折和失恋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因为它让人痛。

心理学家把这种屡遭挫折后形成的放弃行为称为习得性无助行为,即反复的失败可以使人失去信心,学会无助。

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验证了这个效应。

塞里格曼先把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只要铃声一响,就给狗以难以承受的电击。实验者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

多次这样的实验以后,他们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铃声响起后,它不但不逃到没有电击的一侧,反而不待电击出现,就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和颤抖。

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这只狗连试也不去试一下,却在笼中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只是因为它在实验的第一阶段认识到电击始终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并且把这种无助感变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行为。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处于这样的“习得性无助”状态,他们曾经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被“撞”怕了,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再尝试,不再用曾经的热情去追求成功,而是自觉降低成功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经消失,他们已经习惯于自我设定的成功高度,不敢再尝试冲刺新的高度。

要克服这种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出现,首先必须破除自我设限的习惯。事实上正如试验中所显示的,随着人的不断努力和条件的不断改变,原来的限制可能就会变成一扇虚掩的门。这时我们唯一需要突破的,就是观念,也就是自己的心理障碍。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撞线后,转过身子看运动场上的记分牌。当指示灯打出9.95秒的字样后,海因斯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这一情景后来通过电视网络,至少被好几亿人看到。由于当时他身边没有话筒,海因斯到底说了句什么话,谁都不知道。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位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回放奥运会的资料片。当再次看到海因斯的镜头时,他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百米赛上突破10秒大关,海因斯在看到纪录的那一瞬,一定替上帝给人类传达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这一新闻点,竟被当时的所有记者漏掉了。这实在是太遗憾了。于是他决定去采访海因斯,问他当时到底咕噜了句什么话。

凭着做体育记者的优势,他很快找到了海因斯。当他提起16年前的事时,海因斯一头雾水,他甚至否认当时说过话。戴维·帕尔说,你确实说话了,有录像带为证。海因斯打开帕尔带去的录像带,想了想就笑了。他说:“难道你没听见吗?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没关。”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后来,海因斯解释说:“自从欧文斯创造了10.3秒的成绩之后,医学界断言人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看到自己9.95秒的纪录之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极限的这个门并没有关上,它只是虚掩着而已。”

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自我设限,是一种对自我能力、才智、外表、创意、体力及技巧的否定看法,它的真正危险在于阻挠人们获得成功的期望。人只要怀疑自己,就会强化其负面信念,让人更加倾向于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抱怨“生意太难做”,或“我书读得太少,”或“我的经验不足”等消极的观点思想。

实际上,这些限制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是人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的成功之门是自己关上的。其次,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行为,就成为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要让人们远离绝望,除了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以及有适度的自由从磨难中学到技能外,还必须让他们忘记过去的创伤与挫折。

其实,失败与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如死灰,精神崩溃。如果当我们身处失意的逆境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使自己尽快从失意的泥沼中解脱出来,那么就可能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春风得意者。人们一般认为,把经历过的写下来,有助于宣泄不良情绪以及抚平创伤,但是一项由英国格拉斯哥喀里多尼安大学的伊莱恩·邓肯和斯塔福德郡大的戴维,谢菲尔德主持的调查表明:经常写日记的人的心理健康比不写日记的人更糟。而且从统计学上来说这一点表现得很显著,受影响最严重的恰是那些曾经记录过创伤经历的写日记的人;他们对头痛或者其他类似症状是最敏感的。

邓肯认为,这是由于写日记的人要经常咀嚼他们的不幸和挫折,总是忘不掉,而不是将情绪一次性地宣泄并从创伤中解脱出来,因此形成了更深挫折感和深深的失败感。导致很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人们常常把“好了伤疤忘了疼”当做一种负面的行为和品格加以批判。但是实际上,对于那些曾经遭遇打击和挫折的人来说,忘记过去的不幸与伤痛,才能以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未来。这比时时抚摸着伤疤垂泪更容易复原,也容易成功。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
第4个回答  2021-01-02

读书点亮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