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当了29年的皇帝,他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如题所述

我觉得刘禅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相反我还觉得他很有头脑。就从最简单的方面来说吧,一个能当29年的皇帝,怎么可能傻到哪里去?如果他真的像三国演义那里面所说的那样,啥事都要去问诸葛亮,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我想他肯定连一年的皇帝都当不了,别说29年了。

相反我倒觉得刘禅是一个把天下大势看得很透彻的一个人,甚至比诸葛亮看得还透彻。他知道就算打下去,最后的结果还是输,还不如不打保留一点实力,让人们的生活早一点归于平静,然后让天下早一点统一,最起码不用再经历战乱了。

特别是蜀国后期的时候,可以说是在穷兵黩武,整个蜀国的军力才十几万。跟曹魏那边的兵力相比较可以说是非常少,但是诸葛亮还是要一意孤行要去北伐,其实诸葛亮也知道国内的生产条件已或者资源已经支撑不起他去北伐了,诸葛亮只是想要完成先帝的遗愿罢了。他也不知道北伐到底能不能成功,其实心里也没有底。

而且诸葛亮死了以后,刘禅就把诸葛亮的继承人姜维边缘化起来。然后曹魏那边攻过来的时候,刘禅选择了主动投降。

特别是三国演义最后那一段,司马炎问刘禅的时候,你在这边感觉如何?刘禅说了一句乐不思蜀,我觉得这句话很经典。人有的时候就要识时务,这个是没有错的,天下大势靠你一个人是左右不了的,不跟着天下大势走最后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有人问,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当了29年的皇帝,他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当中,刘禅绝对是其中一个。为什么大家觉得刘禅无能,是因为身边的人太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当年白帝城托孤,刘禅还小,刘备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考验了诸葛亮一番,诸葛亮的表现过关,刘备这才安然离去。后来事实证明,诸葛亮忠心耿耿且内政外交能力都不错,这个时候刘禅心胸也很大度,尊诸葛亮为仲父,将国政交给他,自己不过多的干涉,这比排挤诸葛亮夺权更为明智和符合国情。


后来诸葛亮死了,蜀国人才几乎断档,刘禅能够平衡蜀国官场各势力,让蜀国延续几十年,这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当然,我这里不是说刘禅才能有多么高,而是他不是那么无能。


还有就是,刘禅继承了刘备仁爱的一面。刘备爱民,刘禅在蜀国将破的时候之所以不拼死一搏而选择投降,是因为他也不想枉送将士官民的生命。他去到魏国之后,能够做到放下架子取得魏国高层的信任,最后得以善终,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反倒是那个东吴的孙皓,去到魏国之后不久就被弄死了,为什么,太倔了让魏国顾忌呗。


总体来说,所有的这些局面也不是刘禅能够改变的,蜀国偏安一隅,本来就很难打开局面,诸葛亮都没办到,为什么刘禅就能办到。“扶不起的阿斗”多少有点替他人背锅的味道,应该是后人黑他的。

第2个回答  2020-09-17

在我们的印象中,刘禅就是一个无能的代表,但是在诸葛亮死后还当了29年的皇帝,那么刘禅,真的就是像影视剧所说的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么

自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就把刘禅交给了诸葛亮,刘禅也奉诸葛为师,拜为相父,可见当时权力之大,诸葛亮为了不服刘备的嘱托,事事亲力亲为,生怕别人做不好,有辱先帝。一篇出师表名传天下,让先帝也让后主看到了自己的忠心,所以刘禅才愿意把大军交给他。

当时刘备死时,托孤的有两个大臣,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李严,诸葛亮管政事,李严管军事,后主刘禅知道李严的军事能力不及诸葛亮,后来知道了诸葛亮的忠心,才把大军放心的交给他让他去北伐。在诸葛亮北伐途中,刘禅听到诸葛亮有私心的时候,又毫不犹豫的把他给召回来。其次,分析当时的情况,到后三国时期,先主给刘禅留下的将军真的是老的老,死的死,要是诸葛亮真想发难,刘禅能调动打仗的真的少之又少,倒不如装傻来求得自保。

在蜀国灭亡之后,司马昭问他在这好还是蜀国好,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也“欲正听说了之后,给刘禅说下次司马文王再问这样的问题,你就说”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之地,乃心西辈,无日不思“后来刘禅就原话说了出来,司马文王说:何乃似欲正语邪!刘禅惊视说:诚如遵命。所以刘禅成了三国中寿命最长,活到最后的君主。这能说刘禅是真的弱智么

第3个回答  2020-09-17

还真不是的,刘备是何等人物想必不用说大家也知道,颠簸一生靠白手起家打下一片家业,那阅人的本事可定很厉害,刘备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刘禅,刘永,刘理,从这三个人能选刘禅做继承人说明刘禅比后两位的能力强,这是肯定的。




刘禅这个人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历害,但是其实他也是有优点的,每个人都是有优点同时也有缺点,从某些方面来说,其实他是个很有智慧的人,这事从何说起,刘禅有什么能力,为何能够当统治者四十几年。
后来国家也因为这件事情衰落了,他这个人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历害,但是其实他也是有优点的,每个人都是有优点同时也有缺点。从某些方面来说,其实他是个很有智慧的人,这事从何说起?那时候他不过是十七岁而已,在他继位以后不过几年的时间里国家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时候的农业发展是很不错的,同时军事方面也有了一些提高。更让人惊讶的就是他的外交成就,有很多的国家都来帮助他,国家似乎有一种兴盛的气息,其次,他这个人也是一个很有胸怀的人。诸葛孔明死了以后曾经有个人上书给他,其中内容大约就是诸葛的权利太大了,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是正好的,认为他不该对之太过优待。




并且当时有很多人都是认同这种说法的。然而,他自己并没有同意这些人的看法。他始终坚持了这样的主意,为之大办葬礼。而且之前诸葛提出的那些有效的措施也都还是在坚持实行下去的,而且诸葛推荐的人们他也还是一样的重用。事情都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改变,他明白,诸葛这个人是是个厉害的人物,而且对百姓有很大的恩情,所以他是不能够这样对他的。所以最后他选择了将那个提出这个意见的大臣给杀了,但是他也是很有原则的,有些大臣提出要为诸葛提出要建庙也被他拒绝了。说明他还是很有智慧的

第4个回答  2017-06-21
据历史记载,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而蜀国灭于263年,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刘禅虽然昏庸无能,但是也谈不上是一位十足的昏君,相比南唐的李煜,若不是他为后代留下了不少诗词之作,他连阿斗都不如,起码在缺少强人掌权的情况下,蜀国内部竟然没有出现谋反者,由此可见,刘禅能够在位41年,他自己还是很有一套的。
诸葛亮担任丞相时,刘禅对其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并亲切称之为“相父”。可是当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一掌权就立马改革中央官制,废除了丞相一职,将相权分立,命蒋琬主管行政,命费袆主管军事,防止了权利过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并且还可以互相制约,这些谋略岂是一位“扶不起的阿斗”所能理解的?

在刘禅投降魏国后,魏国紧接着又被司马懿家族从内部掏空,建立了晋朝。紧接着就发生了“乐不思蜀”的故事。从刘禅的表现看,也完全不像是一个真的智障,要知道古往今来一国君主在投降敌国后能善终者寥寥无几,刘禅深知这个道理,只要他稍微露出一点思念故国的意思,恐怕立马就会刀斧手齐出,人头不保了,所以以一句“此间乐不思蜀已”轻松带过,当司马昭问这话听着耳熟,是谁教他的时候,刘禅也如实交代,引得司马昭哈哈大笑,认为其实一个真正胸无大志的老实之人,彻底消除了对其的怀疑。
准确的说,刘后主不是老实,而是仁厚。刘禅当政期间从没有发生过皇族倾轧大臣灭族的事件,反观其他两国,杀戮臣下或被权臣谋弑如同儿戏,曹植被手足同胞逼迫作七步诗,曹芳曹髦曹奂等幼帝则朝不保夕,被权臣把持惶惶不可终日。东吴的孙皓更是将朝堂变成了屠宰场,无论是谁,只要看不顺眼,立马刀斧伺候。
南北朝时期成都人民特意为他建立了专祠,与诸葛亮的武侯祠一东一西,位于昭烈庙前面的两侧。由此后主的仁厚百姓可见一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