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由我 即是菩提 禅语 在是什么意思啊

不对

烦恼与菩提非一非二,烦恼是自性的起用,所以想断掉烦恼,即灭了自性,是不可能的。大乘佛法是将烦恼转化成菩提。烦恼是无明之火是苦,菩提是清净是乐。火可毁灭一切,不实的物体经它燃烧化为灰烬,但火又有锻炼的功能,坚真的物体通过它的熔炼,可成更坚硬之体性。所以学佛人在烦恼之中磨炼、陶冶,成为促进发心的善缘,最后可成为功能圆满的清器。若无烦恼磨炼,不但大心难发,纵然有些微小成就,一旦环境所逼,心必随境转。

前一时期,社会上受魔的干扰传出政府禁止信佛,结果许多人把佛像到处送。我告诉他们,有多少我收多少,学佛人真有劫难,由我一人报应足矣!古人讲“道在苦中求”,净心在烦恼中生,况且我们学佛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大众有百利而无一害,有人以种种借口破坏国家宗教政策,一定要提防。学佛是逆行返本,不逆行怎么能返本!世间法也是如此,剑不磨不锋利,玉不琢不成器,欲成就事业,不经艰苦是得不来的。我们学佛就是转识成智。识是感情,是着相分别;去掉感情,即相离相就是智。识就是烦恼,智就是菩提。烦恼是由无明业识而生,菩提是由清净慈悲而长。所以识与智非一非二。识是妄心,智是真心,离真无妄,离妄无真。

众生迷真逐妄,才生烦恼,烦恼愈重,离真愈远。若远离虚妄,当下清凉,识就成智。世间苦乐都是因缘所生,本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苦乐分别都是出于妄心的分别,认苦则苦,认乐则乐。如彻夜地玩麻将,学佛人认为是苦,热衷此道之人则认为是一种享受;官场中尔虞我诈,名利之人认为是乐,是捞取大利的场所,而清高之士则认为是苦。古人有多少抛弃官场,伴山水农耕田的圣人大德……苦与乐在于心。苦就是烦恼,乐就是菩提;烦恼就是识,菩提就是智。转烦恼为菩提绝非我们凡夫的境界,确切地说,应该是无烦恼不成菩提,烦恼是菩提的善知识。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

如果真明白这个道理,就不要怕苦、怕难,在苦难中求快乐。前几天某地有一位居士来电话,说单位不发工资了,生活很苦,应如何布施,如何修持。其实就是不了解这个道理。若知世间苦乐都是无常的,都是有为法,都是虚假的梦幻泡影,只要将识与智两者互相为用,才是烦恼菩提的真义。

现在好多职工都下岗了,赚钱很不容易,生活都很困难,布施只能解决一时,而不能解决长远。当今随时随地主要是法布施,一方可安定社会,守规矩不做非法之事,不做非礼之事,另外法可续人慧命,能做即是大善。

但学佛人,尤其是广学多闻的善知识,总是说“烦恼即是菩提”,我人对此不敢苟同。为什么?烦恼是苦,菩提是乐,有苦方知乐;烦恼是暗,菩提是明,有暗方知明;烦恼是业识妄心,菩提是清净真心,妄心非真心,有妄亦显真。有人说烦恼即菩提,以为自己一下子开悟了,明了如来之意了,殊不知没到大彻大悟之时,怎么可以轻易地说“即妄即真”呢?这是佛的境界,此境界我们连想都不敢想。所以还是在烦恼的环境去修净心吧!如果再深一点说,菩提是觉悟的心,烦恼是启发诱导觉悟心的善知识。所以说“魔多反使道心坚”,烦恼确实可以增强修道之心。烦恼是迷,道心是觉。相反,如果学佛人不能真正认清使你烦恼的人、事、物,是你修忍辱、修清净心的善知识,在烦恼中造烦恼增烦恼,所修必然是有漏之因,是障菩提之恶缘。单纯求福,不会有真福报的。纯印老人讲“家大业也大”,福大业必然大,业障必深;业大障深,离菩提肯定愈远。佛说“发菩提心,一心专念”这一真实利益得不到,你念的是什么佛?修的什么心?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可想而知了。

当然我决不否认学佛人会得福报,但应明了福报是什么?它是前世有漏善因的结果,福报享完了,必然还要堕落。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今生有福应不作享福想,不自己享受,要把已得的福分给大众,吃穿用、花的都要分出去,让大家共享共得。用于弘法利生,事事成人之美,这才是真智慧,将来肯定福大、功德大。享有限之福,将受无穷之恶果报。

学佛人眼光要远,心量要大,千万不要贪求小利,更不可贡高我慢,固步自封,温良恭俭让的五德要具足,才算是一个完美的人。何况我们学佛,只能是刚起步,路的方向、修的方法肯定是对了,但要不遗余力地精进,要用种种善巧度一切有缘人。处事待人以平等心、清净心,要逆来顺受,不争虚幻的是非人我,这就是至诚。

只要有此心,就能化烦恼为菩提,心佛众生为一,才能化度一切众生。前天来两位居士,他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访我的,深怕我冷言冷语不接待。我听了后非常惭愧,说明我的德行不够,人家才会误解,我肯定还有许多不谦逊、不检点的地方,给人家印象不好。他们走后我深深反省自己,为自己订了随缘、随众、恒顺众生的原则:一视同仁,决无分别心,要将来访者当佛菩萨那样恭敬,礼敬诸佛,首先要从礼敬众生上着手。希望同修为我创造这个条件,并时时监督提醒我。我的本意普愿一切学佛人共登觉岸。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烦恼由我,即是菩提。释义:人产生了烦恼就离菩提智慧近了。

  《佛光大辞典》:“【烦恼即菩提】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称为菩提。然贪、嗔、痴等烦恼,其当体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两者相即不离之意。”
第2个回答  2012-01-16
烦恼是由于我执而衍生的。放下我执,烦恼也随之消失。

烦恼产生了,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我执还没有放下,还很重,提醒我们继续好好修行,精进修行。

菩提是智慧,是清净。与烦恼是相对的。既然烦恼被及时观照,并得到熄灭,就能得到菩提,智慧现前,身心清净。

因此,烦恼即是菩提。当心中妄想,以及烦恼类型的心念不能牵引我们时,烦恼只是作为一个菩提的参照物而已。烦恼只是一个过客,而放下我执后,菩提现前,自性现前,客栈也不再存在,烦恼过而不留,继续深入修行禅定,智慧,烦恼也随着业障习气的熄灭而熄灭。不再有烦恼,只有菩提。

这种修行需要时时刻刻去做,时时刻刻观照自心,虽然要求时时刻刻观照自心,刚开始时难免会疏漏,而被烦恼牵引,刚开始时经常反复,持之以恒,观照力不断加强,定力不断加强,必然烦恼熄灭,菩提现前。一些在凡人看来是烦恼的事物,对于有一定境界的人,恰恰就是用来精进修行的机遇与情境。此时,烦恼哪里还是烦恼呢?别人看来是毒药避之不及的烦恼,对于修行人而言,确实如同甘露美食的菩提而已。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第3个回答  2012-01-16
当年佛祖在菩提树下顿悟!立地成佛!所以一般佛家所说的菩提都是顿悟的意思!烦恼由我,我的感觉就是,人活着是否有烦恼,完全看你自己,世界无限大,心有无限宽才能容纳世界!而这个世界正因为有烦恼才有了快乐!所以烦恼和快乐并不是难以逾越!只是看你自己心中怎么去想,怎么去对待!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世界本来就没有烦恼,只是你自己给自己制造的烦恼!心若冰清,天塌也能不惊!所以你说的这句佛语的直译应该就是:“我所有的烦恼,都是自己的内心导致的!这就是我的顿悟,也是我所领悟佛的真谛。”
第4个回答  2012-01-16
烦恼由我控制既是菩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