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期孩子的影响

如题所述

中国自古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虽是民间俚语,却暗含了许多心理学观点。一个人的早年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人格形成于童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庭养育方式与生活环境一起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非常关注现代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方式能否使儿童具有健康人格,因为人格健全与否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那么,健全人格有什么样的衡量标准呢?对于儿童来说,健全的人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儿童能专注于学习活动(学习活动被现代教育制度认为是最重要的儿童活动);能感到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种胜任感;是学习活动中的活跃的参与者;有自由感;有获得创造性培养的机会;能根据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自己的生活;能够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对新的经验有一种开放的态度等等。

在人格特质中,人际关系的互动模式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家庭养育方式会对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模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依恋期(0—18个月)

孩子在母亲体内是受到完全保护的,甚至呼吸都不必自己劳神。而当他与母体分离后,他完全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生存成为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即造成婴儿的心理伤害。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他需要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身边满足自己的母亲,但由于各种原因,即使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有不能立即满足婴儿的时候,婴儿便用大声的哭闹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力,这哭泣表达了婴儿对死亡的恐惧,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哭闹。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赞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这一时期父母教养方式不当会形成孤独儿童和依恋儿童,相对应的,形成成年人的回避型人格和依恋型人格。

孤独儿童和回避型人格

孤独儿童表现为对拒绝的恐惧。这些儿童的母亲是情感持续冷漠的妈妈,也许是她们并没有做好养育孩子的准备,也许是她们的妈妈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养育她们的。总之她们对婴儿的态度是冷漠的,甚至很少去抱一抱孩子。婴儿的依恋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避免承受需求被拒绝的痛苦,他便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假象:我不需要依恋。表面上看起他们很容易被满足,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往往被认为是“乖孩子”,实际上,他们内心承受着剧烈的痛苦,为了避免被拒绝的痛苦,他们回避一切亲密接触。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婴儿时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在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他们否认自己在情感甚至物质上的需要,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没有需要,而是在幼年时他们就把这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的,生活中总是避免过多的亲密接触。这样的人因其独立性,事业上往往成功,但婚姻往往是失败的。

依恋儿童和依恋型人格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的需求反应是不一致的,有时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有时却不能。当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的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求终于被满足。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而且他会形成这样一个观念:只有当我哭闹时,我的需求才能被满足。于是当孩子有依恋需要时,他就会用哭闹的方式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力。

如果依恋儿童的处境在后来的生活中没有改变,他们的心理发育就会停滞在依恋阶段。他们没被满足的需要将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伴随他的一生。当其进入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的方式就会突出的表现出来,他们害怕被遗弃,表现出对对方的强烈占有欲。当他们感觉对方没有全情的关注自己时,就会用哭闹、吵架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对方的依恋,就象当初用这样的方式引起母亲的注意。

二、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生存问题已不是他最担心的事情,尤其是当孩子学会走路之后,他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的注意力从如何吸引母亲转向了探索周围世界。这时,他进入了与母亲分离的时期。此时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他要引导孩子从母亲身边走开,然后再从自己身边走开,使孩子能够学会独立。对于母亲来说,放手让孩子去探索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母亲会限制孩子对世界的探索,每当孩子要离开自己的时候,就会告诉孩子“这不行,那不可以”。这也许是出于母亲爱护孩子的本能,也许是母亲潜意识中害怕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孩子在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高高兴兴的从母亲身边走开,片刻之后又扑回母亲怀中,然后又离开……,他不厌其烦的重复这个过程,既要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又要回到母亲身边确认安全。一个称职的母亲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鼓励孩子去“探险”,并在他需要的时候为他提供安全保障。

如果这一阶段父母教育方式不当会造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儿童:距离儿童和矛盾儿童,相应形成成人的回避型人格和追求型人格。

距离儿童和回避型人格

有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能很好的满足孩子,但在他的第二阶段往往会出问题:过分的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的限制孩子,这样,她就阻断了孩子的探索之路。孩子的反应方式可能有两种:一是拒绝回到母亲身边,设法逃离母亲的控制;另一种是人回到了母亲身边,但情感上与母亲保持距离,他们让妈妈抱,却扭过头去不让妈妈亲。他们害怕的是被母亲控制。

距离儿童与孤独儿童不同,孤独儿童从不主动要求任何东西,更不要求接触。距离儿童在依恋期的依恋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在探索期被过多限制,所以,他们不拒绝亲密接触,但他们害怕过于亲近,因为他们要逃脱母亲的控制。

距离儿童长在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他们有亲密的需要,却害怕被亲密所吞噬。当他们需要亲密时,就会走出自己的天地,当他们的需求被满足时,他们就会要求拥有独立的空间。回避型人格的人与人亲密相处时会很矛盾:当他感觉对方离自己太近时,他会退缩;当他感觉要失去对方时,他又会试图接近对方。这使与之亲密接触的人非常困惑,不知道自己应该与这样的人保持什么距离。

矛盾儿童和追求型人格

矛盾儿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少耐心的人,他们希望能从教育孩子的负累中解脱出来,所以总是鼓励甚至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的探索和独立阶段,而忽视了孩子在探索之后还要回到父母身边确认安全。孩子探险之后得不到情感支持,就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使他们陷入寻求独立和依恋父母的矛盾情结中。他们要不断的确认父母是爱自己的,他们需要母亲时刻都在自己身边,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吸引妈妈的注意力,但他们与依恋儿童不同,他们不用哭闹、生气的方来吸引父母,相反,他们会讨好妈妈,努力让自己成为好孩子,寻找各种借口来得到母亲的注意力。

矛盾儿童成年后形成追求型人格,他们总是想出各种办法保持亲密关系。与依恋型人格一样,他们害怕被抛弃。因为害怕对方离开自己,他们会为对方做许多事情,总是想办法取悦对方。他们会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习惯看别人的眼色,生怕别人不高兴。可是他们这么做的结果往往并不讨好,常常会让对方感觉窒息。

三、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3—7岁)

孩子成长到这一阶段,就开始了他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这一时期,他必须完成两件事,这两件事会影响到他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1、他必须在内心建立起一个持续和稳定的自我形象和一个持续稳定的他人(主要是指亲人)形象;2、确定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我的自信心。

孩子在三岁以前需要父母无时不刻的陪伴在自己身边,只要父母不在自己的视线中出现,他们就会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孩子在三、四岁之后,活动空间拓宽了,父母不在身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但他还是和从前一样,需要父母陪在自己身边来建立安全感。于是孩子就开始将父母的形象的装进头脑里,这样他们就可以在父母离开自己时仍然与父母保持精神上的联系,从而保持心理上的安全感。

由于孩子从精神上开始与父母分开来,也就是他开始独立了,这样他就需要建立起一个关于自己的内心形象,即我是谁?孩子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一任务。孩子在游戏中通过扮演各种形象来确定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与他人有什么不同,他在各种游戏角色中识别自我,形成自我。这时的孩子非常在意父母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反应,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并强烈希望父母与自己一同参与游戏。

在孩子的这一成长阶段,父母与孩子共同游戏,以及对孩子的游戏角色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长的反应决定了孩子将来的性格形成。明智的家长会鼓励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角色,对孩子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和性格都给予积极的反应,这样孩子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不同角色,将各种角色的特点集于一身,形成一个非常丰富和高度个性化的人格。而父母这时要做的,就是对于孩子的各种角色认同都给予积极的反应,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有选择的评价、批评,忽视或者禁止和惩罚孩子的各种尝试。

通常孩子从四岁开始,试图确定自己对外界世界的影响,他们想弄清楚自己能力所能到达的范围和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开始与同伴甚至父母竞争,他们尝试各种恶作剧,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如得到父母的赞许,他就会进一步尝试,直到被父母禁止,他们才会停止尝试。在此阶段,父母的职责是鼓励、强化他们的各种尝试,同时建立明确的界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孩子是通过这样的尝试来适应社会并建立自信心的。父母的价值观将内化为孩子的价值观,指导着他将来的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

刻板儿童与古板人格

大部分这一时期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是有问题的,他们通常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评价孩子的游戏,他们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成长,所以对孩子游戏的态度会依据个人的喜好来鼓励或是批评。这样,孩子的人格就被按照父母的意愿来扭曲形成了。于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两部分,一个“好”的,受鼓励的部分,一个“坏”的,要掩藏起来的部分。孩子会为自己“坏”的部分感到羞耻,甚至否定它的存在。他努力表现自己“好”的一面,并将它作为自己唯一的自我形象固定下来。

这样的儿童成年之后即可能形成古板人格,这种人性格固执,通常自我为中心,缺少灵活性,较少有感情的自然流露和缺少同情心。他们最怕丢脸,过分强调自我控制,他们把真正的自我深深的藏起来,显得很有城府。他们通常控制欲很强,固执已见,并喜欢用冷漠来惩罚对方。

被忽视儿童和顺从型人格

有些父母过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生活,而完全忽视孩子的游戏需求,他们对孩子的游戏不给予任何反应或是完成拒绝与孩子一起游戏,孩子完全无从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个性,不能形成明确的自我形象。他们情绪往往不稳定,他们害怕被别人忽视,他们最受不了别人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因为这样会使他们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些孩子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因此想尽办法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这造成了他们的人际之间界限模糊,也不能建立自己的界限。他们总是试图侵入别人的生活领域,也不能合理的保护自己的生活领域不被别人侵犯。

不被重视的儿童在成年后往往形成顺从型人格,他们总是在察颜色,他们努力讨好和取悦对方,相信只要对方高兴自己就会得到关注、爱和幸福。然而无论对方向他多少关注,他仍然会抱怨自己不被重视,没有被爱,没有被承认。

对失败的恐惧和强迫性竞争型人格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骄傲自满”,对于孩子的各种尝试不能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强化,于是孩子就会在几乎做每一件时都在寻求父母的赞扬和奖励,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他就会一直努力,直到得到父母的肯定为止。由于得到表扬如此不易,他会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于是就永远追求成功和赞扬。他们不能面对失败,他们永远在追求成功,但他们永远不会觉得自己足够成功。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个狂热的竞争者,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竞争,只有不断在竞争中获胜,才能维持他脆弱的自尊。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失败,他们深信:如果我是最优秀的,我就会得到爱。

对竞争的恐惧和妥协型人格

有些父母总是在批评和指责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这样的教育使孩子不知该如何表现自己,孩子常常产生无助感和敌意,他们从不公开与他人竞争,他们胜利的方法是使别人失败,如背后做手脚,告状等。他们为了避免失败而总是回避做出决定,却对别人的决定充满不满和敌意。他们回避竞争,却总是在抱怨不公平。

这些孩子长大后,不喜欢参与竞争,在人际关系中,喜欢当面奉承但在背后说人坏话,破坏别人的形象和名声。他们通常从事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也从不与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竞争,但他们会说“我不愿出风头”这样的话,通过贬低别人来达到内心的平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27
正确、真实、真诚、真挚,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