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几篇浅显文言文

急需几篇浅显文言文,要附翻译的那种,越多越好。。。

杜畿传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少孤,继母苦之 苦:使……苦之
  ②荀彧进之太祖 进:进谏
  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诣:
  ④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化:开化
  10.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行拂乱其所为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11.翻译下面这个句子。(4分)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答:
  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
  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质。
  9.(4分,每个词语解释正确得1分)
  ①苦:让(他)吃苦头或者虐待(他)。
  ②进:推荐,举荐。
  ③诣:到。
  ④化:教化。
  10.(4分) D
  11.(4分)
  翻译:有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不听从他的教诲呢
七录《明史·张溥传》
  【原文】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译文】
  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读书必手钞 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③日沃汤数次 ④后名读书之斋曰……
  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 )
  A, 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B.钞已朗诵一过
  C.情不能自已 D.扁鹊已逃秦矣
  3.翻译句子。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文:
  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译文: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②名之者谁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5. 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 从小在学习上就
  (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
  ”(用一句名言回答)
[编辑本段](一三)学弈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一二)1.①钞通“抄”②才③洗④命名 2.A、C 3.见译文 4.C5.一丝不苟 天才出自勤奋
  (一三)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 2.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6
一、清除障碍,理解文意

对课外文言文来说,读通全文尤其重要,因为它是做好考题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一步呢?

首先是整体阅读。先通读、浏览或跳读全文,大致了解文言选段的文体。如果是记叙文,要弄清“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结果如何”。这时切忌不要寄希望于一遍能读懂全文,片面纠缠于个别难懂的字句,而应该暂时放过它们,只在文中相应的地方用圈点法进行标注便可。
再是善于借助,揣摩文意。文言文命题者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例如2006年扬州中考题中有一句“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借助于括号内注释,考生理解文意就容易多了。理解文意还可以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内容概括类的选择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种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那么通过解读这种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三是重读课文。经过前面两个步骤,考生对文段内容已经能够理解七到八成,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就能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差做出纠正。如果碰到比较难的语段,还要反复通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调用各种手段,前后推导,走完解读过程。

二、夯实基础,学以致用

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是文言文必考题,要答好这类题必须依靠平日的积累。

这几年文言文试题多考查典范的实词的解释,遇到这些实词,考生应首先回忆以前学过的文言文中有没有这个词语,如果有,它的意思放在此处能不能讲得通,例如2006年潍坊中考题中有一处要求解释“月景尤为清绝”中的“绝”字,这句话虽然出自课外,但课内已学过,考生应想到《口技》中的“以为妙绝”中的“绝”字释义为“极”,这个解释用在此处正合适。2006年江西省中考题中有对“是时朝廷虽尝禁止”中“是”字的解释,回顾我们学过的知识,“是”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判断动词,一种是代词“这”,如“是年”,“ 是日”,很明显,此处“是“的释义为“这”。如果课内没有,而且难以判断意义,就应该根据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运用字形分析法或对该词所在语句进行句法分析,从判断该词词性的角度来推断出它的准确意义。有些实词词意在文中根据自己对该词所掌握的用法无法正确解释,就应该考虑它的通假或活用情况。如“因卒然而就”一句中的“卒”字,我们已学过它的两种义项,“卒用其人”(《赵普》)中译为“终于”,“月余亦卒”《人琴俱亡》中译为“死”,但用在此句中都讲不通,显然也不是名词“士兵”,而且“卒”字和“然”字连用,那我们就要考虑它是不是和“猝”通假,是“猝然”的意思,把这个意思放进句中恰好讲得通,那我们就可以确定此处“卒”“猝”通假。

有时,中考题中也涉及常用虚词的用法,虚词虽然很多,但是常用的不外乎“之”“其”“而”等,这就需要我们熟记常用虚词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比如说“之” 字,初中阶段常见的义项有“结构助词,的”、“代词,指人或事物”、“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往、去”、“调节音节的作用”,课外文言文中遇到“之”的理解,我们就可以针对以上几种用法逐一对照,找到合适的义项。

文言语句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同时做好留、补、删、换、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②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③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④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⑤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三、整体感知,揣摩品味

文言类考题的重头戏就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分析和探究性试题了,这类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一是用原文语句填空,如2006年福州市中考题有“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 ”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 ”的成效。”这类题比较简单,只要我们做到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找准主要信息就可以了。

二是理解识记作者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观点。如2004河北省中考题《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此类题需要通过理解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重点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遇到这种情况,切忌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曲折,这就要注意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是探索与创新类的题目。近几年不少地区的考题中考到“读了上文,你有什么启示或看法”或类的题,如2004年陕西省、重庆市、成都市,2006年的甘肃省、吉林省、南宁市等。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做到思路开阔,积极探究,善于分析,避免人云亦云,被动接受现成的观点;还要善于联系实际,紧跟时代,避免孤立地看问题,把时代的思想观念融入到我们的阅读和理解之中。但是要注意做到恰当准确,避免牵强附会,脱离原文的所谓创新观点是不足取的。

看下面一题:“‘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此类题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身实际或家庭、社会实际写出答案,可选第一句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

2004年黄冈市中考题中,《爱莲说》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些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此类题目的设置,可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思人物所思,想人物所想,与作者产生真实的共鸣。再把自己的真切体验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又是体验的深化,是“语言——思维——语言”的归纳、分析与提炼过程。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紧扣文章主题,防止偏离话题,努力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四、形成能力 ,迁移课外

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延伸,已经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稳定自己的情绪;其次要努力通过回忆和再现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绝大部分题目都能迎刃而解;再者平时要适当增加一些课外浅显文言文的阅读,提高自己文言文阅读能力
第2个回答  2013-06-06
原文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之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译文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绢,拄着手杖行走,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有一个客人慢慢问他说:“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含糊地应答。人家再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的低着头离开。原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译文吕蒙正先生不喜欢记着别人对他的犯下的错。当初刚任参知政事的时候,上朝时,有一个朝廷官员在帘内指着他说:“这样的粗陋之人也能够参与朝政吗?”蒙正假装没有听到走了过去。他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询问那位官员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结束后,他的同事心中仍然愤愤不平,后悔没有追问到底。蒙正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我终身不能再忘了他,还不如不知道。没有查询他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气量。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译文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