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关于诸葛亮的问题

在正史中司马徽是诸葛亮的老师吗?求大神解

《三国志》中没有明白地说过诸葛亮的老师是谁,从种种迹像来推应该是诸葛丰。
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山东诸城)人,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自幼聪慧,读经阅史,曾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侍御史。汉元帝时,曾授其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他性情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后因弹劾权臣,皇帝不允,被降为城门校尉。不久被免官,贬为庶人,后老死家中。
从诸葛亮的行为看,也很像这几个人。《隆中对》有似太公对文王,游说孙权有似晏子使楚,内修蜀政则似太公管晏,东和孙权联兵伐魏则有似乐毅。所以说这几个人是诸葛亮的老师,应该没有问题。但从诸葛亮的执法用刑,就是家承诸葛丰。
诸葛亮初出茅庐的隆中决策中,就说“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些都是对当时蜀中形势的基本判断,也是诸葛亮入蜀后刑政严峻的客观依据。《蜀记》的一段对话说得更清楚:亮刑法峻急,法正谏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驰禁,以慰其望。”亮答曰:“君知其一,不知其二。秦以误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凌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这段对话,把刑政严峻的道理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在诸葛亮的法治思想中,执法严明、赏罚必信是其突出特点之一。在实际行动上,诸葛亮这种“以法治国”的原则,也是贯彻得比较好的。如诛刘封、杀彭羕、斩马谡、黜寒敏、罢廖立,废李严等,就是他敢于不避皇亲国戚、亲随故旧、托孤重臣的具体范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处罚的人,其罪行或过失,都是言之凿凿,确有事证的。为了整顿吏治,纠正官场的腐败现象,诸葛亮一方面叫李严、法正、刘巴、伊籍等人,订出《蜀科》;另一方面亲自制定检察官吏的守则。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说:“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他曾明确的表示:“教令为先,诛罚为后。”(《诸葛亮集·文集·教令》)即先公布律令,然后依法以定赏罚,绳之以法,执法如山。只要赏罚分明,就能“不令而制”,做到“王道平平”。
在执法过程中,坚持公平无私,反对“法开二门”是诸葛亮法治思想的又一特色。诸葛亮公开宣称自己“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并力主做到“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不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曲法徇情。诸葛亮公平执法的行为得到了普遍拥护,就连被惩罚者也很少抱怨。马谡死前致书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如犹父,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诸葛亮死后,李严痛哭流涕,不久发病而亡。诸葛氏治蜀之政,虽因持续北伐,引起民疲国衰之弊,但其执法严明、赏罚必信、公平无私的“法治”思想不应因此而一并贬低。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三国志》中没有明白地说过诸葛亮的老师是谁,但从种种迹像来推,还是不难知道的。
  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荆州,交游甚广,和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徐庶、孟公威、石广元乃至岳父黄承彦等经常交流,这些人不能说是诸葛亮的老师,也在师友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是肯定的。
  但如果要说真正的师承,却还要推得更远一些。诸葛亮是琅琊人,琅琊过去是齐国的地方。诸葛亮青年时自比管乐,又好为《梁父吟》。管仲是齐国的贤相,乐毅是占领过齐国大部分土地的名将,《梁父吟》虽然模糊,但现存的一首讲得正是齐国名相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从这些迹像看,诸葛亮的齐国情结是很浓厚的。
  齐国的首任国君是姜太公,传说中太公和周文王周武王的关系,也是一个君臣典范,孔明的出山,正巧和姜太公相似,不过也就是凑巧罢了。姜太公帮文王武王出谋划策和领兵打仗就不用说了,封到齐国以后,也是很有作为:“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天下,其办法,首先是要自己专政,然后是修内政,对外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而齐桓公则闲在宫里寻欢作乐。
  乐毅为燕伐齐,提出的办法是自己挂帅,纠合五国兵力,联合起来伐齐。
  晏婴在齐国执政,也有很多贡献,而且有外交上的才能,能说会道。
  这四个人的故事为人们熟知,不心细讲,而且太公、管仲、晏婴都有著作传世。太公的兵法不知是真的是假的,而《管子》和《晏子春秋》算是比较可信而又详尽的著作,乐毅不知有没有书,但文章传世是真的。孔明生活的时代,读到这些著作应该不难,而且司马迁的《史记》里都有这些人的传记。孔明自比管乐,好为《梁父吟》,则可以肯定熟读了这些著作,并且心向往之。
  从孔明的行为看,也很像这几个人。《隆中对》有似太公对文王,游说孙权有似晏子使楚,内修蜀政则似太公管晏,东和孙权联兵伐魏则有似乐毅。所以说这几个人是孔明的老师,应该没有问题。
  但孔明还另有家学,可以解释他的执法用刑。孔明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汉书》中有诸葛丰传,是一位类似于包公的人物,执法很严,为抓一个犯法的宠臣竟敢追到宫里去,最后竟以此丢官。诸葛丰也是孔明的老师。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01
正史里面并没有交代诸葛亮师从何人。所以司马徽应该不是他的老师。

我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诸葛亮的朋友庞统与司马徽的关系不错: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三国志·庞统传》
第3个回答  2013-06-02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献帝春秋曰:初,豫章太守周术病卒,刘表上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治南昌。汉朝闻周术死,遣朱皓代玄。皓从扬州太守刘繇求兵击玄,玄退屯西城,皓入南昌。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杀玄,送首诣繇。此书所云,与本传不同。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按崔氏谱:州平,太尉烈子,均之弟也。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臣松之以为魏略此言,谓诸葛亮为公威计者可也,若谓兼为己言,可谓未达其心矣。老氏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凡在贤达之流,固必兼而有焉。以诸葛亮之鉴识,岂不能自审其分乎?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於其始矣。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沈翳哉!委质魏氏,展其器能,诚非陈长文、司马仲达所能颉颃,而况於馀哉!苟不患功业不就,道之不行,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者,盖以权御已移,汉祚将倾,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故也。岂其区区利在边鄙而已乎!此相如所谓“鹍鹏已翔於辽廓,而罗者犹视於薮泽”者矣。公威名建,在魏亦贵达。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正史中没有查到,不知道资治通鉴里面有没有?而襄阳记的东西不太靠得住。里面说南蛮不复反,跟事实不符合。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里面说马谡死,三军为之落泪,也与事实不符。马谡是在狱中死亡的,是自杀的还是病死没有交代。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马谡嘛,是襄阳那边的人,所以。。。。。。。。。。。这些小史书,不太靠得住。

另外诸葛亮的治国思想主要是法家的,包括治军,可惜奇谋为短,陈寿语。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所以兵家嘛就很一般了。另外他修身养性用的是道家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之所以自比管仲,乐毅并不是跟齐国关系深。而是因为诸葛亮的治国思想是法家,管仲通常认为是法家的先驱。虽然韩非子也是先驱,但是韩非子思想太激进,有些残暴,李斯名声不好,跟大奸臣赵高矫诏,最后被赵高害死。商鞅也比较残暴,用笑里藏刀之计陷害自己以前在魏国的恩人,取得河西之地。管仲较温柔,而且成就有目共睹。至于乐毅,此人是靠严整的军队获胜的,并不是靠奇谋。而且五国伐齐,国力和兵力已经远在齐国之上了。而蜀汉和东吴的实力加在一起,还略逊于曹魏,再加上克劳塞维茨所说的防御所带来的天然的优势,强攻难克。管仲,乐毅都是奇谋为短,诸葛亮也是。虽然管仲当时在齐国建立了3万的常备军,但是,这不属于奇谋的范围,只能属于严整的军队。而蜀汉军队在诸葛亮时公认为纪律严明,不动如山,动如风。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 这句评价是非常中肯的。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发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诸葛亮的执政能力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强,不然逃兵是怎么回事?
第4个回答  2013-06-01
正史中并无记载,裴松之注引用的襄阳记中有记载司马徽推荐卧龙凤雏一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