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赖耶识应该如何使用?祥解!

如题所述

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此外,阿赖耶识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之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本向末数为第一,故称第一识。   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此亦为唯心论之一种。至于阿赖耶识为清净之真识,或染污之妄识,乃佛学界所争论之一大问题。   据摄大乘论本卷上所引增一阿含经之说,及俱舍论卷十六所引契经(或即指杂阿含经)之说,可知阿赖耶思想之萌芽,源于原始佛教时代。据转识论、摄大乘论本卷上、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三、俱舍论卷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五等所举,部派佛教时代之诸师皆依爱欲缘起说,将阿赖耶解释为爱着、贪爱,或为爱、乐、欣、喜等。然至大乘佛教时代,则先后有马鸣造大乘起信论以论释阿赖耶识之义,弥勒、无著、世亲等亦分别造论阐述唯识缘起说,以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遂成立唯识哲学之思想系统。其中,无著依阿毗达磨大乘经、解深密经等,解说第八根本识(阿赖耶识)为有情总报之果体,并于所著显扬圣教论卷十七中,举出八种理由以论证阿赖耶识之存在。 无著于其另一著作摄大乘论本卷上,将阿赖耶识分为自相、因相、果相三种,并提出迷、悟二种境界,皆由熏习于阿赖耶识中之种子所生起,此即‘种子熏习说’,亦即主张阿赖耶识为真妄和合之说。又世亲着之唯识三十颂,至唯识分流时代,有二十八家之注释,而较闻名者则为护法、安慧等十大论师之注释;玄奘即以护法之注释为主,糅合其余诸师之说,编译出成唯识论十卷,对我国、日本、韩国之唯识思想影响甚深。 据成唯识论卷二所举,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即︰ (一)能藏   谓第八识善于自体中含藏一切万法之种子。 (二)所藏   指现行熏种子义而说,亦即此识为七转识熏习诸法种子之场所。 (三)执藏   谓第八识恒被第七末那识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又称我爱执藏。   此外,窥基根据成唯识论所述,于所著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就自相、因相、果相三相,举出阿赖耶识体之三位,即︰   (一)我爱执藏现行位,指第八识之自相而言。因第八识自无始以来,恒被第七识爱执为我,故称我爱执藏现行位。下自凡夫,上至七地以前之菩萨,或二乘中之有学圣者皆属此位。   (二)善恶业果位,指第八识之果相而言。因第八识系由无始以来之善恶业所招感之异熟果,故称善恶业果位。此位通至十地菩萨之金刚心,或二乘之无学圣者。   (三)相续执持位,指第八识之因相而言。此位通至佛果以及尽未来际。因第八识执持色心之万法种子,令五根不断失,故称相续执持位。依此,从凡夫以至佛之转迷开悟,第八识为众生所依止,故阿赖耶识又称所知依。护法之唯识思想,由其弟子戒贤论师传予玄奘,而盛行于我国。   第八识阿赖耶识具有中道性:   (1),非断非常性。   阿赖耶识性如虚空,无形无色,其体永不坏灭,无量劫来始终自在,将来能至佛地,改名真如,永不坏灭,故名非断。阿赖耶识本体虽不坏灭,而有异熟性,故能世世随业受异熟果,受异熟果便有异熟生,种子流注不断,故有八识心王及诸心所法之运作。   (2),非空非有性。   阿赖耶识有真实体性,众生日用而不知,故名非空。阿赖耶识虽真实有,但体如虚空,无形无相,故名非有。   (3),不生不灭性。   阿赖耶识本体永不坏灭(集所有的佛的力量也不能破坏一只蚂蚁的第八识),故无老死,既无死灭则无出生,故名不生不灭。   (4),非有变易非无变易性。   阿赖耶识的本体永不转变改易,故非有变易。于本体不变易中,其体内有诸善恶业有漏无漏法种的染净种子流注不断,不停的生灭增减变易,故非无变易。   (5),非有作用非无作用性。   阿赖耶识离见闻觉知,无分别性,故非有作用。阿赖耶识虽离见闻觉知、无分别性,而于熟眠、闷绝昏迷、无相心定、灭尽定等四位中皆能寂照不灭、任运随缘,醒觉时亦同,故非无作用。若无作用,一切有情顿成死尸。   (6),非一非异性。   五蕴虽因阿赖耶识而生,然非即是阿赖耶识,五蕴若即是阿赖耶识者,老死之后,阿赖耶识应坏,然实不坏,故名非一。阿赖耶识虽非即是五蕴,然离于五蕴则不能觅得阿赖耶识;五蕴由阿赖耶识变现,二者和合似一,故云非异。   第八识阿赖耶识从凡夫地修行到佛地之过程有许多名称,归纳而言,有三阶段: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阿赖耶识;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而改名第九识——异熟识、庵摩罗识;佛地断尽习气及尘沙无明,改名为第十识——无垢识、真如。未到佛地,不能称为真如。如是阿赖耶识一体而三名,比如女人小时候叫女孩,生育后叫妈妈,年老后叫奶奶,三种名称其实是同一个人,只因不同人生阶段而有不同的称谓。因此明心的人所谓的真心真如,其实只是阿赖耶识,是真如的前身,为众生方便说为真如。   阿赖耶识法身,无始即有,永不坏灭,本性清净而有染污种子,须由闻法修行净除染污种子方能成佛。 阿赖耶识,即八识中的第八识“本识”,也就是一切认知的根本。能领悟第八识,也就等于领悟世界的一切奥秘……

阿赖耶识是玄奘学说之根基。阿赖耶识即含藏整个世界的本源。在奘系中,不存在严格的本体论思路,不承认本体与现象的划界,更不接受此岸与彼岸的区别。所以阿赖耶识是世界本源,却绝非世界本体。在玄奘看来,这个世界既是清净世界又是染污世界。染污必须被涤荡,染污世界必须再度提升为清净世界。去除染污不仅仅如“息见”之简捷,玄奘严承瑜伽行派思维逻辑,并不预设一个自性清净心去对治身在的染污世界,而选择无穷消解——用消解行为本身去消解,非利用一种已然实体化的概念去替代和遣除,此乃他与真谛的根本区别。所以,玄奘将内心的企划诉诸于“转识成智”,转有漏为无漏,转染污为清净。转是无穷转依,阿赖耶识正是转依“核心”。因此阿赖耶识便成为玄奘学说的根基。

阿赖耶识是含藏整个世界的本源。阿赖耶识是一涵摄多义的概念。首先,阿赖耶识是整个世界的能藏、所藏和执藏。阿赖耶识意译即“藏”。能藏与所藏对立:一方面,阿赖耶识含藏一切种子,故又称为种子识,种子是所藏,阿赖耶识是能藏;另一方面,一切有漏又在阿赖耶识中熏习种子,阿赖耶识是有漏事物的“所熏”、“所依”,有漏事物为能藏,阿赖耶识是所藏。不仅如此,阿赖耶识又是执藏。七识将阿赖耶识执为自我,是为执藏。阿赖耶识是世界的能藏、所藏和执藏,所以是一切事物得以保持的自性和本源。其次,阿赖耶识不仅含藏有漏种子,亦含藏无漏种子。有漏种子与无漏种子同在阿赖耶识中。有漏事物熏习有漏种子,听闻正法熏习无漏种子。而且,熏习无漏又可细分为熏习本有无漏种子和有漏善性种子,本有无漏种子实质上即相当于阿摩罗识,但仅仅是相当,并不相同。这样一来,阿赖耶识概念也就同时涵摄了阿摩罗识的含义。真谛将阿赖耶识原初的丰富性拆解,分出另一概念:阿摩罗识,并将之实体化,使八识变为九识,在唯识立论处预设一新的“增长点”。而玄奘则对此作出修正,恢复阿赖耶识本身所应具有的复杂性,多重含义被重新统摄。阿赖耶识自然再度成为该派学说的根基。

阿赖耶识主张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圆形批判,是一种全和绝对,一种无尽彻底的否定和消解,它不存在有与无,此岸与彼岸,经验、先验与超验的区分。三界六道三千大千世界无非虚妄,通是染污。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无始无终。在人心理上就表现为:途中即家园,家园即途中。

要突破染污世界到清净世界,就要对阿赖耶识本身消解,那就要求从八识向九识转变,唯识学才能走向真常唯心的如来藏系统。

可以看出唯识学的最终目标为清净,那就必然要突破阿赖耶识。

清净就是般若学的“真谛”——性空的真实存在。

这样可以看出般若与唯识,貌似抵触,实则内贯。般若与唯识关键突破就是阿赖耶识的消解。

但是我们要看到,般若学关注有无,真谛不可说,一旦被名言表述,有即为无有。在唯识学看来,不需要再怀疑真俗孰有孰无问题,问题是真谛有,但真谛被染污,成为幻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关于阿赖耶识应该如何使用?祥解!
阿赖耶识主张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圆形批判,是一种全和绝对,一种无尽彻底的否定和消解,它不存在有与无,此岸与彼岸,经验、先验与超验的区分。三界六道三千大千世界无非虚妄,通是染污。要突破染污世界到清净世界,就要对阿赖耶识本身消解,那就要求从八识向九识转变,唯识学才能走向真常唯心的如来藏系统。

祥解一心三藏
答案:十法界包括无情众生都共一个真心,虽然每个众生的前六种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识(即灵魂)各不相同,但真心(即第九识,第九种心)大家只共一个,绝对没有第二个。且第八识(即阿赖耶识)大家也只共一个,没有第二个。十一,    推而广之,...

关于阿赖耶识应该如何使用?祥解!
阿赖耶识虽非即是五蕴,然离于五蕴则不能觅得阿赖耶识;五蕴由阿赖耶识变现,二者和合似一,故云非异。 第八识阿赖耶识从凡夫地修行到佛地之过程有许多名称,归纳而言,有三阶段: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阿赖耶识;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而改名第九识——异熟识、庵摩罗识;佛地断尽习气...

关于阿赖耶识应该如何使用?祥解!
阿赖耶识虽非即是五蕴,然离于五蕴则不能觅得阿赖耶识;五蕴由阿赖耶识变现,二者和合似一,故云非异。 第八识阿赖耶识从凡夫地修行到佛地之过程有许多名称,归纳而言,有三阶段: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阿赖耶识;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而改名第九识——异熟识、庵摩罗识;佛地断尽习气及尘沙无明,改名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