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如何处理与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

如题所述

中班的强强身体长得很结实,虽然只有五岁,但他的个头却超出了同龄孩子好多。他好象特别爱找小朋友的麻烦,所以小朋友都躲着他。每天妈妈去幼儿园接他,老师都会告诉她今天哪个小朋友又被强强打了,班里的玩具又被他摔坏了……妈妈每次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甚至打他屁股。他也答应下次再不欺负小朋友了,但第二天一到幼儿园,又有小朋友告他状了。以至于妈妈愁眉苦脸地说:“这孩子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管事,我实在是拿他没办法了。”强强欺负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攻击性行为。其实,大多数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攻击者,但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很好地自卫,不受到别人的攻击,即“不受欺负也不要欺负别人”。但对于小孩来说,要让孩子学会在过度攻击和缺乏攻击间寻找平衡点,是个困难而长期的训练过程。其实攻击本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且会以不同的行为表现出来,家长要做的绝不是去压抑它,而应是从旁协助,让孩子学会能逐渐自己控制、节制和疏导。对于父母来说,到底如何做,才能不至于压抑孩子的攻击,又能适度调节、疏导孩子的攻击呢?告知与防范对于攻击的看法,父母要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与其沟通,如果实在讲不通,当然就要“防患于未然”了。其次,当孩子们在一起玩儿时,一定要保持关注。幼儿间的游戏往往开始是相安无事,一会儿就会彼此打闹嬉戏,最后很有可能转化为一场“战争”。在确定没有受伤危险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自己解决纠纷的机会,但一旦争斗愈演愈烈,就需要成人作为调解人加入了。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处理矛盾的策略,如“可以给小朋友玩一会儿,小朋友才喜欢你”;又或者让其学会分享和忍耐等。总之,往往孩子需要大人明确的建议和说明,才能学习到解决纠纷的有效办法,而不再是以身体来攻击和报复。再次,由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脾气、禀性比较了解,所以在孩子有激动情绪的时候,家长不要让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小孩子情绪一激动就容易“张牙舞爪”,这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尽量使其情绪安定下来;又或者孩子本身就活泼过度,喜欢和人打闹,家长就要培养孩子静下来的心境,玩一些安静的游戏,如下棋,看书,听听平缓的音乐等。最后,当孩子一旦出现攻击行为时,就要立刻阻止,给他找些别的事情做。你可以建议或者帮助孩子开始另外一个新的活动,这样就能让他既发泄了攻击情绪,又能够不伤害到他人和东西。有条件的话,最好利用角落放置一些拳击袋之类的东西,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很生气,就去打你的枕头或拳击袋,但不可以打人或者摔坏玩具。”提供这样一个发泄渠道,孩子既发泄了情绪,也让他了解可以为攻击行为准备场所,而不能随便采用攻击别人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绪。询问与原谅“询问”就是要找到孩子攻击人的一个合理的解释,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内心的需求。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询问都能得到答案的,因为年幼的孩子往往不会解释,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原谅”。家长要学会原谅孩子,孩子的行为也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能简单地批评或者惩罚。试着去找出引发孩子攻击的原因如果孩子由于年龄小说不清楚,可以协助和帮助他。如你猜到原因,而孩子自己不会表达时,你可以帮他解释:“我想你是因为不能和小红一起玩儿,所以生气吧?我知道你的感受,可是今天太晚了啊。”如此这样,孩子将会逐渐了解到情感、思想和行为间的关系,避免情绪第一、行为第二、思考置后。忌使用体罚有的孩子太固执或攻击别人,父母说教不管用,往往这样的孩子容易激怒父母,觉得这孩子不打不听话。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并不会如你所愿地学习控制自我的攻击行为,而是把父母的行为理解为体力强大就可以获胜,结果他就会变得更具有攻击性,而不再去学习采用其他方式解决争论的能力。父母自己的行为是重要的模范,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当看到孩子随意去欺负他人,动不动就跟人打斗的时候,家长要反省自身是不是一个动不动就愤怒,一不高兴就乱扔东西的“榜样”呢?感受爱与被爱首先,强调孩子自己的感受。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感情冲动。让他控制自己或者好好想想再做往往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尽可能地通过实际情况来让孩子感受打人的不好,而不是用大道理来说明打人不对。如“你是不是觉得你很厉害,小朋友都怕你了?”“你打了小朋友,他们都不和你玩了,你怎么办?”“你总打人,老师就不会再喜欢你了啊!”其次,让孩子感受爱。感受到爱,是孩子接受大人引导的基础。只有感觉到自己被人关爱的孩子,才更容易取悦于父母和老师,而遵循大人的引导去做。在大人关爱他,理解他,答应他合理的要求基础上,给予他的一些限制,作为爱他的一部分,孩子也愿意“欣然接受”。再次,让孩子学会爱人。孩子不应该只索取爱,还要付出爱,至少不要伤害到别人。让孩子懂得如何与别人和谐相处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身为父母千万不可对孩子一时的不服教化感到绝望,这样不仅无法使孩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反而更使孩子束手无措。父母要做的就是要有耐心,要懂得教给他相应的交往策略,如教会孩子尊重和信任,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理解他人的行为。要彼此坦诚相待,能够彼此给予恰当的帮助和关怀,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和忍让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如何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
1、引导幼儿合理宣泄情绪 有时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也会引起突然的攻击性行为,这时就需要疏导,经常和他们谈谈心、聊聊天,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可以用言语来倾诉自己的想法,可以选择大声地说出来,也可以在一个空旷的场地上喊出来,来宣泄自己内心的烦恼与愤怒。2、善于发现幼儿的...

幼儿园老师如何应对孩子打人的行为?
冷静处理:老师应该保持冷静,不要用愤怒或惩罚的方式回应,这可能会加剧孩子的攻击性或恐惧感。了解原因:尝试了解孩子打人的原因。这可能是由于沟通困难、情绪波动、模仿他人行为或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以其他方式表达自己。与孩子交谈,让他们尽可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教育引导:向孩子解释为什么...

如何对幼儿的攻击行为进行矫治
首先,家长可以把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对宝宝来说非常有必要,例如,给宝宝准备一个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让宝宝可以尽情地玩耍。另外,尽量避免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刀等,这些做法都可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其次,作为宝宝的监护人,家长要尽可能启发幼儿对攻击性的理解...

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父母怎么办
如果孩子有错在先,父母要教育孩子勇于承担责任,诚恳的向别人道歉,争取得到别人的谅解。不要强硬的`逼迫孩子道歉,要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再真心实意的去道歉,效果会更好。6、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很多时候,父母遇到问题,自己的情绪就很难稳定,不自觉的就采用了指责或武力解...

有攻击性的孩子怎么引导
2.提供替代行为:如果孩子在生气或者受挫时有攻击性,教他们如何用更健康的方式处理情绪,比如深呼吸、走开一会儿或者做一些运动。3.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者活动来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比如玩红绿灯游戏,或者进行一些需要等待和轮流的活动。4.调节孩子的情绪和焦虑:教育他们不要...

教师应如何引导和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作为教育者应该关注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并及时地予以纠正:(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2)提供充足的材料与空间,避免攻击的产生。(3)提供合作的榜样。(4)帮助幼儿转移情绪,给幼儿提供宣泄的机会。(5)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避免无谓等待的环节和时间,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孩子在幼儿园打人后,该如何引导他们认识行为的后果?
保持一致性:家庭和幼儿园应协同一致,确保孩子在不同环境下都能接收到相同的信息和指导。成为榜样:成人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避免使用暴力或攻击性语言解决问题。持续监测和对话:定期检查孩子的行为,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以确保他们理解之前的教训,并继续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寻求专业帮助...

如何看待宝宝攻击行为?
保持一致性:在处理攻击行为时,家长和照顾者之间应该保持一致的规则和反应,这样孩子才能学会界限和预期。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攻击行为频繁且难以控制,可能需要寻求儿童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的发展问题或情绪障碍。总之,宝宝的攻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家长和照顾者耐心、细致地...

宝宝出现攻击性行为,说谎和欺骗行为,家长需要怎么做?
即使孩子的语言不完善,也可以教他们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友好和礼貌,尽早教会宝宝一些简单的问候方式来替代“打人”,比如“飞吻”、“抱抱”、“拉手”等。2、让孩子明白行为的后果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动手了就火大,记得先处理情绪再客观的处理问题。当孩子出现了攻击行为,仔细问完原因,告诉宝宝打人这个...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有哪些
5、“不会互相伤害。”在与玩伴发生纠纷时,请仔细监督您的幼儿。如果分歧很小,请保持距离,让幼儿自己解决。但是,当幼儿们进入即使在幼儿被告知停止后,或者当一个孩子似乎处于无法控制的愤怒并且正在攻击或咬住另一个幼儿的情况下,家长必须进行干预。将幼儿拉开并将它们分开,直到它们平静下来。6、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