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结局是否是曹雪芹想要的?

如题所述

《红楼梦》最终是一个悲剧,这是无可争议的。但究竟悲惨到什么程度,却往往众说纷纭。其原因就在于早期抄本最多的也仅存前八十回,后面的部分人们只能根据脂本的残存部分和脂批去分析和猜测。后来被人们认可的程伟元、高鄂的整理本,即“程甲本”和“程乙本”,给读者的印象是,贾家虽然败落,但并未象书中所预言的那样一败涂地,而是峰回路转,由于“沐皇恩”而“延世泽” ,最终又“家业再振” 、“兰桂齐芳”了。这部一百二十回本的 “红楼梦”是后人唯一能见到结局的版本,同时这样的结局也符合人们的心理愿望,故印数最多,流传最广 ,给人们打下的烙印也最深。
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又经几代流传,至今也有几十种之多。从清时的藤花榭刊本、三让堂本到东观阁本 、双清仙馆本 ;从解放前的东亚图书馆本 、大达书局本到新文化书局本 、世界书局本及万有文库本;从解放初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本 、作家出版社本到天津古籍出版社本 、齐鲁书社本、浙江文艺出版社本,以及各大学 、各省出版及再版的版本,可谓林林总总 、洋洋大观了。可是这些版本,虽然也略有差异,但都没有超出程 、高整理本的范围,书的结局也是相同的。
那么,曹雪芹原著《红楼梦》的结局到底是怎样安排的呢 ?曹雪芹的创意又是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试作如下分析。、

一 、一个臆造出来的结局

程 、高整理本《红楼梦》的祖本,就是清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和乾隆五十七年(1793年),程伟元等人用木活字先后两次排印的本子,简称程高本。前一种本子被胡适先生称作《程甲本》 ,后一种本子被称作《程乙本》。
以后 ,由于受脂砚斋等人评批《红楼梦》的影响,又相继出现了护花主人(王希廉)评批的双清先馆本,太平闲人(张新之)评批的妙复轩刊本,以及将王希廉 、张新之 、姚燮等人评批合刊的“三家评本” 、“八家评本”等等。到了清朝末年,评点《红楼梦》开始风行,各种刊刻本大量出现。正因如此,《红楼梦》一书才得以广泛流传。但是,这些流传的《红楼梦》均是以程 、高本 作底本的。
《程甲本》还是应属于脂本系统的。因为前八十回的文字还是脂本系统,基本上与《甲戌本》 、《庚辰本》相近。后四十回为程伟元和高鹗所依据曹雪芹残稿整理而成。而将《程乙本》同《程甲本》相比较,差别却很大。经考证,全书被改动的文字将近二万字。前八十回改动的文字 将近一万五千字,后四十回也改动了将近五千字。这绝不象程伟元在《程乙本》序中所说的那样:“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定无讹……” ,这一“校” ,一“阅” ,一“改” ,一“定” ,竟如此大动斧锯 ,不仅改动了书中的情节 ,改变了全书的结构安排 ,而且不顾脂本正文中关于结局的提示和脂批关于结局的评批 ,在后续的四十回书中 ,硬塞给我们一个臆造出来的“家业再振” 、“兰桂齐芳” 的大团圆结局!
为了证明“程高本”是“改定无讹”的曹雪芹原著 ,程伟元在 《程甲本》的序言中还郑重声明:“……然原本目录一百二十卷 ,今所藏只八十卷殊非原本 。即间称有全部者 ,及检阅仍只八十卷 ,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二十卷之目 ,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收罗 ,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 ,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 。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 ,遂重价购之 。欣然翻阅 ,见其前后起伏 ,尚属接榫 ,然患漫不可收拾 。乃同友人细加嫠剔 ,裁长补短 ,抄成全部 ,复为之镌版 ,以公同好 。《石头记》全书至是始告成矣!”说得何等可信 !如果只看这篇序的文字 ,不看全书的大改 、大动 ,这“程高本”俨然就是曹雪芹的原作无疑了 !可是 ,就是这篇序文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骗了我们将近一百年 !程 、高整理本凭借木活字印刷 ,字迹精美 、清楚 ,装祯整齐 、美观 ,尤其是故事情节完整 ,颇受欢迎 。原印本每部竟卖到数十金 !翻刻本也要卖到二两 。后来又由于评点派的出现 ,特别是 从王希廉评点《红楼梦》开始 ,更使“程高本”如虎添翼 ,风靡天下 ,真个是“闲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枉然”的局面了 。就以王希廉评点的双清仙馆本《红楼梦》来说 ,竟独自垄断《红楼梦》市场长达八十余年 ,再加上相继出现的评点《红楼梦》,前后足足垄断了近一百二十余年 !直到《戚序本》的刊行 ,才打破了《程高本》一统天下的格局。
程 、高整理本《红楼梦》尽管在《红楼梦》一书的普及、 流传中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 ,但它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改变了全书的结构安排 ,臆造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这是个必须更正也必须探讨清楚的大问题。

二 、《红楼梦》的结局就是贾“死”薛“亡”

程、高整理本的结局,不是曹雪芹原著所安排的结局。这从书中即可找到答案。
曹雪芹着意为四大家族所选定的姓氏以及对四姓先后顺序的精心排列 ,就是为了向读者预示《红楼梦》的结局而精心设计和安排的 。
《红楼梦》一书中四大家族的姓氏 ,集中出现是在第四回的那张“护官符”上 。这张“护官符”很重要。
在《戚序本》第四回的回前总批中 ,批者特别提醒阅者注意 :“请君着眼护官符 ,把笔悲丧说世途 ,作者泪痕同我泪 ,燕山仍旧窦公无 。”批者为什么要读者特别要注意看这个“护官符”呢?这个“护官符”为什么如此重要?它有什么特殊意义?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
我们先来看看书中是怎样交待“护官符”的 。
在“甲戌本”《红楼梦》“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回中 ,刚刚靠贾府势力当上应天府府尹的贾雨村正要发签捉拿薛蟠等一伙杀人凶犯时 ,立在旁边的门子一再使眼色不令发签 。贾雨村感到其中必有原故 ,就停止了发签 ,把门子叫到密室细问根由 。门子没有回答 ,却反问一句 :“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 ,难道就没有抄一张‘护官符’来不成 ?”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我竟不知 。”门子道:“这还了得 !连这不知 ,怎能做得长远 ?如今凡做地方官者 ,皆有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府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的名姓,各省皆然 。倘若不知 ,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 ,不但官爵 ,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 ,所以 绰号叫作“护官符” 。
门子递给贾雨村的那张“护官符”,“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语口碑,其口碑排得明白,下面皆注着始祖官爵并房次……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
阿房宫,三百里 ,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小注省略)
贾雨村正看到这里,作者用“有王老爷来拜”打住,这就告诉我们这张“护官符”上还有很多家,但写到这里也就够了。《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已全有了。,而且“排写”在前四位。这四大家族地位如何显赫,如何“最有权有势”,如何“极富极贵”,不是再清楚不过了吗?这四大家族就是贾家、史家、薛家和王家。
笔者在这里专门列举“甲戌本”对四大家族的排序,是因为唯有这个《红楼梦》最早期的抄本是如此排列。其它脂本的排序同《甲戌本》的排序有所不同。既不是姓氏变了,也不是姓氏中间又插进了其它姓氏,而是“排写得明白”的顺序有了变化。《甲戌本》上四家的顺序为贾家、史家、薛家、王家,而其它脂本上这四家的顺序皆为贾家、史家、王家、薛家。第三、第四位的薛、王两家互换了位置。书中特别强调“其口碑排写得明白”。所说的“排写”就是有目的、有标准的排列。就是要作者设想的目的、或是按他们的财势、地位排列,因此,这排列顺序是很重要的,是绝对不能排乱的。但是,为什麽在其它脂本里又有了改变呢?
《甲戌本》是指“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本的简称。因在第一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绝后,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句,故名。当然,甲戌年是指抄写本底本的抄写 时间,并不是指这个本子的抄写时间。抄录《甲戌本》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脂本中底本时间最早、最接近曹雪芹原著的一个版本。正如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周雷先生指出的那样:“这个本子的祖本可能是脂砚斋的编辑本,接近原稿。”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也曾指出:“《甲戌本》是红学的源头。”正因如此,《甲戌本》上提供的资料和线索应该是最可信的。在《甲戌本》上有许多极为重要的脂批和其它脂本所没有的正文。如书前比其它脂本多出的四百多字的“凡例”;以及其它脂本所没有的脂批等等,这一切都形成了《甲戌本》独有的特征,显示了它在脂本系统中的特殊重要地位。
《甲戌本》第四回独有的为四大家族排列的顺序,为我们揭开了《红楼梦》真实结局的谜底。这就是书中用谐音所表示出来的贾“死”、薛“亡”。这才是《红楼梦》的真正结局。这也正是曹雪芹为揭示《红楼梦》的结局所精心设计和安排的。
惯于使用汉字谐音表义来命名、设事和隐寓自己真实意图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给读者布设了许多类似的哑谜。如介绍姑苏城的一个地名时写道:“阊门外有一个十里街,街里有个仁清巷……”脂砚斋在“仁清巷”三字旁批道:“又言人情”。“仁清巷”实为“人情巷”。在“住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句旁,脂批“费”为“废”,甄费实为“真废”。在“甄士隐”三字旁,脂批为“托言将真事隐去也。”在“只有一女乳名英莲”旁,脂批为“应怜”,至于四位小姐的芳名也都是用谐音来表示的,批者都有批注:元春:原也,迎春:应也,探春:叹也,惜春:息也。即“原应叹息”之意。再如张如圭为“张如鬼”,胡州为“胡诌”,霍起为“祸起”,娇杏为“侥幸”,封肃为“风俗”等等,不胜枚举。
四大家族的姓氏写下来是贾、史、薛、王,但读起来、听起来就是贾“死”薛“亡”了。书上正文特别强调:“其口碑排写得明白”。在回前总批中又特别提醒阅者要“着眼”这“护官符”,这一切不都在告诉我们这张“护官符”实在太重要了!是有“深意存焉”的,否则,又何必如此郑重其事的反复强调和调整呢!
曹雪芹不愧为伟大的作家,而且也不愧为伟大的语言大师。他在全书中的用字炼句,尤其是诗、词、曲、赋等的制作,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为此,脂砚斋曾批曰:“此书一字不可改”。这就告诉我们,曹雪芹为四大家族所选定的姓氏也绝不是随意而定、游戏笔墨之举。书中也有一个例子倒是曹雪芹随便拟订的姓氏,那就是第六十二回宝玉过生日,他到“李、赵、张、王四个奶妈家让了一回”一节,这里的四个姓氏就是随便拟订的。因为这四个人物是无足轻重的,可以随便安个甚麽姓氏都可以,在这里无非是将人们常说的四个姓氏:张、王、李、赵的前两个和后两个姓氏换换位置而已。而曹雪芹将四大家族的姓氏选定为贾、史、薛、王,而没有选择为“赵、钱、孙、李”,也没有选定为“张、王、李、赵”或其它任何四个姓氏,这本身 就说明曹雪芹所选定的这四个姓氏是有深刻用意的。看似简单,但确实有深意的。如果随意改变或调换了它们的位置,其结果就会与作者的本意大相径庭
曹雪芹笔下的“四大家族”是显赫江南的望族。这四家皆相互联络有亲,“一损具损,一荣具荣”。他们之间还不仅仅是姻亲方面的关系,更主要的还在于他们在政治上已经结成了利害荣枯、休戚相关的一帮。他们之间只要有一家富贵,其余几家必然也将要跟着沾光;一家败落,其余几家必然也要跟着倒霉。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四大家族就是这样的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
如果对原著进行仔细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红楼梦》一书所描写的所谓四大家族,描写的重点并非是四家,认真的说只有两家,那就是贾、薛两家。而史、王两家只是陪衬,是为了表现《红楼梦》的结局而特别选定的两个姓氏。贾、薛两家,一个是功名 贯天的官宦之家,一个是富贵盈门的皇商。小说一开始就是从这两家展开故事情节的。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的描写,着重表现了贾、薛两家,特别是贾家逐步走向彻底衰亡的过程和原因,进而揭示了封建社会正逐步走向彻底衰亡的必然趋势。贾家和薛家是四大家族的核心,只有他们的“死”和“亡”才最具有代表性,才能更恰当地表现《红楼梦》最伟大的反封建的主题。
书中的主人公为贾家的嫡孙命根子贾宝玉和贾家亲外孙女林黛玉以及薛家的千斤小姐、贾宝玉的的妻子薛宝钗。这三个主要人物的活动也是局限在贾、薛两家之中的。正如护花主人王希廉批的那样:“石头记虽是说贾府胜衰事,其实专为宝玉、黛玉、宝钗三人而作。”尤其贾府和大观园是书中主要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当然也就是书中描写的重点了。
至于薛家,也正如王希廉所批的那样:“石头记专叙宁荣二府胜衰事,因薛宝钗是宝玉之配,亲情更切,衰运相同,故薛家事亦叙得详细。”可见薛家在四大家族中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了。
除去贾家,我们就来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薛家的吧。
书中第一次提到薛家是在第三回:
“正值王夫人与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又有王夫人之兄嫂处遣了两个媳妇来说话的。黛玉虽不知原委,探春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依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息,故遣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
薛家一出场便是如此声势!“依财仗势”四个字就如见如闻地把薛家的财势地位和霸道写了出来。的确可称得上是神来之笔。
第四回写薛姨妈带领薛宝钗、薛蟠及英莲一行进京一节,对薛家的情况做了详尽的描写:“且说那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那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书香继世之家。只是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遂致老大无成。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并详述了薛家亲戚、交往等情况,在这一回中对薛家的描写 就达八、九页之多。如果再将贾雨村判案中有关薛家的文字算上,则更多了。可见薛家在书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自第三回,从贾宝玉同众姊妹住进了大观园起,薛宝钗也住进了大观园,一切活动也就在贾家了。
如果再将史家、王家同贾家、薛家在书中的地位做一比较,就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了。
先看史家:
贾母已从史家嫁到贾家了,史家的代表人物就只剩下贾母的两个侄子:忠精侯史鼎、保令侯史鼐了。两人都是 史湘云的叔叔,史湘云父母早已故去。在全书中根本没有介绍过史家的具体情况,凡有需要介绍史家或史家兄弟的时候,也大都是一笔带过。如第十一回贾敬寿辰,第十四回为秦可卿送葬,第二十五回宝玉、凤姐中邪等大事件中,史家兄弟根本没有登场,只有在送礼的人的名单中提了一下名字。书中对史湘云的描写虽然不算少,但是,这些描写都是史湘云在贾家的活动,如醉卧芍药茵,同林黛玉联诗等等。
书中提到王家的更少了。王家也剩王子腾、王子胜兄弟两个。正如《红楼梦大辞典》在王子腾条下所注的那样:“这个人物始终是侧面提到,从未正式登场”。
显而易见,在贾、史、薛、王四大家族中,贾家、薛家是书中描写的重点,是四大家族的核心。而贾家又是四大家族核心中的核心。四大家族的核心败落了,四大家族也就自然地败落了。这也正是“一损具损”的真正的含义。曹雪芹为四大家族精心选定的姓氏和认真“排写”的顺序,它的深刻寓义不是再清楚不过了吗!史家、王家是因为作者看中了二者的谐音:“死”和“亡”,而着意选来,用它来隐寓贾、薛两家命运,也是用来揭示《红楼梦》真正结局的。
这个结论,还可以从脂本的正文及脂批中得到证实。

三、脂本正文及脂批是怎样揭示《红楼梦》结局的

脂本,即经脂砚斋等人评批的《红楼梦》的早期抄本。这些抄本的正文及脂批早已把《红楼梦》的结局揭示得清清楚楚了。
请看“甲戌本”凡例后的那首诗:“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宴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诗里所说的“终散场”、“同幻渺”,不都是说的结局吗 !至于“好了歌”及“好了歌解”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第二回,冷子兴对贾雨村讲述荣国府的现状时说:“如今这荣国府两门也都消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了。”此句旁有脂批:“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在贾雨村问:“如何就消疏了?”一句旁,也有脂批:“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正是贾府的末世了。”正文连用两个“消疏了。”而脂批又连用两个“末世了”作批。前一个脂批写的是:“荣府已是末世了。”后一个脂批写的是:“此已是贾府的末世了。”既然从荣府到整个贾府已到了“末世了”,在程、高整理本中为何又来了个“家业再振”、“兰桂齐芳”的结局!
再如《戚叙本》第四回回前总批中的那首诗:“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作者眼泪同我泪,燕山仍旧窦公无。”这首诗不仅提醒阅者要特别注意这张“护官符”而且也告诉我们《红楼梦》的结局了:“燕山仍旧窦公无。”燕山窦公是谁?正如《红楼梦大辞典》解释的那样:“燕山窦公即窦禹钧。南北朝后周时渔阳人,……入周后累官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末句燕山窦公用来比作者曹雪芹的祖辈。”此解甚确。曹家或言《红楼梦》书中的贾家,同窦家是一样的命运。窦公那么大的家业,最后也免不了一个“无”!这说的也是 《红楼梦》的结局。
再如第五回,“红楼梦曲”最末一首,“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曲后还有脂批:“又照看葫芦庙,与树倒猢狲散反照。”这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四大家族为首的贾家已经只剩下“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又哪来的“家业再振”、“兰桂齐芳”!
第十三回,王熙凤梦见秦可卿对她说:“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 的诗书旧族了?……”秦可卿说的这段话,这并不是可能要发生的结局,而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现实。因为在这段话上有脂砚斋的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痛杀!”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发生的话,那麽脂砚斋何至于“伤哉”、“宁不痛杀”!
第二十三回正文:“刚至穿堂门前”一句下有脂批:“妙,这便是凤姐扫雪拾玉之处,一丝不乱 。”‘王熙凤这个在平日里呼风唤雨,何等威严的贾府大管家,也无可奈何地拿起扫帚扫起雪来。贾家如果不是败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焉能如此!
第十九回正文:“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句下,有段脂批:“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叹叹。”这是将书的结尾前有关狱身神庙的具体情节告诉给了我们。可以想象写得将是何等凄凉,何等酸辛!
第二十四回有脂批:“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第二十六回有脂批:“狱神庙回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畸笏叟。”
第二十七回亦有脂批:“这个批是写在前批‘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逐之……己卯冬夜’后,此系未见抄后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
……
关于狱神庙的情节,脂批一而再,再而三的评批、提示,可见狱神庙的情节,一定是后几十回书中最至关重要的内容。那正是曹雪芹为表现贾家经抄家后一蹶不振,已败落到无有回天之力的地步而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情节。第二十七回脂批中,又特别指明是“抄后”,这一切已经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贾家被抄后,家中的人已被关押或暂住在狱神庙里了,过着饥寒交迫的悲惨日子,根本就没有“再振家业”的能力和机会了。这才是曹雪芹要向阅者展示的《红楼梦》的真正结局。
脂本正文及脂批,已经非常清楚地向我们交代了《红楼梦》的结局,这同程、高整理本所写的结局是完全不同的。而贾“死”薛“亡”,以贾、薛两家为首的四大家族的彻底败落,这才是《红楼梦》真正的结局。

综上所述,意在说明,唯一用四大家族姓氏排名来表现《红楼梦》结局的《甲戌本》,在脂本系统中是占有很重要地位的一种抄本,也是最接近曹雪芹原作的一种本子。因此,这样的命名和排序是有深邃用意的。作者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耗尽笔墨和心血,哭成此书,就是为了让后人能解得其中的滋味而故意设下的“狡猾之笔”。但是,不知何故,是由于抄手的笔误,还是另有原因,在其它脂本中四大家族的排名顺序都调换了位置。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引起高度重视,研究这里的隐含的奥妙。否则,曹雪芹在为四大家族命名和排序上的良苦用心也就失去了那应有的作用和魅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2
估计还不够悲,现在的红楼结局还算不错了
第2个回答  2018-08-08
396666996666995555fuelrelpkrelpkrejreaselselselpoapobijrebreakrealedjpaelebisaire那个啊1额1啊far大二1哈啦啦啦克拉拉啪啪啪觉他塔里糍粑拉joke离家近几谷号古好谷好好号好古哈了刘李拉萨特来PK怕1怕ask怕就测来PK儿咯去了撒安Kelly噢耶哟哟哟立马1ink破军咯lol他来啥G13嗯咳咳来PK儿科JS可热噜噜噜阿拉比萨色色可怜死了哥哥来了合计惹急搜了搜咯图巨轮蓝色科技安静来PK饿了绝交五分钟
第3个回答  2013-10-12
多数是 少数不是
第4个回答  2013-10-12
呵呵,你也可以自己为他自己结局的

红楼梦的结局是否符合原作者曹雪芹心中的结局?
《红楼梦》的结局和曹雪芹心中的结局差不多都是悲剧,只不过还是有一些差距的。有专家曾经在书中搜寻了一些蛛丝马迹,然后总结出了曹雪芹心中的《红楼梦》,应该是邢夫人和赵姨娘俩个人各怀鬼胎,走到一起,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有更多的财产和更高的地位从而污蔑宝玉和黛玉发生了关系,导致林黛玉本来身...

高鹗续写的《红楼梦》结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初衷吗
必然是违背的。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初衷是要写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的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这个悲剧故事至少有几点是比较确定的:一,贾家彻底衰败。贾家正如曹家一样,卷入政治冲突,难以翻身,常说的封建大家族“五世而斩”即是这样;二、好儿女的悲惨结局,至少金陵十二钗全都将落入悲惨的...

《红楼梦》的结局是否是曹雪芹想要的?
程、高整理本的结局,不是曹雪芹原著所安排的结局。这从书中即可找到答案。曹雪芹着意为四大家族所选定的姓氏以及对四姓先后顺序的精心排列 ,就是为了向读者预示《红楼梦》的结局而精心设计和安排的 。《红楼梦》一书中四大家族的姓氏 ,集中出现是在第四回的那张“护官符”上 。这张“护官符”很重要...

红楼梦结局是不是遵从了曹雪芹的想法?
我认为不是。在第五回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最后一首中提到“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很明显的指出最后是个彻底的悲剧结尾,高的续把这个伤感的悲剧弱化了,让贾氏家族重新有了生机,这和曹愿意不合。

高鹗续写得《红楼梦》是不是曹雪芹的愿意
不是,曹雪芹的原意是;最后,贾宝玉和史湘云一起在街头要饭,而不是出家了

《红楼梦》的结局是否是曹雪芹想要的?
曹雪芹原著《红楼梦》的结局是怎样的,目前只能通过早期抄本中的残存部分和脂砚斋的批注来推测。这些早期抄本,如“甲戌本”,在脂砚斋等人的评批下,为读者揭示了《红楼梦》的结局。在“甲戌本”中,曹雪芹为四大家族精心选定了姓氏,并进行了认真的排序,以预示《红楼梦》的结局。这四大家族分别是贾...

高鹗续写得《红楼梦》是不是曹雪芹的愿意
这个结局是高鹗所写,百年红学探究已公认。高鹗虽然不是合著者,只是续写者,但因为他距曹雪芹生活的年代最近,而且基本上是循曹公的伏线落笔,从十二金钗的结局可以看出这一点,所以他的四十回得以和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珠联壁合流传下来。“掉包计”在其描写手法和美学意义上讲,是有流于恶俗和煸情的一面...

黛玉香消玉殒,宝钗喜嫁贾宝玉,是曹雪芹的本意吗?
其实这都是曹雪芹的本意,因为一开始就都有铺垫,宝黛注定无缘,所以这些也都是自然而然的。黛玉的前生是绛珠草,宝玉的前生是赤霞宫的仆人,绛珠草过去欠他无数的眼泪,所以她想把生命中所有的眼泪都还给神瑛侍者,报答过去的甘露,黛玉活着只为了回报眼泪,当她的眼泪流完,他也就死了,对宝玉来...

宝玉最后出家,符合曹雪芹的创作意图吗?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因为曹雪芹早就在前八十回中埋下了伏笔。《红楼梦》第一回,便用了神话叙事的方法写了贾宝玉是如何投胎人间的:本来是女娲补天剩下来的一块玉石通过一僧一道点化而成的,而且早就说过“终究是到头一梦”,说明梦醒了是需要回归的,而不是在人间幸福地过完这...

《红楼梦》的结局到底是什么?
据我所知,曹雪芹版本的《红楼梦》只到八十回就完了,并没有结局。那么大家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结局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由高鄂续写的结局。那么高鄂续写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呢?高鄂续版的结局是这样的:林黛玉咳血病重逝去;贾宝玉出家为僧;妙玉不知所终;惜春出家,紫鹃相伴;袭人嫁玉菡;贾母最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