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办公室网络软硬件平台与日常维护需要计算机的什么知识啊!

如题,请各位大虾指点下!

我给你一个参考资料!你可以看看被人是怎么做的!一、教育城域网建设: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的必然选择 苍南县地处浙江省最南端,建县于1981年,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全县总面积1261km2,总人口123万,200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经济欠发达县。全县现有中小学校252所、幼儿园216所,教师1.2万名、在校学生24万名。1997年,全县通过了省政府“两基”验收,普及了实验教学,“两机一幕”进课堂,音像教材得以大力推广,在教育网络建设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也有所发展。但我县建县时间短,教育摊子大、底子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建设更显滞后。1999年制定的《苍南县教育1999—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力争2007年跨入省教育强县行列、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我们认为,要实现苍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不是要解决苍南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所有矛盾与问题,而应努力寻找突破口。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只有更多地运用信息技术,冲破时空束缚,使教育教学资源得到充分辐射和共享,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我们设想,在资源共享成为现实的今天,聚集一定的财力,教育、财政、电信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置办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都配备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并通过光缆或ADSL方式把全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接入国际互联网,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构建起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推动办学形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革,让更多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从而有效解决教育均衡问题,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我县的苍南中学、龙港一中、苍南职业中专等学校就率先开始了校园网的规划与建设。但是,我们很快发现,单个校园网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就曾指出:单个的校园网络就像一个个“信息孤岛”,很难发挥作用,应将一个个孤岛连接起来,形成城域网络,才能更好地发挥交流、共享的作用。而且,据测算,建设一个教育城域网的资金投入,要比每个学校都建校园网节约近五成以上。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通过多方考察,详细论证,从2001年开始规划建设教育城域网,以更经济、便捷的方式实现全县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整体推进和提高全县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数据中心式: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模式选择 在教育城域网规划建设前期,我们对当前存在的蜂窝式、集中-分布式、数据中心式等三种建网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它们的优缺点见下表。 通过比较,我们认为数据中心建设模式更适合我县学校面广量大、学校建设资金紧张的实际情况,以及将来网络发展的需要,因此选择该模式进行城域网建设。具体实施以构建县教育网络中心平台为突破口,先建起一个区域的骨干城域网,再逐步建立每所学校的局域网,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自己的校园网,条件差的学校只要连通网络,其它应用系统则集中在县教育网络中心。这样以县教育网络中心为核心,以教育局内部网和学校网络基础设施为基本节点,在苍南电信IP宽带网上搭建一个覆盖全县教育系统的虚拟专网,并与Internet、温州市教科网进行互联,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满足我县教育管理、教学应用、远程教育等需求。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县教育网络中心是集全县的网络管理中心、教育管理中心、教育教学中心、教育资源中心和师资培训中心于一体的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 这种建网模式大大降低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与技术门槛:教育局只需购买一套软件系统,为每所学校开设不同的账号进行服务,从而节约学校的一次性投入;学校无需雇用专门的人员对这些软硬件系统进行维护,节约了日常维护成本;教育局可以统一管理学校的各种数据,提高了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数据收集统计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我们根据各校规模以及原有信息基础设施等情况,确定了多层次的学校硬件环境建设类型,进行分批次建设。一类学校是指已经建有校园局域网或电脑机房的,有43所;二类学校是指建有多媒体教室或至少拥有一套多媒体光盘播放设备的,有159所;三类学校是指还没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或多媒体光盘播放设备的,有50所。县教育信息中心对学校信息化建设从前期规划到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帮助制订规划、安排预算、调试设备等,并通过软件实时监控学校网络运行状态,保证学校网络正常运行。 三、整合力量:教育城域网建设的行动策略 建网过程中,我们立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及学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等,充分挖掘并发挥政府、媒体、企事业单位及家长的优势,整合力量,稳步推进县教育城域网建设。 策略之一:行政推动,加快建设进程。县教育城域网建设需要全县中小学校共同参与,因此,县教育局多次召开学校校长和相关人员会议,部署教育信息化工作,并制定了《苍南县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五”计划及发展目标》、《关于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及《苍南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应用水平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策略之二:媒体宣传,优化建设氛围。我们依托《温州日报》、《今日苍南》、“苍南新闻网”、“苍南教育网”等报纸、网络媒体,积极宣传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反映农村教育突出问题,特别是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现状和进展,以引起社会各界对我县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注、支持。《温州日报》曾以《我们太需要电脑了!》为题,报道了我县一些农村学校因资金匮乏建不起电脑房,无法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事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策略之三:自筹与补助结合,筹集建设资金。我县大多数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学校主要通过节省办公经费和家长捐赠等途径自行筹集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这对一些农村山区学校来说是相当困难的。我们便积极寻求各级政府的扶贫补助。如农村薄弱学校建计算机房,省教育厅补助1万元,县人民教育基金会补助5万元,其余的6万多元由乡镇和学校自筹解决。这种自筹与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50多所困难学校顺利建起了计算机房。 策略之四:社会参与,拓宽建设渠道。我们与县电信局合作签订《建设苍南教育信息网的合作协议》,租用电信光纤,大大降低学校上网费用。另外,我们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争取学生家长、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一些企业也慷慨解囊,纷纷向学校捐赠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如前段时间温州报业集团就向云岩中学捐赠了29台计算机,建起了一个计算机房,为该校解了燃眉之急。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拓宽了我县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 策略之五:应用先导,引发建设热潮。教育城域网建设周期比较长,我们本着“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的原则,大力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研究,通过全县性的教研活动、送教下乡、网络直播以及全县12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活动,以观摩课、现场交流、经验总结等形式推广先进经验。同时,我们积极开展论文、案例、课件和优秀教育网站评比,中小学生信息技术作品制作现场比赛等活动,并开通苍南教科研网、苍南智客网等网站平台,积极尝试应用网络进行教学研究活动,激励全县师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由此逐步提高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推动教育城域网建设。 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我县教育城域网已经初具规模,入网学校数和计算机数逐年增加,目前入网学校已达110所,全县基本实现了中小学“校校通”,教育系统“一张网”、办公“一张桌”。网络中心建成了苍南教育信息网、苍南教科研网、苍南智客网、苍南德育网等网站平台,并采用一站式登录,全县师生每人一个用户名,一次登陆进入教育网,就可共享网内所有资源和管理信息。同时,伴随着网络的建设,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一支呈金字塔结构(专业技术人员“精”、教育管理人员“懂”、学科教师“会”)的信息化骨干师资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然而,后续资金投入不足使得我县教育城域网建设速度趋缓,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绝大部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集中在灵溪、龙港等经济较发达乡镇,一大批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乡镇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还非常薄弱,出现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另外,资源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城域网教学功能的发挥。产业化运营是教育城域网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们今后重点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天,区建峰.数据中心模式为城域网建设注入可持续发展新理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6). [2]李少伟.教育城域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思考[DB/OL]. http://pcc.bnu.edu.cn/~j4011/chixu.DOC. *本文系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实现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分课题《苍南县教育城域网建设及应用的整体推进》的研究成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8
只是需要一些基础知识就可以了,计算机着玩意,只要你经常鼓捣,就会遇到各种问题,不论是问别人还是自己查资料,一般都能够解决的,日积月累,你的经验也就丰富了,,像你上面所说的问题肯定不在话下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