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安全吗?

如题所述

银行卡持有人的安全意识是影响网上银行安全性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银行卡持有人安全意识普遍较弱:不注意密码保密,或将密码设为生日等易被猜测的数字。一旦卡号和密码被他人窃取或猜出,用户账号就可能在网上被盗用,例如进行购物消费等,从而造成损失,而银行技术手段对此却无能为力。因此一些银行规定:客户必须持合法证件到银行柜台签约才能使用“网上银行”进行转账支付,以此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

另一种情况是,客户在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上银行,可能会使数字证书等机密资料落入他人之手,从而直接使网上身份识别系统被攻破,网上账户被盗用。

安全性作为网络银行赖以生存和得以发展的核心及基础,从一开始就受到各家银行的极大重视,都采取了有效的技术和业务手段来确保网上银行安全。但安全性和方便性又是互相矛盾的,越安全就意味着申请手续越烦琐,使用操作越复杂,影响了方便性,使客户使用起来感到困难。因此,必须在安全性和方便性上进行权衡。到目前为止,国内网上银行交易额已达数千亿元,银行方还未出现过安全问题,只有个别客户由于保密意识不强而造成资金损失。

总 结

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美国有1500多万户家庭使用“网上银行”服务,“网上银行”业务量占银行总业务量的10%,到2005年,这一比例将接近50%。而我国网上银行业务量尚不足银行业务总量的1%,就此点讲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民金融意识的增强,国家规范网上行为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将会有更好的网上银行使用环境,能为客户提供“3A服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网上银行”一定会赢得用户的青睐。

自从美国在1995年推出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世界各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美国在2002年时,约有560万个家庭每月至少使用一次网络银行功能或在线支付功能。2003
年,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等均在我国内地开办了网络银行业务。我国第一家网络银行出现于1998年。有报道说,到2004年底,我国网络银行个人客户已达到1758万户,企业用户已达60万户,网络银行交易量达到了49万亿元。
但是,正当消费者接受并尝试着这一新鲜事物带来的新奇和便捷时,因安全问题引发的欺诈案件却接踵而来。这使得消费者开始产生质疑,不得不重新审视网络银行的可信度。网络银行的安全究竟该如何认识?问题是出在银行,还是在消费者自身缺乏防范意识?安全问题确实已成为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聚焦。

形形色色的网银安全问题

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或在线银行,是指银行以自己的计算机系统为主体,以单位和个人的计算机为入网操作终端,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向客户提供银行服务的虚拟银行柜台。简单地说,网络银行就是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它把传统银行的业务“搬到”网上,在网络上实现银行的业务操作。

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银行业务一般分为三类,即信息服务、客户交流服务和银行交易服务。信息服务是银行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客户交流服务包括电子邮件、帐户查询、贷款申请等。银行交易服务包括个人业务和公司业务,前者包括转帐、汇款、代缴费用、按揭贷款、证券买卖、外汇买卖等;后者包括结算、信贷、投资等。银行交易服务是网络银行的主体业务。

网络银行的特点是客户只要拥有帐号和密码,便能在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进入网络银行处理交易。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网络银行的优势体现在,不仅能够大大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还有利于扩大客户群,交叉销售产品,吸引和保留优质客户。由于客户采用的是公共浏览器软件和公共网络资源,节省了银行对客户端的软、硬件开发和维护费用。网络银行的无时空限制的特点,打破了传统业务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并且在整合各类交叉销售产品信息的基础上,实现金融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

网络银行发展的模式有两种,一是完全依赖于互联网的无形的电子银行,也叫“虚拟银行”;另一种是在现有的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开展传统的银行业务交易服务。因此,事实上,我国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银行,也就是“虚拟银行”,国内现在的网络银行基本都属于第二种模式。

对于银行来讲,历来是“信用第一”。网络银行既然是互联网的产物,互联网所带来的一切安全隐患,自然会波及网络银行,影响其信用。因此,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不仅是客户最担心的事情,也为各传统银行所关注和重视。网络银行面临的安全隐患除了来自数据传输风险、应用系统设计的缺陷和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三个方面外,利用网络银行进行欺诈的行为是当前危害最大、影响最恶劣的一个安全问题。这些欺诈手段包括假冒银行网站、电子邮件欺诈和网上交易陷阱等。

假冒银行网站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其域名通常和真实银行的域名相差一个字母或数字,主页则与真实银行的非常相似。欺诈邮件是提供一个与银行或购物网站极为相似的链接,收到此类邮件的用户一旦点击这个链接,紧接着页面会提示用户继续输入自己的帐户信息;如果用户填写了此类信息,这些信息将最终落入诈骗者手中。而网上交易陷阱则是,一些不知名的购物网站通常会打出超低价商品等信息,待用户点击付款链接时就将用户的银行资料骗取出去。面对发生在网络银行上形形色色的安全问题,各家银行的反映如何?它们都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银行篇:该出手时就出手

8月份,国内14家商业银行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推出“2005放心安全用网银”的活动。银行界与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联手行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次了解网上银行和信息安全知识的机会。
在这14家银行中,中国工商银行于2000年推出了网上银行。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安全措施和严格的风险控制手段,工行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网上银行技术与制度体系,确保了网上银行安全的运行。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副处长尚阳向记者介绍说,利用网上银行进行欺诈行为,骗取客户资金,目前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不法分子通过电子邮件冒充知名公司,特别是冒充银行,以系统升级等名义诱骗不知情的用户点击进入假网站,并要求他们同时输入自己的账号、网上银行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二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聊天,以网友的身份低价兜售网络游戏装备、数字卡等商品,诱骗用户登录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假网站地址,输入银行账号、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三是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喜欢下载、打开一些来路不明的程序、游戏、邮件等不良上网习惯,有可能通过这些程序、邮件等将木马病毒置入客户的计算机内,一旦客户利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客户的账号和密码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7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将承担比客户更多的风险。因此,我国已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都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安全体系,包括安全策略、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安全技术措施、业务安全措施、内部安全监控和安全审计等,以保证“网上银行”的安全运行。

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性

“网上银行”系统是银行业务服务的延伸,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使用商业银行核心业务服务,完成各种非现金交易。但另一方面,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银行交易服务器是网上的公开站点,网上银行系统也使银行内部网向互联网敞开了大门。因此,如何保证网上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关系到银行内部整个金融网的安全,这是网上银行建设中最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银行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的最根本的考虑。

为防止交易服务器受到攻击,银行主要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技术措施:

1. 设立防火墙,隔离相关网络。

一般采用多重防火墙方案。其作用为:

(1) 分隔互联网与交易服务器,防止互联网用户的非法入侵。

(2) 用于交易服务器与银行内部网的分隔,有效保护银行内部网,同时防止内部网对交易服务器的入侵。

2. 高安全级的Web应用服务器

服务器使用可信的专用操作系统,凭借其独特的体系结构和安全检查,保证只有合法用户的交易请求能通过特定的代理程序送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后续处理。

3. 24小时实时安全监控

例如采用ISS网络动态监控产品,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实时入侵检测。在2000年2月Yahoo等大网站遭到黑客入侵破坏时,使用ISS安全产品的网站均幸免于难。

身份识别和CA认证�

网上交易不是面对面的,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出请求,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通常是靠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但是,用户的密码在登录时以明文的方式在网络上传输,很容易被攻击者截获,进而可以假冒用户的身份,身份认证机制就会被攻破。

在网上银行系统中,用户的身份认证依靠基于“RSA公钥密码体制”的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和用户登录密码的多重保证。银行对用户的数字签名和登录密码进行检验,全部通过后才能确认该用户的身份。用户的惟一身份标识就是银行签发的“数字证书”。用户的登录密码以密文的方式进行传输,确保了身份认证的安全可靠性。数字证书的引入,同时实现了用户对银行交易网站的身份认证,以保证访问的是真实的银行网站,另外还确保了客户提交的交易指令的不可否认性。 由于数字证书的惟一性和重要性,各家银行为开展网上业务都成立了CA认证机构,专门负责签发和管理数字证书,并进行网上身份审核。2000年6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12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正式挂牌运营。这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进入了银行安全支付的新阶段。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作为一个权威的、可信赖的、公正的第三方信任机构,为今后实现跨行交易提供了身份认证基础。
第2个回答  2013-10-17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对企业传统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网上银行使银行业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网上银行”在为金融企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的同时,也为众多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作为一种全新的银行客户服务提交渠道,客户可以不必亲身去银行办理业务,只要能够上网,无论在家里、办公室,还是在旅途中,都能够每天24小时安全便捷地管理自己的资产,或者办理查询、转账、缴费等银行业务。“网上银行”的优越性的确很明显。但是面对这一新兴的事物,人们却有一个最大的疑惑:“网上银行”安全吗? 人们有这种顾虑不无道理。银行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使得网上银行容易成为非法入侵和恶意攻击的对象,加上目前网络秩序较混乱,黑客攻击事件层出不穷,也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人们担心的网上银行安全问题主要是:

1. 银行交易系统被非法入侵。

2. 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时被窃取或篡改。

3. 交易双方的身份识别;账户被他人盗用。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将承担比客户更多的风险。因此,我国已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都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安全体系,包括安全策略、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安全技术措施、业务安全措施、内部安全监控和安全审计等,以保证“网上银行”的安全运行。

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性

“网上银行”系统是银行业务服务的延伸,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使用商业银行核心业务服务,完成各种非现金交易。但另一方面,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银行交易服务器是网上的公开站点,网上银行系统也使银行内部网向互联网敞开了大门。因此,如何保证网上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关系到银行内部整个金融网的安全,这是网上银行建设中最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银行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的最根本的考虑。

为防止交易服务器受到攻击,银行主要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技术措施:

1. 设立防火墙,隔离相关网络。

一般采用多重防火墙方案。其作用为:

(1) 分隔互联网与交易服务器,防止互联网用户的非法入侵。

(2) 用于交易服务器与银行内部网的分隔,有效保护银行内部网,同时防止内部网对交易服务器的入侵。

2. 高安全级的Web应用服务器

服务器使用可信的专用操作系统,凭借其独特的体系结构和安全检查,保证只有合法用户的交易请求能通过特定的代理程序送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后续处理。

3. 24小时实时安全监控

例如采用ISS网络动态监控产品,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实时入侵检测。在2000年2月Yahoo等大网站遭到黑客入侵破坏时,使用ISS安全产品的网站均幸免于难。

身份识别和CA认证�

网上交易不是面对面的,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出请求,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通常是靠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但是,用户的密码在登录时以明文的方式在网络上传输,很容易被攻击者截获,进而可以假冒用户的身份,身份认证机制就会被攻破。

在网上银行系统中,用户的身份认证依靠基于“RSA公钥密码体制”的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和用户登录密码的多重保证。银行对用户的数字签名和登录密码进行检验,全部通过后才能确认该用户的身份。用户的惟一身份标识就是银行签发的“数字证书”。用户的登录密码以密文的方式进行传输,确保了身份认证的安全可靠性。数字证书的引入,同时实现了用户对银行交易网站的身份认证,以保证访问的是真实的银行网站,另外还确保了客户提交的交易指令的不可否认性。 由于数字证书的惟一性和重要性,各家银行为开展网上业务都成立了CA认证机构,专门负责签发和管理数字证书,并进行网上身份审核。2000年6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12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正式挂牌运营。这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进入了银行安全支付的新阶段。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作为一个权威的、可信赖的、公正的第三方信任机构,为今后实现跨行交易提供了身份认证基础。

网络通讯的安全性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客户在网上传输的敏感信息(如密码、交易指令等)在通讯过程中存在被截获、被破译、被篡改的可能。为了防止此种情况发生,网上银行系统一般都采用加密传输交易信息的措施,使用最广泛的是SSL数据加密协议。

SSL协议是由Netscape首先研制开发出来的,其首要目的是在两个通信间提供秘密而可靠的连接,目前大部分Web服务器和浏览器都支持此协议。用户登录并通过身份认证之后,用户和服务方之间在网络上传输的所有数据全部用会话密钥加密,直到用户退出系统为止。而且每次会话所使用的加密密钥都是随机产生的。这样,攻击者就不可能从网络上的数据流中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同时,引入了数字证书对传输数据进行签名,一旦数据被篡改,则必然与数字签名不符。SSL协议的加密密钥长度与其加密强度有直接关系,一般是40~128位,可在IE浏览器的“帮助”“关于”中查到。目前,建设银行等已经采用有效密钥长度128位的高强度加密。
第3个回答  2018-06-29

如果是招行网银,目前金融网络犯罪根源为盗取客户的账号和密码。尽管银行在安全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保障了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但您的账号和密码的保管也有赖于您的安全风险意识和行为,请做到:

    不要在网吧、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及不明网站上使用网上银行,防止他人安装监测程序或木马程序窃取账号和密码。

    及时更新杀毒软件、防火墙,每次使用网上银行后,及时退出。

    在其他渠道(如ATM取款、自助终端登录)进行交易时,注意密码输入的保护措施,防止他人通过录像等方式窃取到您的账号和密码。

    切勿向他人透露您的用户名、密码或任何个人身份识别资料。

    如果您的个人资料有任何更改(例如,联系方式、地址等有变动),请及时通过银行系统修改相关资料。

    定期查看您的交易,核对对账单。

    遇到任何怀疑或问题以及不明的网站,请及时联系我行“95555-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0-17
现在的网络银行都实行加密网页
很安全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