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举例说明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幼儿发展。

如题所述

一个学校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如领导与教师、领导与职员、领导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关系组合。但在这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所以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多层面关系所构成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极大地影响着教育全过程,是班级管理中及其重要的一环,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关系到教育的成败。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时常看到的却是不协调的画面,听到的是不和谐的声音:老师往往“恨铁不成钢”,常使用的手法是嘲讽和刺激;对于“特殊学生”表现出冷漠、不信任、轻视乃至厌恶;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变得见怪不怪。有的老师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居高临下或惟我独尊,缺乏对学生起码的尊重与信任。有些善良的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学生,甚至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在课堂上,我们几乎极少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的民主氛围,而满目皆是唯师是从的专制色彩。不协调的师生关系衍化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链:老鼠和猫,警察与小偷。一、师生关系的概念和意义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中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师生交往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的需要。我国的教育目的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的明确提出了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并且生动活泼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突出个性的培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注重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要实施这一目标,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在教师方面,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交往情景,将学生看作独立人格的主体,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平等的进行教与学的交往活动,鼓励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认真分析其见解,改进教育条件与教育方法,使师生之间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达到教学相长,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可见教与学的平等互尊是促进教、优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 2.良好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师生关系是在认识、情感和行为三种相互作用的心理成分调解下逐步形成的。认识成分及师生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师生的一切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相互认识基础上的,师生在交往过程中相互理解,就容易形成协调、融洽的心理关系。情感成分及师生之间情感体验和情感上的联系,一般来说,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如热情、亲近、依赖、爱护、关心、满意等,都有利于在师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心理气氛,而消极的情感如冷淡、厌烦、憎恶、仇视等,则可损害师生的融洽。在师生交往中,行为成分往往起着直接的作用。师生心理关系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行动的配合上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支持上。师生关系是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师生关系适应良好的学生,充满归属感和安全感,其心里会健康发展;反之,师生关系适应不良的学生,则会有对抗思想、自卑感,从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的需要。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是微观的教育活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影响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管理、影响教与学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从而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实施。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使师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愉悦感,课堂气氛表现出宽松、愉快、生动和积极健康的景象;而师生关系恶劣,课堂上就会出现紧张压抑的气氛,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智力活动下降。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信任学生,不偏爱部分能力强的学生,也不轻视其他同学,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有利于维持课堂秩序和纪律,也减少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效果之间还骑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激励力量,师生关系好,学生就乐于接受教育。教师的表扬或批评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引起强烈的情绪体验,确信教师教育的正确性,并转化为自为要求。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与学生之间确立的强有力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的关健所在。二、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一)当前师生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强硬专制型。教师独断专行追求个人权威,对学生严加监视,认为没有监视学生就不可能自觉学习。学生只能唯命是从,屈服在老师的专断之下,这种屈服只能是表面现象,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是反感、怨恨教师的。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心理受到压抑。 2.仁慈专断型。教师关心学生,但这种爱是建立在“一切以自己为标准”的基础上。多数学生喜欢他,依赖他,但缺乏创造性,不利于个性的发展。 3.放任自流型。教育活动无明确目标,教师缺乏责任心,对学生缺乏指导,任其发展,学生不仅道德差,而且学习也差,他们不知道应该干什么。 4.民主型。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计划和做出决定,尽可能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乐意给个别学生以帮助与指导,并且能客观公正的表扬与批评。学生喜欢学习,喜欢同别人尤其同教师一道工作,学生的工作质量很高,并且能够承担某些责任。 第四种类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民主的相互支持的关系,从而达到一种自主发展的目标。而第一、二种更多的体现了“教师为中心”,第三种则主要体现为“学生为中心”。这三种类型都属于不良师生关系的表现。 (二)产生不良师生关系的主要原因有: 1.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常常把师与君相提并论,这时的教师自然成为统治阶级的代表,师生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宗法关系。“师道尊严”的传统的观念一直影响到今天,树立了具有权威性的师生关系的典型——教师中心。当前,教育史上出现了要求以“新的中心”代替“旧的中心”的观念,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把学生理想化,片面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贬低教师的主导地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使师生关系从“教师中心”而跃到“学生中心”,这都成为建立师生关系的障碍。 2.人际沟通不足。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是人际关系维持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师生之间有效的人际沟通能使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增进彼此了解,避免师生冲突,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然而师生之间由于双方在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年龄、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同一信息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就会出现一种人际沟通的障碍,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一)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包含两层含义: 1、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教师应该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摒弃教师权威。当学生与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发生冲突时,班主任要根据事件的真实情况,客观公正地处理,尤其要注意不要偏袒任课教师,也不要偏袒自己。在某些事件中,有些就是因为任课教师的失误,或班主任的错误判断,而对学生造成了伤害。班主任自身有错误要向学生道歉,任课教师有过失,班主任要注意协调,向学生说明情况。人人都会犯错误,人人都要改正错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不例外,这样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促进学生成长。 2、教师要平等地对待班级中的每位学生 凡是在班级管理中能够平等、公正地处理班级事务的教师,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敬重,学生毕业多年以后,每当想起这样的教师时,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因此,教师在班级评优、干部选拔、活动组织、学生奖惩等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优等生与后进生、男生与女生、家庭富裕的学生与家庭贫穷的学生、漂亮的学生与不漂亮的学生等。 (二)尊重原则 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其中这一即包含害怕当场出丑、难堪。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尊严,给予下台阶的机会。布伯提到的吾汝关系,吉诺特的和谐沟通理论、葛温和曼德勒的尊严管理理论,也都提到对学生人格和尊严的重视。在班级管理实务上,学生发生偏差或不当行为时,教师骂学生是某种动物、或要上课讲话的学生吸奶嘴、让犯错的学生挂狗牌示众等,虽然都不构成体罚,但由于对学生尊严的不重视,让学生感到羞愧、无地自容,其负面的后果有时更甚于体罚。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口语表达和肢体语言,从尊重学生的立场出发。 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的普遍需要。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教师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教师对学生态度要温和、谦逊、平等、友好,让学生有表达自我的机会,有保留意见的空间,有发挥特点的余地。教师抱着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平等互助的态度,才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才会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和老师是同样平等的人,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三)团结原则 教师在处理班级人际关系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与学生的团结。在师生关系处理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自身要做好表率,同时要与各任课教师协调好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常会产生某些矛盾。要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处理问题。批评时要善意,讲究艺术,不能恶语伤人和讽刺挖苦。师生之间的矛盾,属于内部矛盾,是可以采取协商的方法来解决的,要尽可能地避免矛盾激化。 (四)因材施教原则 班级中学生气质、性格、学习等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在处理班级人际关系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班里的学生的气质各不相同。我们应根据其不同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对胆汁质的学生进行具有说服力的严厉批评,可以促使他们遵守纪律,约束自己的任性行为,但不能轻易激怒他们;对多血质的学生,应根据一定的目的,多布置任务,对完成任务提出严格的要求,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克服其草率、浮躁等弱点;对黏液质的学生,要耐心地进行教育,冷静具体地指出其缺点错误所在,但要给予较多的思考时间,让其逐步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对抑郁质的学生,则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他们,重要的是鼓励他们活动的勇气。一个善于因材施教的教师,必定能够架设起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桥梁,其管理的班级,也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班级。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努力贯彻落实这几项原则,注意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以真诚的言行感染、教育学生,构建起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采取的方法 教师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友爱的师生关系,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加强自身修养 有人曾对教师的思想品质、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热情、工作态度、教学作风六项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看重教育作风一项在各年级人次均达70%以上。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教师在这些方面的条件,但同时对教学热情、工作态度、教学作风好的教师,仍抱有欢迎的态度。这一切表明:一个教师应该既有良好的基本素质方面的修养,又要能使之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的培养,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为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做好表率作用。 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并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教师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平和的心态,加强自控力,不将生活和工作中的不愉快带给学生,学会控制自己习惯性批评、指责学生的不良行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辱骂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和成长氛围。 (二)记住学生名字 认识学生姓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第一步,每个人听见自己的名字都会格外注意。对于叫得出自己名字的教师,当然就多了一份亲切和认同感。记名字也有一些策略: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班级名单,逐一检视学生姓名。有特殊字、多音字或不知字音字义时应查阅字典,或于点名时询问该名学生。教师事先的用心,相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不赞成班上有特殊姓名而教师不会念时,采用跳过的方式,再让学生表示他没有被点到名,然后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此不符合揭示的信赖关系,学生事后如果知情的话,此举也只是掩盖教师的无知而已。 其次,运用长久记忆的策略,记住学生名字。如上课时提问学生、下课时和学生聊聊或师生互动,如此才能产生情境知识,而将学生名字记得长久。有些教师用签筒抽签让学生回答问题,虽可顾及机会公平,但竹签都以号码制作,如以姓名制作,可增加亲切感并帮助教师记住学生姓名。有些教师因任教班级多,为求公平无私,干脆不记学生名字都以号码代替,如此好似因噎废食,倒不如分阶段、分批次、有意识地记住学生姓名。在信息处理理论中,我们知道如果教师缺乏记住学生姓名的动机和意识,那么是不可能记牢学生名字的,如此将错失师生关系进展的机会。最后,利用其他辅助措施,记住学生名字。教师也可以准备一本教学日志或学生的座位表,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或是在不侵犯学生隐私权的状况下,请学生提供基本资料或拍团体照,方便人和名字对照,尤其目前数码相机、网络科技的发达,使得搜集学生影像的方法更容易,而这些都可帮助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 (三)参加学生活动 活动在调节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是增强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使人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缩短彼此间的距离。班级比赛或班级活动,是凝聚班级师生向心力、使班级气氛和谐融洽的绝佳机会,是加强师生互相了解的重要渠道。教师一定要主动出席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旁打气,以表达教师对班级和学生的关心。而教师也可借由班级活动的举办来营造班级的人际互动和气氛,如有些教师会定期举办庆生会、同乐会、读书会、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书法展览、艺术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陶冶情操、活跃气氛,一则能够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二则可以有效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身心距离,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有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如果每个月能有一次班级活动或一学期至少有三次班级活动,对班上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应有正面帮助。但是班级活动也不能过于频繁,学生仍需有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 (四)关怀鼓励学生 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教师与学生对话应给予关怀,不应冷嘲热讽,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对事不对人。班主任要发掘每位学生的强势智慧或优点,多强调这些优点,当班主任想要责骂学生时,不妨以区分强化法(区别强化法)的原理,转而以其优点来鼓励学生,反而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如能持续每天对10位左右不特定的学生鼓励和赞美,让每位学生每星期都有受到班主任鼓励和赞美的机会,对其行为表现应有正面的帮助,也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五)多与学生谈心 有些话语和行为需要私底下交谈和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午餐时间或其他特定时间单独进行交谈。单独和学生谈话,不但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教师如果每周都能与班上每位同学有一次单独的谈话,应该能够初步掌握班级每位学生的动态。如果没有时间谈话,教师也可借由联络簿或写信给学生,聊聊班上的学习近况及教师的期望,这些都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关系。 (六)以身作则,当学生的榜样 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是学生人生旅途的引路人。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活的教材,教师的好行为、好习惯,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陶冶。所以,在工作中教师始终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如,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教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对学生的招呼,都是热情、微笑地回应。发现教室内外的地上有废纸或果皮等,主动地捡起来放进垃圾桶。每一天学生打扫卫生区,我都积极参与,同他们一起干……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七)尊重学生,当学生的朋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朋友式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精神,形成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并将为学生崇尚平等竞争和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人在建立师生关系时,在观念上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在与学生交流时,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说话的口气,顾及学生的感受,不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并守住与学生之间的秘密,做到以心交心,当学生的朋友。在处理事情上做到一视同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八)教育学生讲究方式,注意说话艺术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句话道出了老师的教育方式、说话的艺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学生的教育我很注重方式,注意语言艺术,尽量做到不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九)关爱后进生,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后进生,在家里经常受到父母的责骂,在同学中也会受到歧视,甚至有的老师也视他们为“包袱”,漠不关心。这样对他们是极不公平的。学习成绩差有多种原因,不能一味地责怪他们。作为他们的老师,不但不能对他们另眼看待,而且应积 极主动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教师用自己的爱心,用充满情感的教育,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努力地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情感世界的安全基地。面对你,他可以放松地倾诉自己的所思所感,所忧所虑,愿与你一同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和不幸;而你,则会让他在跌倒后勇敢地站起来,用微笑去迎接挑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不畏惧。当学生为教师的人格所征服,为教师的知识所折服,为教师的见解所激动,在情感上对教师所依恋时,师生之间已经构建了心灵相能的桥梁,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试述如何达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是: (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对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会有一种恐惧感。因此,教师要以亲切的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的语气同幼儿进行交谈。而且对于新人园的幼儿要尽力帮忙让他们熟悉幼儿园。教师一方面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还要以自己的常识满足幼儿...

如何建立良好师幼关系
只有用真心、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对待孩子,在教师、父母和幼儿三方配合下,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在教师与孩子之间架起心灵的彩虹。

幼儿教师如何与幼儿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
幼儿教师如何与幼儿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1. 尊重幼儿: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需求,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避免在幼儿面前表现出优越感,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互动。2. 倾听和理解:认真倾听幼儿的话语,尊重他们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可能不成熟。通过倾听,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的需求和困惑。3. 鼓...

怎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体现着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良好的师生...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良好的师幼关系对zhuan幼儿认知、shu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幼儿教师要想做好幼教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更要重视与幼儿关系的培养与建立。只有这样,才能使幼教工作顺利展开,使幼儿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导。

如何正确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总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支援系统,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全体幼儿教师要努力为孩子们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试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现在幼师有发展前景,不论是私立办还是公办幼儿园,都十分需要幼师,特别是现在家长十分重视孩子...

如何促进师幼关系和谐发展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只有不断地良性互动才能促进双方和谐、健康发展,而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平等、尊重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沟通。良性的师幼互动才能促进师幼关系和谐发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论文(2)
浅谈幼儿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摘要:幼儿园中的师生关系与一般的师生关系不同,它的特殊性是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方式紧密联系着的。在幼儿园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这一方,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与幼儿的相互交往。只有良好的交往才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关键词]师有关系 平等 热爱 尊重 理解 师生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是表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而幼儿园中的师幼关系又与一般的师生关系不同,他的特殊性是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方式紧密联系着的, 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在幼儿园中,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建立,是创设良好精神环境的...

构建积极的师幼互动,该怎么做?
因此,在设计游戏或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尊重儿童的真实需要和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并注意:,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作为母性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存在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是指在避难所日常生活的所有环节中,教师积极有效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