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如题所述

一、营造氛围,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把学生当朋友,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生只有在轻松、自主的课堂氛围中,他们的思维才能迸出火花,积极性才能得到调动,他们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学生才会敢于提出问题,愿意动手,才能主动获取知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时期,他们的好奇心极强,兴趣广泛,喜欢自己动手,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中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属于圆形的物体后,教学生动手画圆时,教师不作示范,只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学生利用圆规和借助各种圆形物体(如硬币、矿泉水瓶盖等),很快画出了一个个的圆,这时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方法后接着提出:是否每个人都能把圆画成一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投入到动手操作中。经过讨论,终于发现了只能用圆规才能做到。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