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 简介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写作的散文,其主要内容如下: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另外一点也颇有意味: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结合必须达到这样的高度。人的表演和乐器的...
《安塞腰鼓》创作背景是什么?
好一个安塞腰鼓!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忘却了一切杂念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
安塞腰鼓出自于我国的什么地区
安塞腰鼓出自于我国的延安市安塞区。安塞腰鼓,是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传统民俗舞蹈。安塞腰鼓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安塞腰鼓的资料安塞腰鼓的简介
1、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的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
<安塞腰鼓>中心思想及写作背景
中心思想:《安塞腰鼓》是一首黄土高原的诗性赞歌,抒发了中华民族坚强刚毅、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创作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人到中年的刘成章先生,“中年变法”,放弃了原先所熟悉的诗歌、歌词等创作形式,找寻到散文这种新的艺术创作方式。其实,他的散文的生命内核还是激扬的浪漫,还是...
关于《安塞腰鼓》的背景资料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最早发表于1986年10月3日的《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后被选入多家散文选本;1996年收入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羊想云彩》(此散文集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目前,又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
关于《安塞腰鼓》的背景资料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86年10月3日的《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该作品后被收录于多本散文选集,并在1996年被纳入工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羊想云彩》中,该散文集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目前,该作品也被选为中学语文课程教材。“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独有的文化现象...
《安塞腰鼓》文学常识
安塞腰鼓渊源流长,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古时代黄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常用一中空之树杆包以羊皮,携于腰间,击之以驱赶野兽。后来,又用于报警和作战。到春秋战国时达到鼎盛,且以秦国为最。安塞腰鼓的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安塞位于陕西省延安地区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
关于安塞腰鼓的资料 安塞腰鼓的简介
安塞腰鼓是中国陕西省安塞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和打击乐器表演形式,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艺术明珠”。安塞腰鼓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是一种融合舞蹈、音乐、戏剧和武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巧。安塞腰鼓的...
17 安塞腰鼓 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安塞腰鼓”粗犷雄浑、豪放的特点不符合江南轻柔的特点。《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写作的散文,描绘了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原文中,描述“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原句为:“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