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有关对孟子评价的文章,我心中的孟子

如题所述

孟子,姓孟名轲,约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比孔子约晚生170年。他虽然未得孔子直接教诲,但他出生的邹国(今山东邹县)紧邻孔子生长的鲁国,对儒家文化十分仰慕,通过刻苦学习,终成为孔子之后又一著名儒学大师,被后人尊称为“亚圣”。他一生经历与孔子大致相同,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成年之后奔走列国、游说诸侯,宣传他的学说思想,虽然未被采纳,但却产生广泛影响。他通过办学、广召弟子,培养出一大批很有才能的人。在他死后,弟子们将他的言论编成《孟子》一书,一直流传至今。他对孔子创立的儒学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以至后人将儒家思想称之为“孔孟之道”,他主要的学术思想有以下内容:
政治上,他极力主张推行“仁政”。仁政由孔子的“仁学”发展而来。“仁”是孔子学术思想的核心,但孔子主要从道德层面上来论述仁,强调“仁者爱人”,即人要有仁爱之心,谈的是做人的原则。孟子将“仁”扩展为仁政,是作为一种政治理想提出,引申到社会政治制度层面,并有许多具体的制度设计安排。如他说“仁政必自经界始”,也就是从土地制度入手,让人民拥有固定的土地。他还说“民有恒产者方有恒心”。用今天的话说,让人民群众有了固定财产就能安定民心,推行仁政就有了经济基础。他所说的“仁政”核心就是“保民”“贵民”,给人民带来实惠。他有时又将“仁政”称为“王道”。“王道”是作为“霸道”的对立面提出的。在他看来,“霸道”是“以力服人”,即通过强权政治压服人,是不足取的。而“王道”则是“以德服人”,即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去关心民众疾苦,以道德教化民众,从而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种“仁政王道”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经济上,他很重视发展生产,给人民以实际利益。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因此,他特别强调要给农民平均分配土地,他提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就是说,每一平方里的土地为一井田,每一井田总数为九百亩,当中一百亩为“公田”,其余八百亩分给八家,每家一百亩,八家共同耕种一百亩的“公田”,“公田”耕完了,然后耕种私田。这实际上是承认土地私有制,征收什一的地税。过去说他主张恢复井田制、美化封建土地制度。实际上这比起奴隶社会奴隶主无偿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是一大进步,更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这与我们今天实施的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还重视家庭副业生产,因为光有粮食吃是不够的,还得有衣服穿,有鱼肉改善生活,使老人得到奉养。所以,他又说:“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就是说在百亩耕地之外,每家还有五亩宅基地,在房前屋后种桑养蚕(那时尚无棉花种植),这样有了丝绸织布成衣,一家老小就有足够衣服穿了。再养上五只老母鸡、二头猪就可以有肉吃。这种给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经济思想岂不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吗?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孟子被后人称为“亚圣”。做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我不能不说他的作品是儒学的又一次大的飞跃。
他的命运和他的先师一样是坎坷的。在宣扬儒学,提倡仁政的道路上,其步履是同样艰难的。尤其是在游说诸侯的历程中,不转折碰了多少壁,甚至于险些客死他乡。然而命运总是眷顾这些有准备有先见之明的人。尽管他的游说并不能让诸侯改变先前的暴政而施行他心目中理想化的仁政,但在当时广大的普通民众心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对后来的皇帝、大臣以及学者起到前车之鉴的效果。
他的作品风格在但是来说应该算是无人能比的。尤其是措辞委婉,类比推理的作文思想,为一大批的诗人,词人做采用。他的作品是诙谐幽默中不失脱俗,委婉例证中不失空洞······
总之,我认为他是无可挑剔的。但人无完人,他也不例外。他过风的宣扬“性善”,“自我完成”的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带有明显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倾向和普遍的唯心主义思想。
尽管如此,他仍做为儒学泰斗与孔子齐名,由此可他造诣之深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02
我心中的孟子 前几日突然对文学哲学大感兴趣,故翻起多年的孟子,偶一读,大有体会,不得不佩服先贤的思想。孟子始终是一个不得志的理想主义者。虽然充满了人性思想的光辉,但是和他的宗师孔子一样,严重脱离了当时的现实,空谈主义,于当时治国平天下无现实意义的帮助。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有哪个王可以耐心施仁而化天下?孟子的仁道简直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幻想,充满了书生乐观而缺乏变通的意见。我觉得孟子的思想最多不过是作为一种道德的范本,永远也难以成为治国的主力教条。孔子是一个谨慎慈祥的老头,庄子是一个任性好游的浪者,而孟子更像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才俊。孟子的口若悬河多少带有狡辩的意味,他似乎忘了其宗师孔子的教诲:敏于行而讷于言。相对于孔子的低调,孟子显得非常张扬,动不动说“王天下”、“王道”,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一点孟子倒表现的很到位。孟子高调,不谦虚,这和他的宗师孔子有鲜明的区别。读他的言论,十分富有激情,但是实在缺乏孔子那种充满伟大思想的光辉。 孟子里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大哉!孟子! [原创]
我心中的伟人  孟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又一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深遂。但我最最初听到孟子这个名字时,源于大家都知道的那个理由,全国上下都在批孔孟,当时我正在上小学,并不明白他们的思想如何反动,而孟子在我的心中其实就是一个坏人,后来,不批了,课本中开始有了孟子的文章,可是对孟子的思想并没有多了解一些,因为他的思想太博大精深了,一般人是很难走进他的思想深处的。后来,教学中也涉及到过孟子的文章,但每次都觉得自己对他的思想并没多了解一些,今年,课本上专门有一个单元是孟子的文章,读了几篇他的文章,再读读他的其他文章,被孟子那种深深的关心民生疾苦的精神所感染,孟子实在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首先在当时那个注重攻伐的年代里,孟子居然承袭孔子的民本思想,并前进了一大步,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天下为丘民”这样一个伟大的口号,无疑这点显示了孟子的心中,民众是第一,民众对于自己不拥护的国君,可以推翻,可以拥戴自己的新君。一个国君要爱民,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一个国君要懂得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才能得到拥护的爱戴,“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统治者爱民,要“不嗜杀人”“如此,然後可以为民父母”,虽然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为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为目的的,但是这种思想在当时无疑有重要的思想意义。
  孟子,一代伟人,他不仅构勒了民本思想的框架,,他还为统治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怎么建立一个其乐融融的理想社会,为此他提出了二点。第一,作为国君要“制民之产”,给他们“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使老百姓“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第二,要以礼乐教化来教育百姓,使他们懂得礼仪,“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老百姓懂得了礼仪,一个和乐融融的美好的理想的社会便展现在面前。“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说到底,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他的仁政爱民的思想无疑出发点是维护当时的统治的,但是民为水。君为舟,“水可以负舟,也可以覆舟”的道理,却一直传承下来,为后来的统治者一个警告!
  孟子,我心中的伟人!他以他伟大的思想和人格感染着人们,激励着人们!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第3个回答  2008-07-2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第4个回答  2008-07-24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