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虽”怎么分辨是即使还是虽然?

古文里“虽”的解释有“即使”和“虽然”两个对吧 可是我总感觉两个解释差不多
请问该怎么分辨什么时候解释什么呢?

  区别在于“条件”不同。虽然是真实条件,即使是假设条件。
  分别举例:
  真实条件的,如“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梁园好是真实的,这里翻译成“虽然”:梁园虽然很好,但它不是可以久住的地方。
  假设条件的,如“虽死犹生”,死是假设条件(不管他真的死了没有),就要理解为“即使”或“纵然”:这样高尚的人即使死了,他的精神还跟活着一样。
  这很容易辨别。如“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手有百指”是不可能的,因此是假设条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8
  主要要看它后面接的事情是否有发生过。
  如果是已经发生了的或者本来就存在的事实与真理,那么这个时候的“虽”就是“虽然”,但是“虽然”这种解释用的情况并没有“即使”多。
  如果是没有发生但有这方面的假设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的“虽”就是“即使” 这个就比较常用到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主要要看它后面接的事情是否有发生过
如果是已经发生了的或者本来就存在的事实与真理,那么这个时候的“虽”就是“虽然”,但是“虽然”这种解释用的情况并没有“即使”多
如果是没有发生但有这方面的假设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的“虽”就是“即使” 这个就比较常用到了

文言文方面的题,联系前后文的情况很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7-23
翻译成虽然的情况是事情已经发生过的
翻译成即使的情况是事情未发生过 假设一下而已
第4个回答  2008-07-23
要联系前后句的

古文里面大多数都翻译成即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