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除以7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数学问题?

如题所述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32块糖果,分给七个小朋友,通过游戏等实际操作,讲述些问题生活化,让数学回到生活中,是教孩子学数学的最佳方法。
幼儿园数学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寓教于乐,让处在数字敏感期的孩子,对枯燥的数学感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所以游戏设计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生活化,越贴近孩子生活,孩子的接受程度就越高,教学完成质量也越高。
2、简单化,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限制,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还局限在具象化阶段,越简单具体孩子越容易理解学习。
3、趣味化,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引导把握孩子的学习方向,尽量让游戏有趣巧妙,调动孩子积极性和主动性。
4、可操作性,游戏尽量充分利用生活中实物、玩具等,隐含着丰富数学概念和属性,引导孩子通过主动观察、探索,发现数学解决数学问题。
何秋光学前数学,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感兴趣的主题和游戏,从具体到抽象,真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0
运用多种方式导入幼儿数学活动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伴,数学活动导入得好,就能很快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能调动起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在组织数学活动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导入方式。

l、从生活经验引发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因此要注意数学科学活动须建立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后注意把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有效地调动起来,使新学旧知有效链接,让幼儿顺利地打开思维之门。

如学习圆柱体和球体时,可先让幼儿思考,在生活中哪些球可以滚动呢,幼儿会想出多种可以滚动的东两,有的可能是圆柱体,有的可能是球体……这些可以滚动的东西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采用问题设疑的方法进行导入.幼儿会出现疑问,进而积极的思考,顺利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

2、给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幼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也非常期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同伴和成人的认可,利用幼儿的这种学习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适当的任务,以适度的难题激发幼儿大胆实践,努力解决问题从而尽快地进入学习活动。例如在进行“5的分合”时,可以在活动前给幼儿提出个挑战性的任务,用什么办法可以把5的所有分法都记录下来?看看谁能发现这个好办法。这样幼儿带着任务进行探究活动.会更积极认真地进行思考,努力展开探究活动。

3、巧妙运用生活情境

《幼儿同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紧密联系幼儿生括实际,在幼儿的生活中寻找数学.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数学学习活动。如在学习数的加减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商店的情境,吸引幼儿进入有趣的加减游戏;也可以把数学内容编成有趣的故事,通过语言的渲染,使幼儿愉快地进入情境。

如在学习5的加减时教师以小故事导人“小白兔从野外采来5个萝卜被猪小弟看到了,猪小弟想和小兔开个玩笑,就偷偷地藏起几个萝卜.小兔回来一看,只剩下2个萝卜了,那么小猪藏起几个萝卜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展开积极的思考.能很快激发幼儿尝试操作的学习兴趣。

4、动手实践发现问题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但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数学是幼儿在自己的动作中获得的。因此,可以直接让幼儿动手操作,幼儿通过在摆一摆、剪一剪、折一折等多种操作中发现问题,促使幼儿自主探究学习愿望。例如在教学等分时,可以先要求幼儿把4根小棒分成两份,看看有几种方法,等幼儿分成l和3,2和2,3和1时,请幼儿比较哪种分法两边一样多,由此引导幼儿了解‘等分”的意义.

5、积极运用游戏

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幼儿的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做多种新鲜有趣的游戏导入学习内容。如开展小组游戏活动的形式,都可以让幼儿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总之.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但目标却是一致的。通过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进入愉快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7-13
32个苹果 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 剩几个
第3个回答  2015-07-13
正好二年级的,32分钟,每7钟做一件事,还剩几分钟。
第4个回答  2015-07-13
汽车走了32000米用了七升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