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各位,帮帮忙:
与同是乡土文学流派的一些作家如废名等的创作比较,沈从文的描写(歌颂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他为什么比别人出名?
谢谢诸位大侠,我想着重了解他的作品与废名等人的作品相比较,都是那么诗情画意吧,他在哪儿胜过他们?还望指点一二。

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沈从文的声誉或许是起伏最大的一个。三四十年代,他是北方文坛领袖,40年代末,主要因郭沫若“桃红色作家”的指斥,沈从文退出文坛,长期被尘封土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沈从文的声誉鹊起,“大师”的赞誉不绝于耳。人们对沈从文声誉沉浮始末可能略知大概,详情却未必了解。笔者将以往70余年对沈从文评价变化的若干重要细节作一梳理, 以飨读者。

一、退出文坛

对沈从文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郭沫若《斥反动文艺》一文,刊发在1948年香港出版的《抗战文艺丛刊》第一期上。文章斥责他是专写颓废色情的“桃红色作家”,“存心不良,意在蛊惑读者,软化人们的斗争情绪”,还说沈从文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同期《抗战文艺丛刊》还刊登了冯乃超的《略评沈从文的〈熊公馆〉》一文。沈从文的《熊公馆》发表在《国闻周报》上,沈从文与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是同乡兼远亲。冯乃超的文章说沈从文称道熊希龄的故居以及他“人格的素朴与单纯,悲悯与博大,远见和深思”,是为地主阶级歌功颂德,体现了“中国文学的清客文丐传统”。两篇文章尤其是郭沫若一文对沈从文的阶级定性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给正踌躇满志酝酿宏伟写作计划的沈从文以沉重打击。1949年初,北京大学校园里又打出“打倒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条路线的沈从文”的标语。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慑于文章标语的凛然气势及对其背景的忧惧,沈从文自杀未遂,从此退出了文坛。

事实上,郭沫若冯乃超讨伐沈从文,只是左翼批评的登峰造极之作,此前此后,对沈从文的类似批评屡见于报章。论者多用阶级斗争理论、典型化理论理解他的作品,如韩侍珩《故事的复制——评沈从文著〈月下小景〉》(1934),贺玉波的《沈从文的作品批判》(1936),凡容《沈从文的(贵生)》(1937)等,责备他不写阶级斗争,没有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对不同阶级人物缺乏爱憎分明的立场。在三四十年代,沈从文还因“京派与海派之争”,“禁书政策之争”,“‘差不多’问题之争”等文艺论战,被左翼批评家批评过;西南联大时期,沈从文在创作方面的新探索,也受到他们的种种非议。新中国成立后,新文学逐渐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学科。在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1954),丁易的《中国新文学史略》(1955),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1956)这3部学科奠基之作中,沈从文以反面形象“叨陪”其中。论者发展了左翼批评家的主流观点,并将其系统化。随着政治形势日益严峻,沈从文作为一个“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现代作家,终于从“纯洁的”的文学史上消失了。

二、再受关注

沈从文一生著述浩繁,刚刚出版的《沈从文全集》32卷,1000多万字。20世纪中国产生这样一位作家,是一个奇迹,他的崇高地位不是谩骂抹黑以及漠视能够抹杀的。

对沈从文文学地位的正面评价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与左翼批评同时出现。鲁迅早期虽对沈从文产生过误会,在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没有收沈从文的作品。可是据斯诺回忆,鲁迅在与他谈话,回答谁是现时中国最优秀的作家时,提到了沈从文的名字,这说明鲁迅后来对沈从文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另二位文坛巨匠周作人、老舍在1934年回答期刊提问,他们最喜爱的书是什么时,都提到沈从文的《从文自传》。这些关于沈从文正面的议论和态度,包含了一些学术评价的成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苏雪林在《沈从文论》(1934)一文中,更对沈从文的作品进行了分类比较,并尝试确立他在文坛上的独特地位,概括他的作品在文化上和思想上的意义。刘西渭在《〈边城〉与〈八骏图〉》(1935)中力图提炼沈从文创作的美学特征,他对《边城》和《八骏图》中诗意和美的发现与品评,给人清新的感觉。但总体来说,1949年之前的正面评价是零散的,感性的。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拨乱反正伊始,沈从文在经历了长期尘封土埋之后,重新受到重视。这个时期对沈从文的评价明显带有论争性:被激情鼓动着的新锐研究者,要求对沈从文重新评价;保守者从维护传统出发,拒绝接纳沈从文这样的“异端”。两种倾向的冲突酿成多起事件,如1980年,丁玲写《也频与革命》,1983年,朱光潜的《关于沈从文同志的文学成就历史地位将会重新评价》,都引发了讨论。争论的结果,对沈从文的认识逐渐回到常识和理性的层面。随着沈从文声望鹊起,素称谨严,带有盖棺定论性质的文学史著述,如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1984)也把沈从文吸纳进来,在“五四文学传统”中给了他一席之地。自此,沈从文不再是研究的禁区。

在六七十年代内地学术沉寂之时,香港和海外的沈从文研究,在王润华、司马长风、夏志清等学者的耕耘下,一直薪火不灭。80年代,又一批海外学者如聂华苓、金介甫等,对沈从文进行了更深入、更具创造性和想像力的研究。随着他们的著述在内地传播,他们对沈从文作品中区域文化、历史的考证和研究,以及人物内涵和文体形式的现代性的研究,给内地学者以极大启发。此外,日本的沈从文研究在背景材料的搜集、实物考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80年代中期以降,国内沈从文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这些研究主要包括沈从文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与湘西区域文化的复杂联系;沈从文在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地位,在京派文学中的地位,在乡土文学中的地位;沈从文思想、人物、叙述方法的现代性的研究;文本中湘西世界和城市世界的虚构性、自足性和目的性,以及相互依存关系研究,小说文体及语言的研究,沈从文后期艺术试验得失的研究,创作心理研究等等。国内外学者丰富的研究成果,为90年代后期沈从文在文学史中地位的直线上升作了必要的学术准备。

三、新的座次

由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掀起的现代作家重新评价潮,又赶上世纪末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二者合力,催生了一个独特的学术现象:作家排座次。

在文学史的序列中,给沈从文以明确的崇高地位,金介甫是第一个。他在《沈从文传》(时事出版社1991年7月中文版)引言中写道:“在西方,沈从文的最忠实读者大多是学术界人士。他们都认为,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几位伟大作家之一,有些人还说鲁迅如果算主将,那么沈从文可以排在下面。”金介甫反映的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西方汉学家的普遍意见。在这段文字中,“少有的几位”、“伟大”的说法,以及和鲁迅并列,都是极高的赞誉。

1994年,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4卷)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此文库以“文学大师”标目,其小说卷将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老舍等9位小说家的作品收入,却把茅盾等排除在外,由此引起强烈反响。在文库的小说家排名中,沈从文列第二位。编者给沈从文获得如此地位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他借湘西边地风情而对中国古典诗意的卓越再造”;此外,近年对沈从文频繁使用的“大师”称号肇始于此。

1995年,钱理群、吴晓东推出了排在最前列的7位现代作家的名单。他们在《“分离”与“回归”——绘图本〈中国文学史〉(20世纪)的写作构想》(载《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1期)一文中写道:“在鲁迅之下,我们给下列六位作家以更高的评价与更为重要的文学史地位,即老舍、沈从文、曹禺、张爱玲、冯至、穆旦。”沈从文在全体现代作家中排名第三。

1999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对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用中文写作的小说进行排名,遴选前100部作品。参与这一排行榜投票的是海内外著名学者、作家,如余秋雨、王蒙、王晓明、谢冕、王德威等。在这一排行榜中,鲁迅以小说集《呐喊》位列第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名列第二。但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

这些产生于20世纪末的排名,有的针对作家沈从文,有的针对小说家沈从文,有的针对沈从文的个别小说,虽然范围大小不一,却都在二三名之间。在世纪的转折时期,一些作家或被读者遗忘,或被史家遗弃,而沈从文却跻身于20世纪30年代最杰出作家的行列且名列前茅,目睹这种变化,不禁令人感慨唏嘘。

早在30年代中期,沈从文就颇为自信地写道:“……说句公道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我没有方法拒绝。”(《从文家书·湘行书简》)果然,沈从文的作品经受住了时代风云和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沈从文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4-27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Jefferey C.KinKley著《沈从文论》)的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拔款进行了整修。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来瞻仰者络绎不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6-27
1995年,钱理群、吴晓东他们在《“分离”与“回归”——绘图本〈中国文学史〉(20世纪)的写作构想》(载《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1期)中推出的排在最前列的7位现代作家的名单。沈从文在全体现代作家中排第三。

但要补充说明的是,这并不能算是沈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排名,因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何繁,此排名只能算是一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大师的影响力排名,且并不官方权威。

而在中国五四以后到1949年的文学大师排名,却有一个脍炙人口的顺口溜:“鲁郭茅巴老曹”,即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但其座次也只能算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个排名。遗憾的是其中并没有提到沈从文。私以为,这也跟当时的政治环境不无关系,因为除了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徐志摩等同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着超然影响的文学巨匠也未能上榜,细心一点你可以发现,后者与前者在政治上看并不能被看作是一个阵营的,而“鲁郭茅巴老曹”这个座次,也算得上是当时党的文化思想秩序的一个体现。

不过,纵使沈从文并没有在这个顺口溜里被提及,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无可菲薄的。

以下是我找到的关于这一方面的资料:
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沈从文的声誉或许是起伏最大的一个。三四十年代,他是北方文坛领袖,40年代末,主要因郭沫若“桃红色作家”的指斥,沈从文退出文坛,长期被尘封土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沈从文的声誉鹊起,“大师”的赞誉不绝于耳。

20世纪80年代后期掀起的现代作家重新评价潮,作家排座次也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
在文学史的序列中,给沈从文以明确的崇高地位,金介甫是第一个。他在《沈从文传》(时事出版社1991年7月中文版)引言中写道:“在西方,沈从文的最忠实读者大多是学术界人士。他们都认为,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几位伟大作家之一,有些人还说鲁迅如果算主将,那么沈从文可以排在下面。”金介甫反映的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西方汉学家的普遍意见。在这段文字中,“少有的几位”、“伟大”的说法,以及和鲁迅并列,都是极高的赞誉。

1994年,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4卷)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此文库以“文学大师”标目,其小说卷将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老舍等9位小说家的作品收入,却把茅盾等排除在外,由此引起强烈反响。在文库的小说家排名中,沈从文列第二位。

1995年,钱理群、吴晓东推出了排在最前列的7位现代作家的名单。他们在《“分离”与“回归”——绘图本〈中国文学史〉(20世纪)的写作构想》(载《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1期)一文中写道:“在鲁迅之下,我们给下列六位作家以更高的评价与更为重要的文学史地位,即老舍、沈从文、曹禺、张爱玲、冯至、穆旦。”沈从文在全体现代作家中排名第三。

1999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对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用中文写作的小说进行排名,遴选前100部作品。参与这一排行榜投票的是海内外著名学者、作家,如余秋雨、王蒙、王晓明、谢冕、王德威等。在这一排行榜中,鲁迅以小说集《呐喊》位列第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名列第二。但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

这些产生于20世纪末的排名,有的针对作家沈从文,有的针对小说家沈从文,有的针对沈从文的个别小说,虽然范围大小不一,却都在二三名之间。

而若由诺贝尔文学奖来测定一个作家的成就地位的话,那么沈从文也算得上是颇受瞩目的一位。据传本来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要颁发给沈从文的,但遗憾的是他由于刚刚辞世而与此项殊荣失之交臂。(无独有偶,据传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打算要颁给老舍的,而这位大师也是由于辞世错失此奖。)
第3个回答  2006-04-27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
林语堂原名沈岳焕,主要笔名还有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 人。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徒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 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士司书。
1922年,受五四运动影响,毅然从家乡来到北京,靠自学从事文学创作,曾与胡也频一起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周刊》。1927年后,执教于中国公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先后出版了小说、散文、文论等文集近百种,作品富有极强的个性和湘西乡土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柏子》等。
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 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还有重要的选本《从文小说习 作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 抗战爆发后,经武汉、长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散文《湘西》、 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后回京,在北京大 学教书。问时编《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
1949年后,沈从文放弃了文学创作,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出土文物、工艺美术及物质文化史等。1978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任研究员,从事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著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进入80年代后,他重返文坛,在中国文学界及海外文学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4个回答  2006-04-29
平民意识和悲悯情怀。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

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各位,帮帮忙:与同是乡土文学流派的一些作家如废名等的创作比较,沈从文的描写(歌颂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他为什么比别人出名?谢谢诸位大侠,我想着重了解他的... 各位,帮帮忙: 与同是乡土文学流派的一些作家如废名等的创作比较,沈从文的描写(歌颂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他为...

沈从文被誉为什么
沈从文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乡土文学大师和抒情诗人。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其细腻的笔触、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风俗画卷。他的文学作品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展现了一种独特的...

沈从文(中国现代文学巨匠)
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着独特的地位。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多重价值,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对于研究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也对于中国...

说说沈从文在文学上的贡献?
先生一生中,有着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他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

沈从文的学术地位在中国到底有多高?
1987年和1988年,沈从文都曾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如果不是1988年5月因病离世,他有可能,虽然并不一定,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即使落选,连续被提名,也已足见其份量和水平。所以他的学术地位是世界所公认的高。

如何评价沈从文?
沈从文是个天才作家。一、作家常见,但天才作家不常见我们都提倡人是平等的,但是不可否认,在某些方面有些人确实具有非常突出的天赋。就拿如今中国群星璀璨的作家群体而言,曾经有李杜诗篇还有唐宋作家等人让中国文学立于世界之巅。正因为这些人才让中国面对西方的文化侵略时不会落于下风,也不会感到自卑。...

汪曾祺和沈从文谁的文学地位高
沈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疑是高于汪曾祺的。他们俩的文笔才情绝对都是不世出的。 他们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沈从文更多的是民国的动荡,而汪曾祺更多的是建国之后的文革等等。沈从文简直可以说就是文学的天才,从凤凰古城出来,他的生长环境里没有任何文学的影子,他甚至只读过小学。而汪曾祺是个书香...

说说沈从文在文学上的贡献
沈从文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在于他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他把诗和散文引进小说之中,打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大大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和审美功能。沈从文小说的主要贡献是他创造了一个特异的"湘西世界"。他以湘西人,乡下人的视角,来赞美湘西的山水美景,人的淳朴和风俗的古雅.并以这样一个世界来观照,批判,...

沈从文生平及作品简介
也为文物保护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综上所述,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创作和历史文物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而著称,展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淳朴生活,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