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的优势和劣势(详细的、全面的)?

高考复读的优势和劣势(详细的、全面的、越官方越好)?
谢谢你,不过我是因为报错志愿导致落榜的,复读是想补救,我只要是想知道报志愿时或是录取时是否有区别。

(一)盲目攀比、从众选报过高

其中一种情况是,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摸高”。有的考生对自己的实力和长处估计不准、不足,缺乏信心,简单地填报低层次学校,结果又往往导致“高分低就”。
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估测不准,选报了力所不及的志愿。如一位普通中学的理科考生,仅凭一次摸底成绩考了570分,就贸然在第一志愿填上了北京大学。而他的高考实际却只有540分左右,后果不用说了。又如广西桂林地区,某届一毕业生,平时学习基础比较好,当年报考理工类,由于在“非名牌大学不去”的思想指导下,填报志愿时只填写了清华、北大、复旦三所社会声誉较高的重点大学,其余各批录取院校均未填报。结果高考成绩刚刚达到第一批重点院校投档最低的控制线,因低于所报院校的录取线而落选。造成志愿填报过高的还有其他原因,但最常见的还是由于主观估测不准造成的。

(二)将志愿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选报过专

近几年招生中,有的学校(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两倍、三倍甚至十几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而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填报甚至无人填报。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逐渐增多,甚至出现了整张志愿表中只填一个专业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毕业生的使用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缺乏了解外,主要是受人为的、传统的、世俗思想的影响,将志愿的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有的考生出于对未来职业的考虑,在选择专业时只考虑所谓的“热门”专业。为避免失误,如果考生一定要选择“热门”专业的,一定要选报“热门”不忽视“冷门”,冷热结合,同时要量力而行,如果成绩不太突出,为安稳起见最好在专业上避“热”就“冷”,转而在学校上选“优”。

(三)高分考生一定能录取到好学校

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按理说,都应该被录取到好学校、好专业。但事实却不尽然。竞争一般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的,各省的前几名、几十名被录取到好学校一般都不会成问题,但若是前一二百名就难保证了。原因主要在于志愿选报不当,考生填志愿时,主观臆断,盲目认为自己是学校第一名报某某校肯定没问题,甚至固执地只报一个专业,又不肯服从到其他学校及专业就读,一旦失误就很可能名落孙山。因此,高分考生要报考名牌大学、名牌专业,也要讲究选择技巧。首先,在选报志愿时,视野要宽;二是选择目标要准,瞄准靶心,尽量争取第一志愿被录取。

(四)单纯以收费标准高低判断专业的好坏

现在很多人以为,收费高的专业一定“走俏”,收费低的不行。其实这样看问题是很不可靠的。有些专业是国家大量需要,大有发展前景的,为了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报考,收费标准相对低一些,同时奖、助学金数额也较高。有些院校和专业收费相对较高,但并不说明该院校、专业就比其中专业一定好些,发展前景绝对强些。考生应在中学老师和招办、高校的帮助下具体了解有关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看哪些院校和专业最适合自己。

(五)拥有了资料就可以填好志愿

在考试结束后成绩公布之前填报志愿,考生若拥有标准答案,就可较好地估算出成绩。在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若是使用标准分,考生拥有标准分的知识,就可以准确地知道自己的相对位置;若是使用原始分,考生拥有分段统计表,也可以清楚大概的位次。要是考生拥有关于高校介绍专业设置情况的资料,就会使选择更有针对性。

再加上拥有了本省(市、自治区)往年高校的投档及录取情况,在选择学校时可以排好先后的顺序,对于第一志愿的确定会有较好的帮助。但过去的资料只能作为参考,大概确定一下该校在考生心目中的位置即可。

(六)对学校专业不了解,或望“名”生义,或心存偏见

一是填报志愿仅看校名,以为校名有着“地质”、“石油”等字样的学校,就只设这些艰苦专业,其实这些学校也有其他专业;二是心存偏见,将师范、农业等划分为艰苦专业,认为就业出路不佳,其实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也很高;三是对一些省外学校不了解,有的学校只因为不在直辖市或者省城,考生就不 愿填报。

(七)填“服从分配”会吃亏

“是否服从分配”一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所报各志愿学校都未被录取时,是否同意分配到其他院校;二是当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报的各专业均未被录取时,是否同意分配到其他系科学习。这项规定,显然扩大了考生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为规定填报的几个院校和专业,都是有限的,如填了“同意服从分配”,就会增加上百个院校、几十个专业录取的机会,绝不会吃亏。

(八)过分依赖长辈,甚至由父母包办

考生的家长、老师,凭着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理解,对考生选择志愿时正确加以帮助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万事不可过头。如果忽视考生的主体作用,由长辈大包大揽,强制学生作出某种选择,那就难免出现偏颇,甚至引发令人痛悔一生的后果。

总结历年考生填报志愿的经验,除要避免陷入误区外,还要注意八忌:

一忌招生信息不灵,实力评估不当。考生要认真阅读有关招生信息,对要报考的学校、专业要有基本的了解,包括院校地址、办学条件、课程设置、毕业去向、收费标准及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等,都要心中有数。同时对自己的实力作客观评估,参照自身兴趣、特长合理确定各批次学校类型、档次。

二忌不了解院校、专业的特殊要求和“相关科目”成绩,盲目填报。不少院校、专业有特殊要求,如无绘画基础者不能报城市规划、工业造型设计专业;国际贸易要求英语口试、自身形象俱佳等;计算机专业要求“相关科目”数学、英语成绩好,而新闻专业则对语文要求偏高等等。不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或好的相关科目成绩,不论总分多高,都不宜报考相关的院校和专业。

三忌志愿平行、没有梯度。填报志愿最忌平行。在填好关键性的第一志愿后,其他志愿要保持合理的“落差”,不能是平行式,更不能是“爬坡式”或“波浪式”。

四忌填报志愿过热、过偏、过窄。不可一味看重热门专业,要冷热兼顾;也不可选报志愿地址过偏,集中到经济条件好的城市及沿海城市;还要注意不能仅凭个人兴趣,清一色填报一种专业。

五忌志愿没有反映考生的真实意愿。部分考生缺乏主见,依赖思想严重,受亲朋师长的影响,填了自己不向往或反感的志愿,以致影响后段的复习和生活,有少数还通过不同渠道欲改志愿,为自己的学习、生活留下后患。

六忌放弃“服从、调剂志愿栏”。这一栏是为了弥补考生志愿填报不足或不当而设置的。若考生填了服从分配或愿意调剂到某些院校、专业,可大大提高录取率。

七忌志愿保守,只求跳“农门”。不少农村优秀考生,为了跳“农门”、“吃皇粮”,尽管自身实力雄厚,但填报的院校档次低,丧失了许多发展机遇,实在可惜。

八忌志愿表格填(报)写不规范。这是影响录取的因素之一。考生对涉及的几种表、卡、袋的所有内容要前后准确一致,避免错字或涂改。对“机读志愿卡”等机读表册要规范填涂,并与其他表册一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19
我是2004年在上海民进自强复读的,复读前的想好跟你一样,所以你的心情我很是明白。
我觉得优势就是可以再得到一次高考的机会,但结果只有成功或失败两种!
如果你只差几分,而落榜,再复读是比较轻松的,相反,就要你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PS:既然你想复读了,就抓紧现在的暑假的机会,好好全面的复习,个人觉得毕竟一年的时间还是不够,一过12月,后面的日子就没有系统复习的机会了,就是天天卷子、天天考试。我觉得把高考词汇表背下来,可以快速提高英语能力,我自己当时是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劣势:
(1)就是当朋友们都上班工作的时候,你还在读书(我现在大4,但很多朋友都工作2、3年了,有的因为工作经验长,一个月5.6000的也很多,当然这个时候文凭也没这么重要了)
(2)当你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父母可能就已经退休了,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我现在就觉得心里一直对家里有种愧疚感,不能像我朋友们那样,工作赚钱贴补家用,而我母亲也不得不退休之后,还继续上班贴补家用。
PS:如果不选择复读,也可以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等考试补救,而且课程很轻松,同样3年之后,也是某大学某专业的本科生。

复读也是一种赌博,不论你怎么选择,我都祝福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27
作为复读生,首先经历了高考,体验过了高考的全过程,再参加考试时,注意事项都熟记于心;学习上比应届生多复习了一年更透彻;劣势是:比同龄人晚毕业一年,心态不太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