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是如何征服了中国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大人物?

如题所述

朝隆合和田玉(taohetianyu)每天准点聊玉~

和田玉美在质上,不张扬,不耀眼,不浓艳,不媚俗,古往今来,征服了中国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大人物。它的独特魅力,曾使得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层的人们,都为之倾倒,为之痴狂。

一、价值连城,征服君王――和氏璧

和氏璧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很多专家证实,和氏璧材质就是和田白玉。在当时,和氏璧价值连城,可谓颠倒众生。

各国君主为了抢夺和氏璧,不惜发动战争。众所周知的秦王愿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蔺相如施巧记使和氏璧“完璧归赵”的故事,足以说明这一点。可见,这种珍宝的奢侈级别和珍贵级别,真不是一个价值连城就可以形容的。

二、皇权象征,竞相追逐――传国玉玺

在战国后期,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最终得到了和氏璧。当即命令李斯将和氏璧改成玉玺,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从此之后,玉玺被历代王朝视为权力正统的象征物,一直被争夺着,在权力的最顶峰流传着。

据史料记载,楚汉争霸后,刘邦最终胜了项羽,项羽于乌江边自刎身亡。刘邦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枳道旁,献上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和符节,就在这历史性的一刻,玉玺的传递预示着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国,正式宣告秦国灭亡。这是传国玉玺第一次经历王朝更迭,也是最为平静的一次。

三、以德服人,君子如玉――孔子与玉

孔子在论玉时,曾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从此,不管是身居翰苑的士大夫、苦修四书五经的读书人,还是附庸风雅的土地主,不是身佩玉饰就是在书案上陈放把玩。可以说,孔子对于和田玉的喜爱和推崇,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和田玉在中国历史上“国玉”的地位。

孔子的赏玉思想,奠定了后世文人士大夫对玉的情感基础,在随之而来的四千多年间,玉的命运一直同中国儒学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四、为玉痴狂,以玉治国――乾隆帝与玉

乾隆皇帝对玉的喜爱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乾隆二十四年,乾隆皇帝最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的平准战役取得胜利。自从,出产和田美玉的新疆正式归入清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和田玉玉贡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对此,乾隆皇帝非常得意,他特制碧玉刻诗大盘以为纪念。在御制《和田玉》诗中,乾隆写道:“和田昔于阗,出玉素所称,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并说:“回城定全部,和阗驻我兵,其河人常至,随取皆瑶琼。”

他甚至还用行动在证明“玩玉可治国治天下”。他说:“不使良材屈伏沉沦,将其剪拂出幽,以扬王庭而佐治理。”乾隆如此嗜玉,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玩玉赏玉的风潮。和田玉在民间也开始蔚然成风,成为生活中人人都喜爱的时尚。

五、以玉启智,红楼梦成――曹雪芹与玉

说曹雪芹爱玉,一点都不难理解。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就是借家门口的一块大元宝巨石,才塑造了贾宝玉这一人物。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同时又纯真、开朗、乐于助人,生脱脱一块绝世美玉。

整本《红楼》又叫《石头记》,开头不仅以通灵宝玉为引,之后又贯穿故事始终,故事主人物也以玉为名。和田玉,是开启《红楼梦》故事的关键,也是解开《红楼梦》奥秘的一把钥匙。所以说,曹雪芹对玉不只是爱那么简单,更是达到了一种与玉合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来源:朝隆合和田玉,转载请标注出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