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最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大神会吗

《阳关曲·中秋月》最后两句用了对偶、反问的修辞手法,句中“此生此夜”对“明月明年”,“不长好”对“何处看”,原文如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

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扩展资料:

《阳关曲·中秋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作”,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5

《阳关曲·中秋月》最后两句用了对偶、反问的修辞手法。

附: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0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原意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光。用了“借代”手法。
千里共婵娟: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光。指代团圆等一切美好的事物。用了寄寓(寄托)的修辞法。
第3个回答  2020-09-24
1.溢”写尽月光如水满则溢的动态美,冰清玉洁的光亮美;“转”再现了明月的运行轨迹和浑圆的形态美。
2.触景生情。表达了对月圆人圆的珍惜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求和忧虑。
【解析】
试题分析:
1.诗人练字,七言一般是第五个字,本诗的前两句就如此。“溢”本写水,此用来写月光,就写出了月光如水满而流出的动感;“转”字可见月亮运行和浑圆。
2.这首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是由此而触发的议论抒情。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不要忘记了诗后的注释:该诗是苏轼在中秋与其弟弟苏辙相聚时所作。这样团聚的夜晚是不长有的,所以倍感珍惜;这样团聚的夜晚明年又能在哪团聚呢,可见对亲人团聚的渴求和忧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点评: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得把其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具体步骤是: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写出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鉴赏诗词表达技巧的目的不在于辨识诗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而主要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对一些常见的技巧,我们平时就要归纳出它的作用和效果。下面就是对表达技巧常用关键词及其效果的一个归纳总结。
第4个回答  2019-09-09
答案是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