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价值的作文100字

急啊!!!!

写的不错
仅供参考

  我们的人生确实是短暂的,但它应该是有价值的,唯有实现了我们人生的价值,我们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可要怎样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呢?下面就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
  
  古人曾经教导我们,凡是在考虑重大问题时,一定要先虑终,后虑始,然后才自始至终。这就是说,我们在遇到重要的问题时,首先必须考虑到它的最终结果是什么,然后才能根据我们需要的结果而采取行动。同理,当我们面对人生价值这样重大的问题时,自然需要考虑其目标是什么。
  或曰应立志高远,或曰当理想宏伟,或曰要作大事,成大器,凡此等等,不可胜数。但是,不容讳言,最终能成为现实的能有几人?这样说来,是否在下反对一个人有远大的抱负呢,当然不是!若依在下之见,如果我们只想到应该有一很好的理想,却不顾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或者说只考虑到目标的伟大,却没有考虑到主观和客观的条件如何。于是,弘愿也吧,远志也吧,到头来只不过是一种梦想而已。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窃以为在确定我们人生的价值目标时,需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
  一,可以有远大的目标,或是宏伟的理想,但只能作为我们人生初期奋斗的原动力,而不能固执于一隅之见。换句话说,当我们面临的主、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预想不到的变化,甚至是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实现理想了。试想,这时我们还需要坚持既定的目标而不要改变吗!比如有个年青人自幼就想当一名科学家,可他在上高中时,数、理、化的成绩却相当差。照此看来,当科学家的愿望已经很难成为现实。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作些调整呢!所以,远大的目标应该有,固执己见却未必恰当。
  二,在有长期目标的同时,更应该有短期的目标。所谓长期目标,就是指我们需要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因为它有可能实现得了,也有可能根本就不能实现,所以往往要终身为之奋斗。短期目标就不同了,只要我们在制定它的时候能够使之比较切合自身的实际,就一定能实现。之所以如此说,这是由于我们制定短期目标的原则就是决不能好高鹜远,而是必须使之完全有实现的可能,或曰通过努力就能实现。这样作的好处就在于,我们能不断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这就是说,这能使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并从而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如果我们只有长期目标而无短期目标,那就完全有可能长期处在失望之中。其结果是不但很容易丧失信心,甚至还会因心灰意冷而一蹶不振。为了能真正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必须用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来增强信心和激励斗志。
  三,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对“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并且把这作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终目的。至于其它什么宏伟的目标,远大的理想,甚至要想成为举世的楷模,当代的典范,这些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因为,人的才智有差异,知识有多寡,能力有强弱,故尔决不可能人人都能成就宏图伟愿。但就“三立”而言,除了“立言”之外,几乎是人人皆可得而为之,且能有所为就会有所得。之所以如此说,则是由于“立德”与“立功”二事,它本来就是我们平常就应该做的,而且只要去做,就一定会有成效。约言之,只要我们在这两方面确实下了功夫,并且不管在哪个方面有所成就,那就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以“立德”而言,作为一个人原本就应当首先学会如何做人,即无论何人都必须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人,然后才说得上实现人生的价值。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应该把实现人格价值放在第一位。可要怎样才能学会如何做人呢?那就是必须注重个人的修为,即修养道德,并且还要日新其德,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关于这,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你的人品,德行,情操,就会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而获得赞誉。而这,就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
  说到“立功”,并非只有那些民族英雄,或者成就了大事业的人才算是立了功。其实,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工作,凡是能为他人提供良好的服务,或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也都是有功之人,也都是实现了人生价值的人。
  至于“立言”,这当然是文化人的事,因此只能能者为之,不能者决不可勉强去做。因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绝不是只有一条。
  
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因和外因
  
  无论什么事物,其发展变化都要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关于这,大概可以说是不可易移的真理。就实现人生价值而言,自然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因和外因进行一些探讨。
  这里所谓的“内因”,其实就是指我们的主观条件,如自身的道德素质,知识水平,能力强弱,健康状况,精神面貌,心理因素等等。这些东西原本人人都有,但却不尽相同,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不同和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结果,所以我们不得不重视它。
  至于“外因”,或曰客观条件,那就是指我们所处的地域,国家,社会和时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或地域,它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是存在着差异的,并且因此而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约言之,不同的生存环境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也会因文化意识或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影响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
  就“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和作用来说,以往有一个很流行的观点: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已;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了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还特地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只有鸡蛋才能孵出鸡子,石头是孵不出鸡子来的。说实话,这个例子绝对不是诡辩意识的产物,而且还不是个案。也许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当时的年青人几乎把它当作真理来崇拜。然而,上个世纪的90年代就有人开始质疑其正确性了,并且阐述了不少理由。
  就事实而论,内因决定论在生物学方面确实有其正确性,但同时也不是绝对的。至于在人事上,那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孟子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明,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大意是说,古代的人,能得志就有恩泽惠及百姓,不得志就修养自己的人品使自身的德行可以表现在当世;所以困厄时能够完善自身,通达时就可以兼善天下之人。从这里的“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来看,说明这个人是德才兼备者,或曰贤能之辈,其内因是完全能使他实现“兼济天下”这种人生价值的。可他为什么要作两种选择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是“穷”还是“达”。而这“穷”和“达”指的就是外因。由此可见,这句话的实质是说,外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难道不是吗?外因起决定作用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还少吗!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有近百万青年远征军出国,目的是为了打击日寇报效祖国,可他们之中竟有几万人死在印度的野人山中,而且是死于饥饿和疾病。如果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的话,难道他们没有打击日寇报效祖国的决心和能力?显然不是!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恶劣的环境造成的。这就是说,外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近者如“文化大革命”中那些被诬指为叛徒,内奸,工贼,走资派的老革命家们,他们被整得心身俱损,惨烈至极,甚至有的成了冤魂。若要追究他们是否内因出了问题的话,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是永远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革命事业的。那么,他们的挨整,的冤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不用多说,自然是外因,是那个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环境造成的。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外因!
  再近者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前些年有研究生卖香烟的,有大学生卖肉的等等。当时有很多人对此不甚理解,曾经误认为是他们辜负了国家的培养,是他们放弃了自身的专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或许有人会问,他们是否业务知识太差,或者业务能力不强?一句话,他们的内因出了问题吗?答曰,当然不是!就事实而论,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是很有抱负的,而且在学习期间也很努力,按说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然而,事与愿违的是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岗位来接纳他们。于是,不少的大学生必须面临失业的威胁。造成如此情形的原因何在?外因!
  就以上所列事例而言,大概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了吧:许多时候外因也是要起决定性的作用的。在下之所以这样说,并不等于是否定内因的重要性。实际上,很多时候还是内因在起决定作用,因而我们必须既重视内因,也重视外因。
  古人有“修身俟命”之说。 “命”者,命运,时运,时机,机遇也。这意思是说:(我们要)完善自身以等待时机。在这里,“完善自身”指的是内因,而内因只是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能不能把这种种可能性变为现实,那还必须等待时机。只有当时机到来之时,我们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时机也吧,机遇也吧,或者说命运也吧,时运也吧,都是外因。外因为我们提供的是现实性。
  既然内因是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可能性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重视它,否则即使是机遇来到你的面前,你也无法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古人曾说过“居易俟命”这样一句话,这意思是说,我们要立于有利的地位以等待时机。其实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豫,则立;不豫,则不立。”豫者,准备也。作好了准备,我们就能立足,也就是处在有利的地位;没有作好准备,就立不住脚,也就是不可能处于有利地位。什么是有利的地位呢?就实现人生价值而言,当然是指我们在主观上所具备的条件(内因)已经完全有可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可要怎样才能造就这些条件呢?为了能够造就这些条件,我们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首要的就是我们必须使自身成为真正的人,即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道德高尚,情操美好的人;做一个善良诚实,宽容厚道的人;做一个宅心仁厚,兼济众生的人。没有道德生命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道德是人类社会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同时,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具备一般的道德水平,而是还要追求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自觉地意识到我们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我们也是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的。
  作为一个人,如果他不能自觉地意识到他的人生是有价值的,那吗,他就很有可能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自然也就无法找到能够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甚至还有可能陷入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的泥坑。假如一个人真的陷入了这些泥坑,那就别想他能实现什么人生价值了,当然就更不能期望他能创造什么社会价值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人,是一个有道德,有良心和良知的人。
  假如一个人根本没有道德,试想,他能有人生的正确方向吗?事实就是这样,凡是失去人生正确方向的人,他就很有可能步入歧途而遗憾终身,甚至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比如那些身犯重罪的人不就是这样吗!
  也许有人会说,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是什么时代,追求幸福应当是每个人的不二选择吧。对于这样的说法,在下是万万不能同意的,因为他的意思是说,无论一个人有没有道德,他都可以追求到幸福。难道真是这样吗?《大学》的三纲中有这样一条:“止于至善”。而这,就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人生的终极目的,也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所在。至善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虽然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个境界,但对它的追求却能使我们时时刻刻不忘向善,为善,并从而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净化。谁都知道,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的人生应当是美好的。然而,只有灵魂得到净化的人生才是美好的,其人生价值也才是高尚的。
  其二,为了使我们的主观条件(内因)达到更高的水平,我们还必须重视学习。《礼记》云:“人不学,不知道。”道是什么?道者,法则,准则,原则,秩序,规律也。一个人不通过学习,他就不能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的法则,准则,或秩序,规律。设若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根本没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孔子要求我们“志于道”。所谓“志于道”,就是指我们要立定志向去认识道,理解道,并且运用道。万事万物各有其道,比如天道,地道,人道等等。我们认识和理解了这些道,也就是认识和理解了事理,物理,情理。如果我们对这些都认识得很深刻,也理解得很透彻,那我们就能处理好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了这些关系,我们才能顺利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也才有可能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
  肥沃的土地可以给我们带来丰硕的粮食,设若不对它进行耕种,那将一无所获;聪颖的人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如果他不爱学习,那就必定一事无成。《礼记》云:“玉不琢,不成器。”其大意是说,一个人就象一块玉石,如果不对它进行雕琢(即学习),它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东西。问题就是这么简单,必须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成器。倘若你想成大器,那就更需要学习。王充就曾指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同时他还说:“智能之士,不学不成。”这是说,即使你是一个既智慧又能干的人,如果不学习也不会有成就。本来嘛,“理无精粗,惟学乃明。”“人无贤愚,非学曷成。”为了使我们的人生更光辉,我们必须努力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因为,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提高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专业素质和应变能力等等。只要我们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们就完全有可能成就大事业,有大作为。能如此,我们的人生价值自然就得到了实现,甚至是很大的实现。
  问题就是这样:宏伟的目标固然可嘉,但只有从学习中得来的一切才能造就自己;放弃学习却想拥有成就,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人们常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然则不学习就不能达此目的。为了造就自己,为了尽可能多的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必须从小就注重学习,“少而不学,长无能也。”(孔子家语)当然,我们不只是在年少时要重视学习,而且还要终身不放弃学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孔子教导我们要“学而不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决不是不分好坏见什么就学什么,也不是不分好书坏书见书就读,而是要读好书,要学好的东西。或曰我们不是有“开卷有益”这句成语吗,若照你说的,这句话岂不错了!是的,这话确实是错的。要不,我们探究一下它的出处便会弄清这个问题:据宋代王闭之《渑水燕谈录》记载:“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是说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要读三卷,有一天因为有事没有读成,于是在一个空闲的日子把他给补上,还曾经说过“开卷有益”这话,并且认为这不是什么劳烦的事。在这里,我们必须首先弄明白宋太宗读的是《太平御览》,这是宋朝前期四大类书之一,当然是本好书,其所谓“开卷有益”就是针对这本书说的,他并没有说无论读什么书都会“开卷有益”。
  我们今天读书一定要只读好书,不读坏书。许多青少年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是由于读了坏书,和看了宣扬色情、暴力、凶杀的影视作品所造成的。这个教训我们千万要记住!
  读书不但要分别书的好坏,而且要有的放矢,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去选择那些最适合自己的书来读。如阐述哲理的书,有助于个人修为的书,能提高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书等等。一言以蔽之,尽量读那些有益于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书,这才是正道。
  其三,既要讲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面临什么问题,毫无疑问是应该坚持原则的。这是根本,是第一位的。因为,坚持原则就意味着我们不违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果不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去办事,或解决问题,那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问题也解决不了。正是基于此,所以坚持原则是根本,是第一位的。
  是的,我们必须坚持原则。但是,由于客观条件或曰客观环境是千百万化的,所以还必须要有灵活性。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而时中”。中是什么?当一架天平的上针与下针对齐时,这就是中。这时天平就出现了平衡,也就是和。国语云:“和实生物”。这就是说,无论什么事物,只有达到“和”的境界时它才能得到发展。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西方的哲学家认为,矛盾的双方必须经过斗争而使它们产生转化,从而使事物得到发展。我们中国的哲学家却不这样认为,尤其是儒学。在他们看来,只要通过协调就能使矛盾对立的双方达到“中”的程度,即恰当,恰倒好处之意,这时矛盾的双方就会出现平衡,即“和”,事物就得到了发展。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欲“和”就必先求“中”。或许正是基于此,所以《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
  之所以说中是天下之大本,实是因万事万物都各有其中,并且中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我们坚持求和,这是原则性,这是不能变的。但由于中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求中就必须因时而定,这就是灵活性。简而言之,所谓灵活性,其实就是采取通权达变的措施而使我们能作到事事合中,时时合中。我们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自然也当如此。
  比如一个体操运动员,他的素质很好,能力很强,完全有可能实现他在世界大赛上夺冠的愿望。试想,能这样不就是实现了很大的人生价值吗!然而不幸的是,在一次训练中他受了很严重的伤,并且因此而不能再当运动员了。这时他该怎么办?实现人生价值的愿望不能变,这是原则性。可要这样作才能实现愿望呢?最恰当的做法就是要面对现实而通权达变,改变人生价值的具体目标!这就是灵活性的体现。
  人世间的事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还必须因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策略。这就是既坚持原则性,又不乏灵活性的做法。惟有如此,我们才能顺利地实现人生价值。
  其四,必须具备认识和处理好利、义关系的能力。关于利与义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或是工作中,都难免要遇到利与义的矛盾冲突,虽然前人曾经无数次地教诲过我们应该如何它们之间的矛盾,并且提供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可是,即使是在今天这样先进发达的时代,也还有很多人不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尤其是那些主张全盘西化或接受了西方“个人主义”的人们,以及那些丧失了良知的生产者、经营者,他们无不奉“个人利益至上”为经典。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今天就不会物欲横流,铜臭熏天;就不会诚信丧失,邪恶肆虐;就不会有人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惜坑害国家,坑害人民。为了不使我们走上歧途,那就必须提高处理利、义关系的能力,否则就不利于我们实现人生的价值。
  谁都知道,任何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既要生存,就必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获得必要的满足,即使人们要想生活得好一点,日子过得舒服一点,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绝对不可超出底线,即不能违法,也不能有违道德和公序良俗。孔子就曾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发财与当官,是人们所期盼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不能接受;贫穷与下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不避开。这里所说的正当方法是什么呢?是指要合乎仁义的要求!这就是说,当我们面临有利可图之时,我们应当首先考虑的就是不能“惟利是图”,而是要“见利思义”,并且要“义以为上”,“义以为质”。义者,宜也,合适也,适宜也。一言以蔽之,想富,想贵,都是人们的正常欲求,关键是我们的获得是否合适,是否适宜,要把义放在首要的位置来考虑,要把义作为必须遵守的原则,要作到如孔子那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能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就能在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在与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既考虑自身的利益,也兼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而且也能求得自我的身心平衡。而这,对于我们实现人生的价值来说,是很有利的。
  其五,健康的身心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证。也可以说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或曰重要的内因之一。
  这里所说的健康,既包含有生理上的,也包含有心理上的。换句话说,虽然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但并不等于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因为,身体健康只是一部分健康而已,唯有同时有了心理上的健康,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要作到身体健康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无论动与静都能使我们无病无痛结结实实,甚至还可以摆脱亚健康状态。但要求得心理上的健康,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实在太多,如自身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遗传基因,人生历练等都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还有诸如环境的变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情感的纠葛,疾病的折磨,以及激烈竟争的社会带给我们的心态失衡,或者前进路上遇到的挫折使我们受到了极度的伤害等等,也无不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基于此,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心理健康。
  为此,我们必须加强个人修为以提高思想境界,必须努力学习以提高文化素养。唯其如此,我们才有可能以平常心去对待一切不期而遇的世事变幻,也才有可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挫折。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就能比较好的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所谓“境随心移”,“相由心生”就是这个意思。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02
  我们的人生确实是短暂的,但它应该是有价值的,唯有实现了我们人生的价值,我们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可要怎样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呢?下面就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
  
  古人曾经教导我们,凡是在考虑重大问题时,一定要先虑终,后虑始,然后才自始至终。这就是说,我们在遇到重要的问题时,首先必须考虑到它的最终结果是什么,然后才能根据我们需要的结果而采取行动。同理,当我们面对人生价值这样重大的问题时,自然需要考虑其目标是什么。
  或曰应立志高远,或曰当理想宏伟,或曰要作大事,成大器,凡此等等,不可胜数。但是,不容讳言,最终能成为现实的能有几人?这样说来,是否在下反对一个人有远大的抱负呢,当然不是!若依在下之见,如果我们只想到应该有一很好的理想,却不顾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或者说只考虑到目标的伟大,却没有考虑到主观和客观的条件如何。于是,弘愿也吧,远志也吧,到头来只不过是一种梦想而已。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窃以为在确定我们人生的价值目标时,需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
  一,可以有远大的目标,或是宏伟的理想,但只能 作为我们人生初期奋斗的原动力,而不能固执于一隅之见。换句话说,当我们面临的主、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预想不到的变化,甚至是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实现理想了。试想,这时我们还需要坚持既定的目标而不要改变吗!比如有个年青人自幼就想当一名科学家,可他在上高中时,数、理、化的成绩却相当差。照此看来,当科学家的愿望已经很难成为现实。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作些调整呢!所以,远大的目标应该有,固执己见却未必恰当。
  二,在有长期目标的同时,更应该有短期的目标。所谓长期目标,就是指我们需要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因为它有可能实现得了,也有可能根本就不能实现,所以往往要终身为之奋斗。短期目标就不同了,只要我们在制定它的时候能够使之比较切合自身的实际,就一定能实现。之所以如此说,这是由于我们制定短期目标的原则就是决不能好高鹜远,而是必须使之完全有实现的可能,或曰通过努力就能实现。这样作的好处就在于,我们能不断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这就是说,这能使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并从而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如果我们只有长期目标而无短期目标,那就完全有可能长期处在失望之中。其结果是不但很容易丧失信心,甚至还会因心灰意冷而一蹶不振。为了能真正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必须用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来增强信心和激励斗志。
  三,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对“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并且把这作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终目的。至于其它什么宏伟的目标,远大的理想,甚至要想成为举世的楷模,当代的典范,这些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因为,人的才智有差异,知识有多寡,能力有强弱,故尔决不可能人人都能成就宏图伟愿。但就“三立”而言,除了“立言”之外,几乎是人人皆可得而为之,且能有所为就会有所得。之所以如此说,则是由于“立德”与“立功”二事,它本来就是我们平常就应该做的,而且只要去做,就一定会有成效。约言之,只要我们在这两方面确实下了功夫,并且不管在哪个方面有所成就,那就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以“立德”而言,作为一个人原本就应当首先学会如何做人,即无论何人都必须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人,然后才说得上实现人生的价值。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应该把实现人格价值放在第一位。可要怎样才能学会如何做人呢?那就是必须注重个人的修为,即修养道德,并且还要日新其德,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关于这,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你的人品,德行,情操,就会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而获得赞誉。而这,就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
  说到“立功”,并非只有那些民族英雄,或者成就了大事业的人才算是立了功。其实,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工作,凡是能为他人提供良好的服务,或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也都是有功之人,也都是实现了人生价值的人。
  至于“立言”,这当然是文化人的事,因此只能能者为之,不能者决不可勉强去做。因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绝不是只有一条。
  
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因和外因
  
  无论什么事物,其发展变化都要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关于这,大概可以说是不可易移的真理。就实现人生价值而言,自然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因和外因进行一些探讨。
  这里所谓的“内因”,其实就是指我们的主观条件,如自身的道德素质,知识水平,能力强弱,健康状况,精神面貌,心理因素等等。这些东西原本人人都有,但却不尽相同,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不同和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结果,所以我们不得不重视它。
  至于“外因”,或曰客观条件,那就是指我们所处的地域,国家,社会和时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或地域,它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是存在着差异的,并且因此而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约言之,不同的生存环境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也会因文化意识或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影响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
  就“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和作用来说,以往有一个很流行的观点: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已;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了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还特地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只有鸡蛋才能孵出鸡子,石头是孵不出鸡子来的。说实话,这个例子绝对不是诡辩意识的产物,而且还不是个案。也许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当时的年青人几乎把它当作真理来崇拜。然而,上个世纪的90年代就有人开始质疑其正确性了,并且阐述了不少理由。
  就事实而论,内因决定论在生物学方面确实有其正确性,但同时也不是绝对的。至于在人事上,那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孟子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明,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大意是说,古代的人,能得志就有恩泽惠及百姓,不得志就修养自己的人品使自身的德行可以表现在当世;所以困厄时能够完善自身,通达时就可以兼善天下之人。从这里的“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来看,说明这个人是德才兼备者,或曰贤能之辈,其内因是完全能使他实现“兼济天下”这种人生价值的。可他为什么要作两种选择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是“穷”还是“达”。而这“穷”和“达”指的就是外因。由此可见,这句话的实质是说,外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难道不是吗?外因起决定作用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还少吗!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有近百万青年远征军出国,目的是为了打击日寇报效祖国,可他们之中竟有几万人死在印度的野人山中,而且是死于饥饿和疾病。如果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的话,难道他们没有打击日寇报效祖国的决心和能力?显然不是!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恶劣的环境造成的。这就是说,外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近者如“文化大革命”中那些被诬指为叛徒,内奸,工贼,走资派的老革命家们,他们被整得心身俱损,惨烈至极,甚至有的成了冤魂。若要追究他们是否内因出了问题的话,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是永远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革命事业的。那么,他们的挨整,的冤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不用多说,自然是外因,是那个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环境造成的。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外因!
  再近者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前些年有研究生卖香烟的,有大学生卖肉的等等。当时有很多人对此不甚理解,曾经误认为是他们辜负了国家的培养,是他们放弃了自身的专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或许有人会问,他们是否业务知识太差,或者业务能力不强?一句话,他们的内因出了问题吗?答曰,当然不是!就事实而论,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是很有抱负的,而且在学习期间也很努力,按说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然而,事与愿违的是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岗位来接纳他们。于是,不少的大学生必须面临失业的威胁。造成如此情形的原因何在?外因!
  就以上所列事例而言,大概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了吧:许多时候外因也是要起决定性的作用的。在下之所以这样说,并不等于是否定内因的重要性。实际上,很多时候还是内因在起决定作用,因而我们必须既重视内因,也重视外因。
  古人有“修身俟命”之说。 “命”者,命运,时运,时机,机遇也。这意思是说:(我们要)完善自身以等待时机。在这里,“完善自身”指的是内因,而内因只是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能不能把这种种可能性变为现实,那还必须等待时机。只有当时机到来之时,我们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时机也吧,机遇也吧,或者说命运也吧,时运也吧,都是外因。外因为我们提供的是现实性。
  既然内因是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可能性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重视它,否则即使是机遇来到你的面前,你也无法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古人曾说过“居易俟命”这样一句话,这意思是说,我们要立于有利的地位以等待时机。其实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豫,则立;不豫,则不立。”豫者,准备也。作好了准备,我们就能立足,也就是处在有利的地位;没有作好准备,就立不住脚,也就是不可能处于有利地位。什么是有利的地位呢?就实现人生价值而言,当然是指我们在主观上所具备的条件(内因)已经完全有可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可要怎样才能造就这些条件呢?为了能够造就这些条件,我们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首要的就是我们必须使自身成为真正的人,即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道德高尚,情操美好的人;做一个善良诚实,宽容厚道的人;做一个宅心仁厚,兼济众生的人。没有道德生命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道德是人类社会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同时,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具备一般的道德水平,而是还要追求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自觉地意识到我们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我们也是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的。
  作为一个人,如果他不能自觉地意识到他的人生是有价值的,那吗,他就很有可能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自然也就无法找到能够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甚至还有可能陷入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的泥坑。假如一个人真的陷入了这些泥坑,那就别想他能实现什么人生价值了,当然就更不能期望他能创造什么社会价值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人,是一个有道德,有良心和良知的人。
  假如一个人根本没有道德,试想,他能有人生的正确方向吗?事实就是这样,凡是失去人生正确方向的人,他就很有可能步入歧途而遗憾终身,甚至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比如那些身犯重罪的人不就是这样吗!
  也许有人会说,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是什么时代,追求幸福应当是每个人的不二选择吧。对于这样的说法,在下是万万不能同意的,因为他的意思是说,无论一个人有没有道德,他都可以追求到幸福。难道真是这样吗?《大学》的三纲中有这样一条:“止于至善”。而这,就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人生的终极目的,也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所在。至善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虽然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个境界,但对它的追求却能使我们时时刻刻不忘向善,为善,并从而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净化。谁都知道,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的人生应当是美好的。然而,只有灵魂得到净化的人生才是美好的,其人生价值也才是高尚的。
  其二,为了使我们的主观条件(内因)达到更高的水平,我们还必须重视学习。《礼记》云:“人不学,不知道。”道是什么?道者,法则,准则,原则,秩序,规律也。一个人不通过学习,他就不能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的法则,准则,或秩序,规律。设若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根本没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孔子要求我们“志于道”。所谓“志于道”,就是指我们要立定志向去认识道,理解道,并且运用道。万事万物各有其道,比如天道,地道,人道等等。我们认识和理解了这些道,也就是认识和理解了事理,物理,情理。如果我们对这些都认识得很深刻,也理解得很透彻,那我们就能处理好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了这些关系,我们才能顺利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也才有可能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
  肥沃的土地可以给我们带来丰硕的粮食,设若不对它进行耕种,那将一无所获;聪颖的人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如果他不爱学习,那就必定一事无成。《礼记》云:“玉不琢,不成器。”其大意是说,一个人就象一块玉石,如果不对它进行雕琢(即学习),它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东西。问题就是这么简单,必须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成器。倘若你想成大器,那就更需要学习。王充就曾指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同时他还说:“智能之士,不学不成。”这是说,即使你是一个既智慧又能干的人,如果不学习也不会有成就。本来嘛,“理无精粗,惟学乃明。”“人无贤愚,非学曷成。”为了使我们的人生更光辉,我们必须努力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因为,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提高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专业素质和应变能力等等。只要我们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们就完全有可能成就大事业,有大作为。能如此,我们的人生价值自然就得到了实现,甚至是很大的实现。
  问题就是这样:宏伟的目标固然可嘉,但只有从学习中得来的一切才能造就自己;放弃学习却想拥有成就,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人们常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然则不学习就不能达此目的。为了造就自己,为了尽可能多的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必须从小就注重学习,“少而不学,长无能也。”(孔子家语)当然,我们不只是在年少时要重视学习,而且还要终身不放弃学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孔子教导我们要“学而不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决不是不分好坏见什么就学什么,也不是不分好书坏书见书就读,而是要读好书,要学好的东西。或曰我们不是有“开卷有益”这句成语吗,若照你说的,这句话岂不错了!是的,这话确实是错的。要不,我们探究一下它的出处便会弄清这个问题:据宋代王闭之《渑水燕谈录》记载:“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是说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要读三卷,有一天因为有事没有读成,于是在一个空闲的日子把他给补上,还曾经说过“开卷有益”这话,并且认为这不是什么劳烦的事。在这里,我们必须首先弄明白宋太宗读的是《太平御览》,这是宋朝前期四大类书之一,当然是本好书,其所谓“开卷有益”就是针对这本书说的,他并没有说无论读什么书都会“开卷有益”。
  我们今天读书一定要只读好书,不读坏书。许多青少年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是由于读了坏书,和看了宣扬色情、暴力、凶杀的影视作品所造成的。这个教训我们千万要记住!
  读书不但要分别书的好坏,而且要有的放矢,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去选择那些最适合自己的书来读。如阐述哲理的书,有助于个人修为的书,能提高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书等等。一言以蔽之,尽量读那些有益于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书,这才是正道。
  其三,既要讲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面临什么问题,毫无疑问是应该坚持原则的。这是根本,是第一位的。因为,坚持原则就意味着我们不违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果不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去办事,或解决问题,那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问题也解决不了。正是基于此,所以坚持原则是根本,是第一位的。
  是的,我们必须坚持原则。但是,由于客观条件或曰客观环境是千百万化的,所以还必须要有灵活性。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而时中”。中是什么?当一架天平的上针与下针对齐时,这就是中。这时天平就出现了平衡,也就是和。国语云:“和实生物”。这就是说,无论什么事物,只有达到“和”的境界时它才能得到发展。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西方的哲学家认为,矛盾的双方必须经过斗争而使它们产生转化,从而使事物得到发展。我们中国的哲学家却不这样认为,尤其是儒学。在他们看来,只要通过协调就能使矛盾对立的双方达到“中”的程度,即恰当,恰倒好处之意,这时矛盾的双方就会出现平衡,即“和”,事物就得到了发展。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欲“和”就必先求“中”。或许正是基于此,所以《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
  之所以说中是天下之大本,实是因万事万物都各有其中,并且中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我们坚持求和,这是原则性,这是不能变的。但由于中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求中就必须因时而定,这就是灵活性。简而言之,所谓灵活性,其实就是采取通权达变的措施而使我们能作到事事合中,时时合中。我们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自然也当如此。
  比如一个体操运动员,他的素质很好,能力很强,完全有可能实现他在世界大赛上夺冠的愿望。试想,能这样不就是实现了很大的人生价值吗!然而不幸的是,在一次训练中他受了很严重的伤,并且因此而不能再当运动员了。这时他该怎么办?实现人生价值的愿望不能变,这是原则性。可要这样作才能实现愿望呢?最恰当的做法就是要面对现实而通权达变,改变人生价值的具体目标!这就是灵活性的体现。
  人世间的事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还必须因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策略。这就是既坚持原则性,又不乏灵活性的做法。惟有如此,我们才能顺利地实现人生价值。
  其四,必须具备认识和处理好利、义关系的能力。关于利与义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或是工作中,都难免要遇到利与义的矛盾冲突,虽然前人曾经无数次地教诲过我们应该如何它们之间的矛盾,并且提供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可是,即使是在今天这样先进发达的时代,也还有很多人不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尤其是那些主张全盘西化或接受了西方“个人主义”的人们,以及那些丧失了良知的生产者、经营者,他们无不奉“个人利益至上”为经典。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今天就不会物欲横流,铜臭熏天;就不会诚信丧失,邪恶肆虐;就不会有人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惜坑害国家,坑害人民。为了不使我们走上歧途,那就必须提高处理利、义关系的能力,否则就不利于我们实现人生的价值。
  谁都知道,任何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既要生存,就必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获得必要的满足,即使人们要想生活得好一点,日子过得舒服一点,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绝对不可超出底线,即不能违法,也不能有违道德和公序良俗。孔子就曾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发财与当官,是人们所期盼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不能接受;贫穷与下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不避开。这里所说的正当方法是什么呢?是指要合乎仁义的要求!这就是说,当我们面临有利可图之时,我们应当首先考虑的就是不能“惟利是图”,而是要“见利思义”,并且要“义以为上”,“义以为质”。义者,宜也,合适也,适宜也。一言以蔽之,想富,想贵,都是人们的正常欲求,关键是我们的获得是否合适,是否适宜,要把义放在首要的位置来考虑,要把义作为必须遵守的原则,要作到如孔子那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能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就能在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在与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既考虑自身的利益,也兼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而且也能求得自我的身心平衡。而这,对于我们实现人生的价值来说,是很有利的。
  其五,健康的身心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证。也可以说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或曰重要的内因之一。
  这里所说的健康,既包含有生理上的,也包含有心理上的。换句话说,虽然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但并不等于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因为,身体健康只是一部分健康而已,唯有同时有了心理上的健康,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要作到身体健康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无论动与静都能使我们无病无痛结结实实,甚至还可以摆脱亚健康状态。但要求得心理上的健康,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实在太多,如自身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遗传基因,人生历练等都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还有诸如环境的变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情感的纠葛,疾病的折磨,以及激烈竟争的社会带给我们的心态失衡,或者前进路上遇到的挫折使我们受到了极度的伤害等等,也无不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基于此,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心理健康。
  为此,我们必须加强个人修为以提高思想境界,必须努力学习以提高文化素养。唯其如此,我们才有可能以平常心去对待一切不期而遇的世事变幻,也才有可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挫折。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就能比较好的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所谓“境随心移”,“相由心生”就是这个意思。

人生的价值优秀作文600字
人生的价值作文1 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找到了自己存在价值的人才算是人,那么还没找到存在价值的人是什么?可能只是一件工具罢了。 究竟存在价值是什么?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大动力。人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才会顽强地生活着,努力地反抗那所谓的命运。可能,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但...

人生的价值,高二800字作文
人只有一次生命,但生命的意义却不同,有的是伟大,有的是渺小。——题记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生存。生存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追求!但是,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追求,有不一样的向往。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价值,就看你能否将其释放出来,能否让它为你的人生增添光芒,为世界增添一束光环。

人生价值800字满分作文5篇
人生的价值800字1 漫漫人生长路,我走过了18年,到现在我还不能够懂得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雨果说过:“吼叫是狼的安慰,鸟鸣是森林的安慰,爱情是女人的安慰,箴言是哲学家的安慰”。但我即不好似狼也不是鸟,更不会是女人和哲学家,我仅仅是一个懵懂的少年,而少年只会故做叛逆的作践自己。 都说人的价值就是...

价值话题作文
有理想之人眼神明亮,坚定,眼光高远清幽,理想使你灵魂有所归依,心灵有所扶持,人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另外,有了理想,需注重“价值”二字。做为世间“高级动物”的一员,像古人道:生当做豪杰,死亦为鬼雄。活,要活出人生的价值,活出人生的精彩,尽自己可尽之力,去完成你毕生的目标。做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也许不...

我的价值观怎么写100字
我的价值观1 我的价值观作文 篇1 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做人做事,要礼貌,要宽容,要谦逊,要孝顺,要感恩……这是我的价值观,我觉得生活中这些要素都是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礼貌,是我们走向世界的通行证。爸爸妈妈教我,出门遇到同学、教师、邻居、长辈等熟识的人都要先问好。当别人为我...

关于人生价值的作文100字
因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绝不是只有一条。 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因和外因 无论什么事物,其发展变化都要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关于这,大概可以说是不可易移的真理。就实现人生价值而言,自然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因和外因进行一些探讨。 这里所谓的“内因”,其实就是指我们的主观条件,如自身...

人生的价值值一百分作文800字
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父母的爱值一百分 作文 都说爱是无私,爱是伟大的。 说的这么好听,可是爱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我非常爱我的父母亲,因为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就仅此而已。 可是我嘴里说爱,我却从没勇气对父母表达我的爱---给他们一个拥抱或是一个温馨的吻。 因为我却不敢.我也经常在问自己,...

将“慎重追远”,“侠义气质”,“人生价值”,“求”,“独立思考”这几...
青年朋友们,不要总是觉得自己太普通,“天生我材必有用”,给自己一个磨炼的机会,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让自己头上的光环更明更亮,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更有价值,拿起勇气,接受挑战,证明自己,体现人生的价值。

我的价值观作文写 100个字
而不是用满心抱怨来消磨自己的意志。我认为我的这种价值观是正确的,我会向着它前进,而且有了这样的价值观,我的人生从此不再迷航。这样的价值观,也定使我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人们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互不相同,因此价值观有多种多样。价值观与兴趣有关,但它强调生活的方式与生活的目标,牵涉到更...

以“服务社会”,“不懈追求”“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为话题写作文
生价值的实现。反之,则不利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实践证明,良好优越的社会环 境。是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支柱。只要广大青年学生认清自己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勇挑重担,克服困难就一定会在迈向21世纪的人生旅途上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