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望太公是谁?

我在一个姓氏谱上看见 章 是由吕望太公造出来的
我想问一下他是谁?
有什么事迹吗?

吕望

商周之际军事谋略家。 当是立国于吕(今河南南阳)的姜姓部族一支的后裔,故为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任周初“太师”之职,被尊为“师尚父”,因有“吕尚”之称。又以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于周文王时进入周族方国统治集团,成为主掌军政的核心人物。
时周已崛起于商朝西方,力图摆脱商朝控制,向东开拓。面对“商、周之不敌”(《左传·桓公十一年》)的情势,吕望辅佐周文王确定先改变力量对比,尔后伺机进行决战的渐进灭商方略。为隐蔽周的谋略企图,实行韬光养晦之策,采取建商宗庙于周原以祭祀商王先祖、率商之叛国臣服于商、向商王贡献方物等手段,制造恭顺事商的假象,使商纣王消除了疑周之心。商纣王赐命文王专西方征伐大权,而将商的主要力量用于对付东方,为周发展实力造成良机。吕望深知国家兴亡在于民心向背,针对商朝苛剥、酷虐民众,建议文王“修德行善”,收揽人心。对内发展生产,优抚年老、残疾之人;废除奴隶酷刑,缩小施刑范围;制定“有亡荒阅(不准收留逃亡奴隶)”的法律,取得奴隶主贵族拥护。对外调解虞、芮两国矛盾,广泛争取与国。至文王晚年,形成周内部稳定,诸侯方国人心向周的局面。又佐文王乘商朝用兵东夷之机,征服犬戎(今陕西西北部)、密须(今甘肃灵台西南),消除后顾之忧,继而兵锋东向,逐个剪除商朝羽翼,先后攻灭黎(今山西长治西南)、邘(今河南沁阳西北)、崇(今嵩县东北)等国,扫清东进灭商障碍,对商形成进逼之势。

文王卒,继辅武王。于武王继位第二年偕王率师东进,在盟津(今孟津东北)与众多反商诸侯相会,主持大规模渡河演习。曾亲入商都探察情况,施离间之计,促其内部反叛。武王继位第四年(公元前1045年,另有前1057年等多说),吕望见商纣统治集团分崩离析,乃不顾“龟兆不吉”的占卜和“风雨暴至”的天候,促武王抓住战机,乘隙进军。沿途安抚商地民众,揭露纣王罪行,宣扬“恭行天罚”,分化瓦解敌人,顺利进至商都附近。继而在牧野之战中,率精兵为前锋挑战,当商军“前徒倒戈”之时,乘势与主力大破商军,一举灭商,开创西周王朝。周成王亲政后,受封于齐(今山东北部),握征伐四方大权,与新封的鲁国成为稳定东方局势、巩固周初统治的重要力量。

史称后世言兵谋皆宗吕望为本,兵书《六韬》亦托名吕望所作,足见其在中国军事史上所占重要地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02
1、吕望太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姜子牙,楼上关于姜子牙别名的解释已经很详细和正确了。我另外再补充两个对于姜子牙的称呼:师尚父、姜太公。
2、姜子牙的一生主要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使周三分天下有其二,并最终灭商。
所谓“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
二是被封到齐国后,掌握征伐诸侯大权,镇抚一方,维护了周王朝的权威;且积极发展生产,为后来齐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奠定了基础。
所谓“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
第2个回答  2008-01-06
姜子牙,助周武王建周,受封于齐,世人称之为太公望,亦有称吕望.
第3个回答  2008-01-02
姜子牙,姓姜,先祖被封于吕,因此以吕为氏。
文王得之渭滨,云“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
“牙”是字,“尚”是名。
因此常称为太公望、姜尚、吕望、吕尚。
第4个回答  2008-01-02
这正是姜子牙原本在人界的名字,姜族子牙,名吕望,人称太公,为太公望
事迹还用我说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