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围城》有那么好吗?我看了一半除了文人相轻以外没看出来什么

看了一半了除了文人相轻印象最深的就是里面的人赶路、汗流浃背、掉泥水里、满身虱子、脏泥都不洗澡洗头,每次读身上都起鸡皮疙瘩。
这回答的几位(除了第一位)真是要跟《围城》里的人对号入座了,真不知道您们是没看全我的话?还是为了讽刺我要断章取义方能成功?

有人这么评价《红楼梦》——不过就是一个男的扎到女人堆的故事,封建没落啊,这种家族怎有不没落之理?
然后他跟我说:没落的东西,干嘛要看。
嘿嘿!!!
我看《红楼》也只是看到黛玉想去不知道什么园子里,那时候宝钗和其她的几个比较有身份的女小主都在里面,她们的丫鬟听到黛玉说要进园子,让她们开开门,也没看是谁,就说了她两句,结果黛玉心里就不舒服了。后来不忍心看下去,就没再看了,尤其是知道黛玉后来死了。
——————————————————————————
一部经典,是如何评定出来的?
为什么这样的一部书,最后被评为经典?
它讽刺了吗?好像没有,却又好像是有的。
作者爱里面的人吗?应该全部都是爱的,又可能夹杂着各种难以言说的情绪。
我只是一位读者,只是一位读者,读者的权利很大,比如到底要不要看一本书。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小说,很多作者为了聚人气,专门写些大家想要看的情节。这没什么不好不是吗?听说,像牛郎织女这样的故事也差不多是在这种情况下编出来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现代的营销手段,也可以说是古时候的茶馆文化,如果说的不能吸引茶客,那这位仁兄可以下岗了。据说另外两部名著也是这么诞生的——《三国演义》与《西游记》,听说西方的长诗也是这么来的,流浪诗人游走四方,把各地听到的故事进行整汇,最后变成了什么《荷马史诗》之类的作品(都带有半原创性质的意思吧)。
——————————————————————————————
到底能不能以读者的态度来判定一部作品的好坏呢?应该是可以的。
但这可以是唯一的指标吗?这~或许就很难说了。
——————————————————————————————
看出看不出,都没有关系,这都只是一部小说而已,就像读历史、读人物传记,到底有多少东西可以看出来,这更是没办法说的。
我觉得,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跟其阅读者、鉴赏者之间是需要缘分的。这种缘分谁都强求不来,有缘的读了收获了,没缘的读或不读都是一样的。并不存在究竟是读者不好还是作者不好这样的问题。
就像于丹老师也会喜欢周杰伦啊,可是她喜欢的理由跟其他人的就不一样,她说那是因为周杰伦的歌有中国风。
或许也就是这样了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2
《围城》有人说是中国整个20世纪最好的书未免不有些夸张,但是一定是最有意思的。
“围城”也许所有的人都能开出其中的含义,也有其中对知识分子无知、无耻、无聊的深刻讽刺。
书中几近尖酸刻薄,是对生活深入的观察在由幽默的语言体现~~~
您说读了之后起鸡皮疙瘩,不知道是厌恶其中的人物还有了被人痛骂,后脊背发凉呢!
若果是前者,那你是个普普通通的青年而已;要是后者还能全读的进去,那你是个绝对的文艺青年啊!
哈哈~~~
一笑 莫怪追问

你这完全连标点符号都看不懂,还文艺范?我“每次”之前那是逗号,接上文,话没说完,话说完了,才用句号。我起鸡皮疙瘩是恶心他们不洗澡民国那种肮脏。你看都看不明白,真是一目十行啊。

追答

F U C K
S H I T
C A O

谁能告诉我怎么删掉自己的回答

这里有粗话 脏话 快来删掉啊

第2个回答  2012-04-22
钱钟书的冷嘲和鲁迅的热讽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对现实的不满,并希望有所改善。要读懂《围城》,还真必须要有点文艺范。另外,我对楼主“每次读”感到好奇......追问

你这完全连标点符号都看不懂,还文艺范?我“每次”之前那是逗号,接上文,话没说完,话说完了,才用句号。你看都看不明白真是一目十行啊

第3个回答  2012-04-21
不是的啊,由现象看本质嘛,生活就是个围城,有人想进去,有人想出来,静下心来看看吧追问

这个“围城”我早就知道了,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对我说干一行恨一行,学英语的人觉得法语有用,学了法语觉得法语难学还想学英语。那这算不算我领悟了,就不用再读了,这书真的太长了,也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