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创作风格

800字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唐代还有一位诗人叫李贺,号“诗鬼”,和李白有得一比。两人统属浪漫主义风格,想象奇伟,用词夸张。但相比而言,李白诗多信笔挥撒,自然天成。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

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著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李白是否具有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中从事政治活动的实际能力,也许是很可疑的,但作为诗人,这种信念更多地成为他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的出发点。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崛起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这里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吴歌》其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有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所有这些诗篇,都无不是以理想的光轮使日常生活题材焕发出诗意的丰采。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12
李白家世中有两点对其个性形成影响至深。第一,是家庭出生。据李白自言,他们家族是汉代李广的后代,如其一在《赠张相镐二首》其二及《与韩荆州书》自称“陇西布衣”。然而,涉及近代,李白就含糊起来了。李白前辈潜居边远之地,原来是得罪了中原朝廷,流亡逃难到偏远所在。出身决定了李白接受的不是寻常的儒家文化教育。第二,李白经商的家庭背景。或许正是因为仕途方面无发展希望,故转而从事“末业”经商。李白后来漫游期间,自言一年时间,“散金三十万”,而且李白一生从不缺钱。李家的文化素质与才能使他们在边地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富豪。富裕的家庭又保证李家后代良好教育的持续。
上述两点,使得李白家庭并没有期望李白去应试,李白早年是在父亲的教育下刻苦读书。李白所阅读的书籍,迥异于他人,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二镐二首》其二)。这样的教育恐怕有异于中原文人士大夫,他们不会突出儒家的正统观念,没有应科举考试的教学方式,李白在《嘲鲁儒》中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表现出对这种应试教育的充分蔑视以及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叛逆情绪。李白接受的知识面是广泛的,见识也是十分开阔的。
这一切的经历,培养出了李白豪爽、浪漫、自由的个性。李白的诗歌,就是这种独特个性的文学表现。诗歌中,常有遗世孤立、傲视人寰之态,充分展现了慷慨激昂的盛唐精神。自称“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江上吟》)

这是本人的愚见,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见谅!
第2个回答  2008-01-12
浪漫主义,轻盈飘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30
第4个回答  2020-04-1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