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红与黑》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意识?

司汤达的《红与黑》

1827年法国《司法公报》上登出了一则社会新闻:青年家庭教师裴尔特与女主人有染,后来又在一种妒恨和绝望的冲动下杀害了她。法国作家斯汤达(1783年~1842年)利用这个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红与黑》

《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杰出作品。作者被誉为法国以至整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小说描写一个名叫于连·索累尔的外省青年,出身低微,有一定的聪明才智。他在当地市长家中当家庭教师时,勾引上主人的年轻妻子,后来又在巴黎勾搭一个贵族小姐。市长夫人出于嫉妒,揭穿了他的丑行。他一怒之下,开枪打伤了市长夫人,法庭以预谋杀人的罪名判处他死刑。主人公于连是当时一代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上流社会的迫害与影响,个人的孤傲与野心,是于连悲剧的根源。这部小说的魅力还在于作者颇费匠心地赋予小说以浓厚的政治色彩。

小说原名《于连》,后改为《红与黑》。其中的“红”指法国士兵的红色军服,代表资产阶级革命力量,“黑”指复辟时期僧侣的黑衣,代表封建教会势力,这一书名本身暗示了两大对立阵营的尖锐冲突;斯汤达把“1830年历史纪实”作为小说的副标题,意在突出小说的时代精神。小说围绕着于连短暂的一生,从外省小城到首都巴黎,从神学院到保王党集团,从爱情生活到秘密政治活动,鲜明地勾画出了19世纪20年代~30年代法国社会的广阔图景,深刻地揭示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最后阶段法国社会各阶层错综的矛盾关系。这一切都表明《红与黑》在本质上是一部深刻的政治小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为什么说《红与黑》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意识?
其中的“红”指法国士兵的红色军服,代表资产阶级革命力量,“黑”指复辟时期僧侣的黑衣,代表封建教会势力,这一书名本身暗示了两大对立阵营的尖锐冲突;斯汤达把“1830年历史纪实”作为小说的副标题,意在突出小说的时代精神。小说围绕着于连短暂的一生,从外省小城到首都巴黎,从神学院到保王党集团,从...

红与黑的赏析
当“红与黑”的象征意义漫溢出堤坝、流向朦胧诱人的艺术旷野时,在其流过的痕迹上,可以采摘到缤纷的艺术果实,一个生动、丰富、深藏、含蓄、流荡着想象性和感染力的《红与黑》艺术空间在雾色中展现出来。 司汤达曾说:我一定要为二十世纪写作。《红与黑》已超越了“一八三〇年纪事”,司汤达写下副标题“一八三〇年纪事...

为什么说《红与黑》是一部政治小说呢
而在我看来,《红与黑》之所以如此经久不衰,都绝不仅仅在于该作品所体现出的政治和社会意义。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大大不同于记录社会的高级文件,文学的意义也绝不仅在于记录,我想,是《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充满着无限矛盾与反差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更足以让每位读者看得目瞪口呆却又如痴如醉,足以让每一...

为什么说《红与黑》是一部政治小说呢?
对于我来说,《红与黑》因为把爱情和政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它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爱情小说。如果,《红与黑》只是一部爱情小说,它不可能被誉为法国以至整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如果,《红与黑》只是一部政治小说,司汤达不可能成为当代法国最受欢迎的“古典作家”。所有的读者,面对一部...

红与黑是怎样表现反封建的政治主题的?
?? 国内学术研究界最流行的观点,一是把这部小说看成是对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描绘,二是认为司汤达是有意识地要把小说写成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正因为此,他才把这部小说的副标题起名为“一八三O年纪事”。4 人物形象 ?? 《红与黑》正如副标题“1830年纪事”,是一部描写法国七月革命前夕,...

红与黑的主题思想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小说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作者根据1827年《司法公报》上一则情杀案件,有意识地将其发展成为具有鲜明政治色彩和深刻社会内容的作品,展现“19世纪最初三十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作品的题目富有象征意义:...

《红与黑》中结局所折射的含义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 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 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 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 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

红与黑表达了什么主旨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和两次爱情经历,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于连的两次爱情动机都是以爱情占有为出发点,最终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小说的结构严谨匀称,语言简洁...

谈红与黑的批判现实主义
《红与黑》一书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伟大的开篇之作,他集中力量主要批判了封建总趋势没落和暂时复辟时期的政治和宗教现实。1789年到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对教会势力一场沉重的打击,但是这种打击是随着统治阶层的态度而不断变化的。1789年8月4日,革命党废除了主要的封建制度,同时也就废除了教会的一大经济来源,即...

司汤达是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有些学生如果在生活上犯了一些过失,他们在做检查时常常把它归罪于“两红”,即《红楼梦》与《红与黑》。经过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重新来认识这部作品,发现这样的一种认识实在是太错误了。其实,从根本上说,《红与黑》是一部政治小说,它的副标题叫做“1830年纪事”。1830年是波旁王朝复辟和反复辟斗争非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