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如题所述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学内容基本没变,而课时减少了,课堂时间就显得捉襟见肘。要提高学习成绩,就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能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呢?
一、运用预习学案引导学生学前反思
运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会学前反思。预习学案编制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学生提出回顾反思的问题,给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使学生从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运用探究学案引导学生学中反思。
课堂探究学案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独立思考,使所学的知识,方法得以再现和提取的过程。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反思练习题所用到的知识,方法,各个题目间的联系,与上课内容的联系,还要教会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思想是否正确,碰到困难时分析问题到底出在那里,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法。只有这样不断的反思,才能把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熟练的运用。
三、运用课堂检测引导学生题后反思。
课堂检测,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四、运用错题档案引导学生错题反思。
针对错题,更应不断地反思。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整理错题集,整理错题集时应注意:第一步,找出错因,是概念不清,还是性质不熟,还是马虎大意计算错误;第二步,订正错题,书写正确答案;第三步:找一些类似的习题联系一下,巩固一下这一知识点,同时检验一下以后做这样的题是否会出现错误。这样,才能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否则只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错。
五、引导学生进行学后的章节反思、学期反思。
一章节的内容学习完以后,反思一下:这一章都学习了什么知识,如何去应用新知识解题,与前面的知识有何联系。否则,只能是囫囵吞枣,只有经过这样一反思,才能举一反三,牵挂后连,熟练的掌握这一章的内容,并且与前面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具体做法: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下章节小结,整理一下基础知识,重难点以及重要的类型题。另一方面,可以不必写小结,引导学生默想一下,就像放电影一样,一节节一幕幕,究竟学习哪些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反思巩固的目的。
总之,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教师在平日教学中慢慢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反思的好习惯,让他们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实践证明,通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转变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