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如题所述

我们经常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错误比比皆是,当你让学生再把题目要求读一遍,他们就马上反应过来,只三两下就解答完毕。于是,我们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毛糙等“帽子”给予评价。深入,是不是就是粗心、毛糙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毛糙的背后显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决问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初步的作业的能力,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教学,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才能提高练习的质量和速度。因此,作为一年级的老师我平时是这样做的:
(一)动口读题。 在练习中,错误率非常高。可在订正时,教师只是再读了一遍题目,大部分学生就能解答了。经过对学生的平时的观察,得出“病症”在于学生答题前没有读题,更谈不上审题了。由于一年级不识字和识字量少的缘故,平时在做题时经常是老师和家长读题。这就造成了有些学生的懒惰思想非常严重。在做题时常常依赖老师或家长读题,有些孩子一离开老师或家长就什么题都不会做。因为我们孩子的阅读能力在家长、老师的一次次帮助中得不到培养,审题习惯在一次次帮助中被淡化、被误导。以至于许多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慢慢的不会读题或是很少去读题了。他们在做题时,只是凭借平时做过的题目形式去解题的,错误率当然高。很多同学在解决问题时,常会用眼睛扫一遍题目就急于动笔,结果是经常搞错题目的要求。例如:要求计算出得数,把错误的得数划去。8+9= (17,18),5+8=(13,14) 这道题本身很容易,但是我们在平时的做题中都是选出正确的得数画“√”。而这道题要求把错误的得数划去。有些孩子只看了一半题,有的甚至连题目要求都没看就在正确的得数画“√”了。虽然学生计算出了正确的得数,但是由于没达到题目要求。也是错的。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感到了动口读题的重要。在做一道题之前首先要读题,培养学生正确读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一年级孩子的读题主要是要让学生能看懂题目的意思,知道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学习过拼音以后,对于一些简单的文字,读题时我们都要求学生先把题目读一读(个别不认识的字可注音)。我们不怕孩子读得不好或是读得慢。第一次读题就是简单的识字,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读正确,不读错句,不添字漏字。第二次读题再让孩子找出自己读得懂的地方和读不懂的地方,甚至可以让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仔细认真推敲,这样才能准确理解题意,提高审题能力。例如有的题目中提到的“多”、“少”、“高”、“矮”等比较容易忽视或容易混淆的字词可加着重,如“和8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要求圈出“相邻”;“把下列各数从大到小排列”则要求圈出“从大到小”等。这些都可为正确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动眼观察 一年级的教科书中在解决问题的这部分知识中都是以图文呈现的。有些学生不能把图和文字起来。在教学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读图文题的方法。有图有文字呈现的题目,让学生先看图再读文字。但有的学生不会看图只看文字,不去到图里找有关信息,拿到题目不知道如何去做,对题目一知半解,无法下手解决。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读有图有文的题目。告诉学生,首先要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然后再去读文字,接着再来知道哪些条件,要求的是什么问题,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的读图,说出图意,帮助他们理解题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就能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掌握了读图文应用题的方法,他们在解决这部问题就轻松多了。
(三)动脑思考 有些题,题目要求很简单。但是要让学生先要认真思考找出图中的规律再写答案。在一年级中算是比较简单也很普遍的题,但就是这种简单的题学生还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出错的关键在于学生没有根据题目认真思考这道题是怎样排序的。所以我们看到了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仔细推敲和耐心思考的重要性。简单题都需要学生仔细推敲和耐心思考。难题就更不用说了。 一年级,孩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难以得出的信息,我们也适当的引导。随着孩子年龄的慢慢增长,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就慢慢放手,让孩子养成审题的习惯了。 总之,良好的审题习惯的培养是重要的,持之以恒,学生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就一定能自觉形成,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高。但是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也是困难的。教师需要明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坚持做起。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21
一次期中考试后,我没有象往常一样进行试卷评讲,而是将试卷发下去,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纠正。课后,我让学生对照试卷写:“我的失误在哪里?”。在我统计学生期中考试的反思后,我发现全班56个学生就有48个学生谈到失误在没有认真审题而造成的错误。这个比例足以说明了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常言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大教育学家孔子曰:“少年巨性,习惯之为常。”由此可见,幼年养成的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一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培养他们的习惯方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培养学生稳定情绪认真读题的习惯
据学生反映,考试时心理紧张,眼花缭乱,读题时,不是多读,就是少读几个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把题目的意思搞错。那么我们平时作业、考试就要培养学生稳定情绪认真读题,读题时最好用笔指题目的每一个字慢慢的读,这样就可以减少漏读和加读的情况。
二、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反复推敲的习惯
在审题中,对于题目中的重点字可以重读,反复读,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抓住重点字词句是理清数量关系的重要途径。比如看到“多”或“少”这些重点字就要想到什么跟什么比,哪个大哪个小,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或是求相差数。又如看到“倍”就要找出谁是谁的几倍,题目中是把谁看作是“一倍数”,谁看作是“几倍数”的,再如看到“分率”就要找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谁是单位“1”等等。用这样的方法审题,不仅把题意真正弄清楚了,而且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分析的习惯
有些题目单靠读、推敲是很难分析出来的,必要时候,还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分析。如有一根长20厘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连续对折5次后,每一段是多少厘米?这道题关键是要搞清“对折”的含义,就能解答这道题了。那么对折的理解靠读、推敲就不能解决问题,应该让学生动动手,搞清楚每对折一次后的长度是原来长度的几分之几,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又如将一个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上分别剪去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容器,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审题时我们就要知道容器的底面边长和高分别是多少,再才能求出它的容积。它的底面边长和高题目里都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动动手折一折或者画一画,帮助分析
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的习惯
铺地板的问题是小学数学中最不好掌握的,平时要求我们的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就要联系实际、展开想象、合理取舍。如要在一个房间长7米,宽4米的地上铺边长是4分米的地板砖,至少要买多少块这样的地板砖?审题时要抓住“至少”两个字,那就要从最少入手,房间的长70÷4=17.5块,因为地板砖能切,用半块还是可以的。如果学生将后面的半块入过来,那就没有符合题目最少的意思,如果舍掉了,大家都知道,那还必须去再买。又如把一块长6米、宽4米的正方形铁板剪成边长4分米的小正方形(不许有焊接),最多可以剪多少块?审题时,要抓住“最多”来分析,又不能有焊接,那多余的部分就必须舍弃。象上面两道题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如不联系实际恐怕就很难得出正确地结论。所以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就要鼓励学生,认真审题、联系实际、展开想象、合理取舍。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无误的解决问题。
有了审题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先让学生认识到不认真审题的缺点,然后下决心要改正缺点,认真审题,从思想上要转过弯来。在审题中要细心,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进行解答。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审题的方法以外,还要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比如用两道相似的题目对比练习等,以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当然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养成。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小学生做题马虎不认真怎么办
1、指导孩子认真检查作业,纠正错题,以养成善于反馈娇正的习惯。在小学生完成作业的问题里,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没有回头检查的习惯,二是不能自觉自愿地纠正错题,并且年级越低,表现越突出。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检查验算可以发现错误;纠正和完善错题,才能弥补对知识掌握过程中的缺陷。

怎样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1、“划”:划就是划出题中关键的字、词、句,删除次要信息。它要求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找准数量关系。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和缩句能力。学生要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呢?一、教会学生审题方法。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比较大,教师就要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如:要求学生用笔尖指着每个字读题,画出关键字等。同时规定把题读懂,一遍不行读两遍,反复读题。要让学生真正读懂题目的要求,正确理解题意。

怎样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作业习惯
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中高年级学生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1.认真读题。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做到不添字,不 漏字,逐字逐句、逐符号地读,边读边记边理解。通过读题,弄清题目讲的是一 件什么事,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有什 么联系等。最后要求学生能复述题目的大意,使学生对题目的内容有个总体的...

如何培养孩子审题的好习惯呢?
四个步骤,提高审题效率1、用手指指着题目的字读一遍,叫孩子跟着你读一遍。这样做的好处:在你指读题目的时候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能加强孩子对文字的识读能力。低龄儿童的识记能力特别强,经常用手指指着字读,时间一久,很多没学过的文字就认识了。2、问孩子题目的意思?叫孩子用口头复述一遍。...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应尽量做到:一、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学生审题不认真会造成很严重的问题:解答实际问题错误率非常高,有的学生解答过程难以理解。可在找他们来当面订正时,只要让他们把题目一字一句地读两遍,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解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应从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1、“读”读,就是认真读题,读通题意。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读准 ——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在...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和能力 审题就是读懂题,弄清题意,要想使审题真正成为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开端。必须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1.认真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提高答题效率
“一看” 指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克服粗心大意,避免思维定势;“二想”指想清楚计算顺序、是否估算验算,强化规律法则,合理选择算法;“三算”培养严谨学风,养成专注仔细的计算习惯;“四查”提倡反思计算,强化认真检查习惯。要求学生做到一次性认真仔细计算,不抄错(或看错)数字、符号,完成后有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