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的病因

谢谢大家的回答。知道了我对花粉过敏,在网上看到曾氏透疹方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不错,想着试试看。

1、遗传缺陷

绝大多数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有遗传缺陷,有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往往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表现为遗传过敏体质,在外界各种致敏因素的作用下,造成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混乱,值得一提的是慢性荨麻疹是免疫功能混乱而不是免疫功能低下。

2、外界诱发因素

绝大多数慢性荨麻疹一定有诱发因素,这些因素有:

(1)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 其次是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或大蒜等调味品等。有的食物引起的荨麻疹可属于变态反应性,但有的不新鲜食品腐败分解为多肽类,碱性多肽是组胺稀放物,蛋白食品在彻底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吸收,可引起荨麻疹。

(2)药物:很多退热药物易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本病。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痢特灵,磺胺等。 也有些药物因为是组胺释放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奎宁、肼苯达嗪等。

为什么食物和药物可引起荨麻疹?

(3)感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最常见的是引起上呼吸到感染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病毒,多数慢性感染病灶:如鼻窦炎 扁桃体炎 大多慢性中耳炎等与荨麻疹发病的关系密切。

(4)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性刺激。 最新权威实验证实:过敏人群体内自由基数量比非过敏人群高许多。自由基对人体免疫系统侵害是过敏体质形成的基础,还会直接氧化人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导致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组织胺,产生过敏反应。因此,改善过敏体质就要清除自由基。

(5)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荨麻刺激或吸入动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等。

(6)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7)内脏和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可成为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的原因。

3、免疫功能异常:这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直接原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9
刚过三十的柳先生,从大学毕业就一直受到荨麻疹的折磨,用过很多的方法也用了很多的药,甚至是民间的偏方也用了十几种,效果都是很不理想,就这样荨麻疹一直反反复复地发作了八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柳先生不仅要出差,还有无数个应酬,所以每天喝进去的酒甚至比饭还多。这也导致了他过多酒精食入,肌肤还有自身的抵抗力都变很差,一不小心就犯了荨麻疹。
开始他也没在意,忍过那段时间的瘙痒,感觉又好了,工作又繁忙,就忘记了还有这么一回事。等到下一次荨麻疹再发作的时候,情况也是愈发严重。有一次,好不容易忍过了瘙痒,但是之后一段时间就全身不适,头痛或发热,还伴有腹泻状况。去医院打点滴会暂时缓解症状,但是一段时间还是发作了。柳先生想问恼人的荨麻疹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到底怎样才能治愈?
荨麻疹相信大家都听过这种皮肤病,但对荨麻疹却不一定很了解。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那么导致荨麻疹的原因是什么?

1、食物:很多荨麻疹都是因为日常饮食而引起的,最常见的就是海鲜类、蛋类或者奶类,另外一些肉制品等,也会引发荨麻疹,对于因为食物而引起荨麻疹的现象,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之中,是比较常见的,这主要是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已成人相比较为柔嫩,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另外,食物中的一些添加剂也会引起荨麻疹。

2、药物类:因药物引发的荨麻疹是非常常见的,这种药物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抗原性的药丸引发的,另一类则是组胺释放类药丸引起的。

3、感染:很多感染可以引起荨麻疹,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感染是肝炎,另外,一些细菌感染等,也会引起荨麻疹的出现。

4、吸入类:这种是生活中最难预防的,很多人吸入粉尘、动物的羽毛、一些化学类药品的气味、或者一些空气中其他类的过敏原,都会引起荨麻疹的出现。

5、精神因素:因为激烈的精神因素也会引起荨麻疹,比如过度的兴奋或者紧张。

6、其他疾病:很多其他类的疾病,因为其病毒的感染,也会使患者引发荨麻疹。

7、遗传因素:这也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因素,很多人患荨麻疹都是因为家族性的遗传而引起的。

总之,荨麻疹是多种因素相关作用的结果,属于一种特别常见的皮肤类的疾病,它一般表现为突发性的而且分散开的一块一块的红颜色的疹子,也会表现为一大块皮肤的红颜色肿块。身体的每个部位都会有可能发病,而且这种病来的快走的也非常快,变化多样。荨麻疹在发作的时候患者们会感到非常瘙痒,还有可能会进入到人体皮肤的最深处。让人的眼睛,嘴唇发肿而引起血管的水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荨麻疹如何治疗呢?
目前西医对荨麻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如口服西药,口服激素,外用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长时间或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好转,一旦停药后,用药部位原发病变加重。目前治疗荨麻疹主要包括去除诱发因素、调整自身过敏体质,补充抗过敏益生菌改善过敏症状,调整过敏体质,缩短荨麻疹治疗周期。

台湾研究中心研发长、台湾国立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谢佩珊博士研究发现,抗过敏益生菌对治疗各类小儿荨麻疹有奇效。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参与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通过测定人类树突状细胞与抗过敏益生菌共同培养后,对白介素(IL-12)的分泌调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从而筛选出具有抗过敏能力的抗过敏益生菌菌株。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杆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连续补充三个月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系列生化反应。

性荨麻疹除了要用上面的方法和规避荨麻疹的几大因素外,还要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呢?

1、多休息,勿疲累,适度地运动。

2、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应用缓泻药物及肥皂水灌肠。室内禁止放花卉及喷洒杀虫剂,防止花粉及化学物质再次致敏。另外到正规医院做一下过敏源检测,明确自己会对哪些东西过敏。在做针对性的避免。嘱病人戒烟酒。

3、病人应尽量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损增加,瘙痒加剧。主要是因为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第2个回答  2012-10-18
1.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和机械性刺激。
2.吸入物: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如甲醛、丙烯醛、除虫菊、化妆品等)和其他经空气传播的过敏原等。
3.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毒毛刺入(如毛虫,甲虫及飞蛾的毛鳞刺入皮肤)以及接触荨麻、羊毛等。
4.感染:各种感染因素均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柯萨奇病毒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血吸虫、丝虫、阿米巴和疟原虫等;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齿槽脓肿、鼻窦炎、脓疱疮、败血症等。
5.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6.遗传因素:某些型荨麻疹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冷性荨麻疹、遗传性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等。
食物:如鱼、虾、蛋类、奶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另外腐败性食品分解为多肽类,这在儿童较多见,也可能是儿童的消化道黏膜通透性与成人不同所致。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质也能引起荨麻疹。

荨麻疹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找出致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但慢性荨麻疹中>80%一90%的病例找不到病因。以下几点将有利于查找病因,帮助诊断、治疗或控制再发。
(1)食物中鸡蛋和牛奶是最常见的原因,对食物过敏的患者常有特应性皮炎史及家族史。可用食品添加剂激发试验、膳食排除法、饮食日记法和简单膳食法等帮助进行鉴别。
(2)部分荨麻疹病例可能对真菌过敏,白色念珠菌可能是真菌过敏原的重要来源,口服制霉菌素或避免摄人真菌发酵的食物,如蘑菇、奶酪、奶油、醋、麦芽发酵产品(如啤酒)等。
(3)对于伴有血沉增快的严重持续性慢性荨麻疹的女性患者,应特别注意检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这些患者偶可用甲状腺素替代疗法治愈。还应注意检测抗黄体酮的自身抗体以排除自身免疫性黄体酮性皮炎。
(4)有青霉素过敏史或在青霉素注射后发生荨麻疹者应避免食用乳产品,因为乳产品中常有青霉素污染物。
(5)皮损持续24~72h、伴有紫癜及明显烧灼感或疼痛、瘙痒较轻、或遗留紫癜、鳞屑和色素沉着者,应考虑荨麻疹性血管炎的可能性,压片试验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第3个回答  2013-07-27
有过敏体质的人,或对花粉有过敏史的人,春游时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与所过敏的花粉接触;若未进行或来不及进行脱敏治疗,最好常备一些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或扑尔敏、息斯敏、维生素C等,以便在发生过敏反应时及时服用,以减轻其症状和控制病情。

1、可适当外涂防晒剂,以保护皮肤免受各种波段紫外线和可见光的损伤。
2、防止长时间曝晒。春游时,可用宽边防护帽或伞遮挡。
3、不要用含光感物质较多的化妆品。如香料等。
4、多食含维生素a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以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对一些可诱导春季性皮炎的光感性物质如油菜、菠菜、莴苣、无花果等,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5、洗脸时尽量不用热水、碱性肥皂、粗糙毛巾。
第4个回答  2020-04-17
慢性荨麻疹主要是过敏体质导致,过敏源引起的病因复杂,常见的病因如食物、药物、感染、精神因素、动植物因素、物理因素、内脏和全身性疾病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