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的一个问题。

我有个疑惑,想请大家帮我解开。 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佛菩萨就是玩到了GM(游戏管理员),而我们还是游戏里面的角色(普通玩家)。系统一崩溃,佛菩萨连同我们一起没有了。 这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大家如何理解的?
真的如此话所说的,那么是谁在操控这个系统呢?

楼主这样子理解佛境界是因为楼主的思维还局限在实在论、唯物论里面。佛教的学问在于思维上的突破。所谓的悟道,不是于现实上你的生命离开了这个世界,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去,而是你的生命因为思维的转化,而于精神上达到了不同的境界。这个世界不会有所谓的系统崩溃的问题存在,所谓的系统崩溃只是人的概念而已,“系统”是概念,“崩溃”是概念,概念与真实的世界、宇宙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所有的概念也正是人的障碍。谁在操控这个世界?不如反过来问,为什么世界一定要被操控?为什么一定要有管理才叫次序?再转过来问,世界真的存在吗?真的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子吗?当然,一直问下去的话不只是没完没了,也不可能有一个真正的答案。因为所有的答案,只要是说得出来的,都只是概念。所以简单来说,佛学就是学思维的突破,突破语言、经验、概念的障碍,而让我们能够用真心、本性直接观照宇宙的真相。

禅宗大师青原行思说参禅有三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透彻,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真得道时,不是一切都不同了,而是一切依然依旧,只是我自己不同了!

末学合十。追问

感谢你的回答。特别是你说的“不如反过来问,为什么世界一定要被操控?为什么一定要有管理才叫次序?再转过来问,世界真的存在吗?真的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子吗?” 这种逆向思维,这种一般思维模式的突破让我大受启发。
阿弥陀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7
按你说的词语表达一下吧。
佛家说:理不出自性,事不离因果。所以这里面的自性和因果就是你说的GM也是系统的操控者。

学佛的人都知道有个典故叫“野狐禅”,不知道可以百度一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佛菩萨也只是做到了“不昧因果”,不能不落因果。而我们凡夫还是昧于因果的。结论就是佛菩萨和我们凡夫都是你说的普通玩家,只不过佛菩萨级别比我们高。

自性和因果是不变的理体,所以你说的系统崩溃现象不会发生。

即能听闻佛法,即是与法有缘,望你有时间可以学习一下佛法。对人生的帮助会很大的。

进行以上比喻实为对佛法大不敬,不对之处还请诸位师兄斧正一下,弟子要进行深刻的忏悔!
阿弥陀佛!追问

感谢你的回答。我接触佛法不久,但是已经被佛法的魅力深深的迷住了。阿弥陀佛!

追答

学佛最重要的是恭敬心。印光法师说过,一分诚敬得一分收获,十分诚敬得十分收获。
所以以后尽量少做这种比喻。对佛菩萨有所不敬。

祝你早日学有所成。
阿弥陀佛!

追问

我没有一点不敬的心在其中!我只是很疑惑。可能这么比喻不太恰当,但是我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佛法。 不必执着于比喻本身吧。 以后我会注意的,尽量不用此类比喻。谢谢提醒! 祝你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阿弥陀佛!

第2个回答  2012-10-17
楼主问题到很有意思。让人想起《黑客帝国》。但是义理上还未理解清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假设世界是一个游戏的话,心(真实)应该算是支持游戏的硬件基础。软件系统因硬件生,硬件因软件还能有用。但是我们不是游戏游戏的玩家,我们类似游戏的NPC(有成为玩家的可能,犹如黑客帝国现实世界的觉醒)。佛菩萨类似玩游戏玩家,知虚幻能出游戏,能入游戏。佛菩萨才有“游戏三昧”之说。
至于谁在操控这个系统,这个系统无有操控者。菩萨是玩家可以参与可以退出,或许有点GM权限可以改变游戏的东西比如给你一件装备,但是不能把《天龙八部》改成《魔兽世界》。游戏的编制以业力为基础如同二进制。以因果为程序构建,我等皆是编程员。游戏系统类似自组系统,即系统本身自我演化,自我维持。像人身体的生长并没有外在的指令操纵。
但是这个比喻还不彻底,有一点只有这一个游戏,并无游戏之外的真实。
第3个回答  2012-10-17
可以肯定的是,佛、菩萨绝非游戏管理员。

从佛教观点来看这个关于游戏的比喻,应该是这样的。这是一部极其复杂的游戏系统,这个游戏没有唯一的管理员或管理团队,每一个玩家,既是参与者,也是管理者,还是编制者。

佛陀、辟支佛、菩萨、罗汉,是从游戏的沉迷中清醒的人。他们从游戏中脱离了。但是随着他们的脱离,他们也就不能再参与、管理和编制 这个游戏了。

佛陀和其他脱离者的区别在于,佛陀能将他脱离游戏沉迷的方法教授给我们,而我们能够理解。

区别佛陀与其他宗教导师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佛陀是人,与上帝或任何其他“超自然”的神并没有什么联系。他既非上帝,也非上帝的化身,更不是什么神秘人物。
他没有任何人或神的帮助,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达到了最高的精神和知识境界。他是悲智双运的体现者,悲和智是他教义中的两项指导原则。
通过他个人的体验,他懂得人的优越性。他发现“超自然”神统治下界众生的观点,那只是一种错觉。佛陀从来没有说过他自己是救世主,也没有试图通过“天启”宗教的办法,拯救“灵魂”。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证明无限的希望潜伏于人中,必须由人的努力来揭示和发展这些潜伏的希望。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证明菩提和解脱,完全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佛陀是这样的告诉和示范作为一个勤奋生活的倡导者,并鼓励弟子们要依靠自己修行。他说:
自己是你们的皈依处,还有别的什么人能作你们的皈依处呢?
在世界历史上,只有佛陀第一次这样教导说,独立于外力之外,能够证得解脱。苦的解脱,必须依靠每个人自己的行动。追问

谢谢

第4个回答  2012-10-17
这个问题貌似有点耶教的样子,其实也是可以谈谈的。

问题的关键是不要把佛菩萨当做一个实体理解,因为诸法无我嘛。

对,佛菩萨也是因缘和合的幻想,所以,佛菩萨的具象(化身)也是生灭的,但佛菩萨的法身却是常在的。

谁在操控这个系统呢?

如果勉强说的话,就是佛菩萨与众生一起在操控这个系统,是他们的合力!!

所以,佛教没有一个主宰者,但也不是混沌一片。

请问一下,关于佛教的。如果一个人前世是修行人,已有一点成就,后来转世...
1. 关于佛教的疑问,如果一个人前世是修行人并取得一定成就,转世后,他是否能够恢复之前的修行状态?2. 这是一个涉及大乘佛法深奥内容的问题,因此可能不易理解。即便是解释了这个原理,由于其深度,仍可能引起误解,正如印光法师所言:“只有家中人方知家中事,语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在这里,我将尝...

关于佛教的一些矛盾疑问
先不说成不成佛的问题。比如你到了一个地方,迷失了方向,辨不清东南西北,莽莽撞撞,心中焦虑疑惑,即便有暂时的快乐,心里很快又会迷茫。可是当你转过向来的时候,心中豁然开朗,轻轻爽爽。这就是迷和悟的区别。迷就是凡夫,悟就是佛。3.佛经里是用物质世界的种种形象描写的精神世界,在翻译的过程...

关于佛教的一些疑问
信不信佛都在你身边,如同你进了一个黑的房间,你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你是否会判断房间里什么都没有?灯打开后,你会重新认识自己的观念吗?家具一直在房间里,只是你看不见而已。人类的知识和科技就不是迷信吗?任何一个所谓科学的问题,你自己连续问十个为什么,看看是否有所谓正确的答案。如果说...

关于佛教的疑问
1.佛是人,不是仙人。居住在你心里。28层天。梵语是印度语。金刚经等你拿给外星人看你就明白了。2.这个问题有点不妥,佛观测并了知万物本质。具有他心智证通,这个神通凡人可以修成。但是这通不是万能,当人没有念头时就失去了观测的效果。具体科学如何解释,还没有。3.佛教不仅不能代替科学,佛...

关于佛教的一些问题
1.佛不是顿悟哦,佛是觉悟,大彻大悟!顿悟只是瞬间的灵感,你我都不时会有的,不是究竟的。2.佛教是拜佛的宗教?怎么不说是学佛的宗教呢?绝对的误解!这个问题说来就长了,你自己去看看佛教的发展史吧,什么是佛教,百度一搜就有了。3.西游记里讲的佛祖是指释迦牟尼,但他描述佛的跟佛教的教义...

关于佛教的几个问题
这一点只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有关系。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通过我们已知的智慧去避免去解决、或去在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降低恶果。我们能作的就是这些。佛教变是我们作这些改善、救助、避免、拯救等等事情的过程中总结出的道理。2,佛,只是一个象征符号,佛有没有并不用轻信。我们只要相信伟大的真理,...

问个有关佛教问题
1.神识一词来自外道,以前是指梵我如一的。佛陀从来没有宣说过人有神识。八识的目的是为了解释轮回的主体,但这些都是无记题,也就是佛陀对这些问题保持沈默。神识后来都是引用在大乘佛教的唯心论,佛性论,而佛性论更接近神不灭论思想,这些都是外道思想来的。2. 佛没有寿命问题,这是大乘佛教把...

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问题
要想修出这样的情来,那得按次第才可以做到的。试想:一个人连世间的同情心恭敬心发起来都难,别说什么菩提心了大悲心了,想都别想谈更别谈。所以各位同修啊,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好好修吧。南无本师释伽摩尼佛、南无本师释伽摩尼佛、南无本师释伽摩尼佛。

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问题
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问题 对那些做尽坏事的大恶人也要有慈悲心吗?为什么?佛家讲究因果,大恶人受恶报,理所应当,为什么地藏菩萨发大誓愿,要度尽众生,既是恶人,当入饿鬼道,为什么度他?... 对那些做尽坏事的大恶人也要有慈悲心吗?为什么?佛家讲究因果,大恶人受恶报,理所应当,为什么地藏菩萨发大誓愿,要度尽众生,...

有关佛教的几个问题。
所以崇拜的佛菩萨很多,不违背大乘的教义。藏传佛教是印度无上密与西藏地方宗教苯教相融合的宗教,具有西藏地方特色。但血腥不血腥,我不知道。以我所知,我没有见到血腥之处。既然也是佛教,不应当有血腥的,你所知道的恐怖的明王,那只是一个象征,象征佛以大力降服贪、嗔、痴等烦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