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六度万行,四摄,八基正见,双七支
五戒:不杀生戒 不邪淫戒 不妄语戒 不饮酒戒 不偷盗戒 十善:不杀生而行放生 不邪淫而修梵行 不偷盗而行布施 不妄语而说实语 不绮语而说质直语 不恶口而说柔和语 不两舌而说调节语 不贪而修不净观 不嗔而修慈悲观 不痴而修姻缘观 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愿诸愿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
什么是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六度万行,四摄,八基正见,双七支
四无量心 慈 悲 喜 舍 六度万行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惹这六种修行 因人而异 因事而异 因环境而异 有种种方便 佛说法无定法 此称之为六度万行 四摄 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八基正见 第一基是无常心,第二基是坚信心,第三基是出离心,第四基是实愿心,第...
什么是佛教的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总之,五戒十善,四摄六度,都是佛教信徒的基本修法,也都是从人间凡夫走向成佛的必由之道。赵朴初会长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就是希望大家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自觉地共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人间的极乐世界。(阳音) 59 已赞...
普贤七支供是什么?如何在修行中落实?
五戒偏于止息恶行,四无量心则重视修习善行。四无量心的修习贯通三乘,若以世俗的心来修习,所获得的功德能生梵天,故四无量心又称四梵住;若和空性慧相应,超越我和我所,不起自他的分别,则为无量心解脱,能成就声闻乘圣果;若与菩提心相应,那么于无尽的悲愿中修习慈悲喜舍,就成为菩萨道的修行,能圆成无上佛果。 ...
修行人的品,具体指的什么?
这就说到佛法的层面了。修行人的品,具体指的什么?最基础的,当然是信愿行戒定慧,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六度万行、三聚戒、菩提心,更高层面的,还有彻底断除我法二执,真正建立在真如体性上的胜义菩提心之圣品圣德等等等等,佛说三藏十二部,处处都在讲修行人应有的“品”。
南师: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
菩提心之所摄并不只含十善、四无量、六波罗密、四摄,而菩提心所缘三藏密典及一切口耳心传诸法,建立合法利众渡生的大悲行举。故知菩提心是广义所缘谛相,对佛陀而言是三身四智,当体无上正觉菩提心;对菩萨而言是大悲弘法利生渡有情;对证悟者而言,是离绝诸相戏论,当体本来面目,即空妙有之诸法实相;对凡夫...
密宗中的“三十道”是什么
中士道:具有声闻、缘觉属性,但求个人的生死解脱,而思惟四谛、十二因缘之理。上士道:具有大乘属性,于此又可分为两种,即显教修法和密教修法。显教:依发菩提心,修四摄法、四无量心、六度万行,渐进佛地。密教:除以显教教理修持为基础外,更依密乘"依次修起"、"圆满次第",以达到与佛平等不二...
三士道密宗的教义思想 判教 三士道
下士道,以解脱个人之苦为目的,注重因果,皈依三宝,行五戒十善。中士道则更进一步,寻求个人生死解脱,通过思惟四谛、十二因缘,达到声闻、缘觉之属性。上士道则具有大乘属性,又分为显教与密教两部分。显教强调发菩提心,修持四摄法、四无量心、六度万行,渐进佛地。密教则在显教的基础上,更重视密乘"...
什么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有正见就与般若相应,有般若就可发菩提之心,证菩提之果。十种就是: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第一、发心住。发心就是以正见发菩提心,这是很重要的,学大乘经,学菩萨,菩提心不可缺少,“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定弘法师:请问天道与佛教有何分别
原则上讲,就是五戒十善、四无量心,你就能生天。你要是没有做到,就好像一般宗教上说,我信了就能得救,那个水分很大。第一个,那个信未必是真信。口头上信,或者是做了一个宗教的仪式,像受洗或者是什么样的皈依,那就叫信了吗?未必。真正信的人,你是做到了,那才叫真信。你不可能说信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