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姬昌的西岐是诸侯国?可以称之为国家吗?那么他的臣子是怎么称呼他呢,他住在宫殿吗?

他的妻子妾侍这些叫什么,王妃,娘娘吗,儿子们呢?“公子”还是有什么特定称呼?其下臣子这些,那时的诸侯国有什么官职吗? = =求解答~~
文王 这个称呼 是死后封的还是生前? 武王姬发呢?

周文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诸侯之长,《封神演义》演绎为西伯侯),又称周侯,周季历(周朝建立后,尊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

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周文王虽姬姓,却不叫姬昌。“姬昌”一说在东汉时期成型,后世因之,遂称文王为姬昌。

当时的朝代为商,此时的伯侯的国称为方国,国家是后来才出现的称谓。他的属下称呼他的爵位,一般古代有地位的人都会居住在豪华的宫室。依据中国古代的谥号规矩,帝王生前不会有类似“文王”的称号,这是死后的谥号。

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

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

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

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

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侍卫武官亚,卫士亚旅,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掌外地籍田的畋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

扩展资料:

法律介绍:

商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在夏朝奉“天”罚罪法制观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在这种天命观的影响下,商人十分迷信鬼神。商王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即“下帝”也称天子。因此,执行占卜的神职人员——巫,史等,在商朝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王权神授观下,商朝的法律也都是一“天”与“神”的名义制定的。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语。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汝,罔有攸赦。”以天的名义对夏进行讨伐。

《荀子·正名》中有“刑名从商”,这一论断从一侧面反映出商朝法制应该比较成熟了。《左传·昭公六年》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与夏朝一样,它也是后继者为了纪念汤,而以汤来命名他们的法典。

除了《汤刑》外,还有《甘誓》 《盘庚》 《伊训》等篇章也都是商朝具有效力的法律文件。

参考资料员:百度百科——商朝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8
周文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诸侯之长,《封神演义》演绎为西伯侯),又称周侯,周季历(周朝建立后,尊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周文王虽姬姓,却不叫姬昌。“姬昌”一说在东汉时期成型,后世因之,遂称文王为姬昌。

当时的朝代为商,此时的伯侯的国称为方国,国家是后来才出现的称谓。他的属下称呼他的爵位,一般古代有地位的人都会居住在豪华的宫室。依据中国古代的谥号规矩,帝王生前不会有类似“文王”的称号,你要敢当面叫,我估计他会一巴掌拍扁你。
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侍卫武官亚,卫士亚旅,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掌外地籍田的畋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
第2个回答  2012-07-28
姬昌在商朝还没灭亡之时是不能称为“文王”或者“大王”的,当时来说,“王”是全中华的统治者,姬昌是商王朝封的诸侯国国君,爵位是“西伯”,就是西方诸侯之长。“文”是谥号,是在人死之后,由后代人根据死者生前的功绩、品行加以评定,然后用一个字或几个字来概括,因为姬昌在做西伯的时候很贤明、爱护百姓,重视休养生息,所以用“文”来概括他的一生。“文王”就是姬发建立周王朝之后对姬昌的尊称,因为自己是大王了,所以自己的老爹自然也得叫“王”了。武王的“武”也是在他去世之后给的谥号,生前是不能用的。
至于臣子怎么称呼,那就不清楚了,也许是叫“主公”吧。
第3个回答  2012-07-28
正室称后,余称夫人。
《史记 周本纪》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
儿子,一般都称公子。
旗下臣子,就是公侯伯子男这些,分封为各地诸侯了。 像晋文侯、宋庄公等等。同时也在朝廷兼职的,具体就是三公三大夫,像周公就是。
诸侯的官职和中央一样。
和现在没太大区别。就像现在都叫部长、中央的部长和地方的部长级别待遇能一样吗?

补充:古代人死后都有谥号。就是中间那个字。表现了当时的他的主要能力。后人追封的,褒贬不一。
所以 文王、武王都是谥号,表现了他们的主要的政绩、文王治国、武王打天下。
第4个回答  2012-07-28
夏朝时期已初步形成宗法制度,也就是分封制。
文王姬昌(夏朝时称“西伯昌”)的封地是诸侯国,但西岐只是他封地中的其中一个地方。
诸侯国狭义上课称之为国家。
他的臣子称呼他为西伯,他是住在宫殿里的。
他的妻子侍妾应称为夫人。
儿子称为公子,女儿也可以称为公子。
封国内仿照王室设置百官有司,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主要有三事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分掌政务、司法和民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