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佛教后的矛盾,望解答。百分悬赏,求解答!

其一,什么是贪嗔痴?这个问题我有模糊的答案,大概是这样:佛经教理中说,人有许多烦恼都是因为心灵的迷惑所致,所以,又称“烦恼”为“惑”,其中“贪、嗔、痴、慢、疑”五大烦恼属于“思惑”,也叫“修惑”,必须通过人的修行才能断除。在这五个烦恼中,“贪、嗔、痴”是最为根本的,称为“三毒”,他是人生痛苦的根本。贪,就是自己喜欢的,希望它越多越好,永远不失去;嗔,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便拒绝,反对,如果有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就生气发火;痴,就是不了解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从而想去抓住自己贪爱的,想去抗拒自己所不想要的,而宇宙万物根本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消失,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抓得住的东西。由于这种愚痴,才产生了贪爱与嗔恨,结果作茧自缚,自寻烦恼。

那么我又想知道,一个佛教徒迷恋佛教是否是贪。
不接受其他观点只认同佛教观点,说别的观点会生气,是否是嗔?
紧抓佛教,抗拒别的观点,是否为痴?
也许很多大智慧的信徒会认为我的问题极为幼稚,在他们的身上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但是知道么,你们又范了忌讳,那些千千万万没有大智慧的人等谁来普渡?是真正的佛么?

施主,你好。

一,何为贪嗔痴?

贪,是对于喜好的偏执;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那么佛教徒迷恋佛教是否是贪。实则非也,如果真心向佛,何从来得迷恋?是一种境界,一种信仰,一种力量。如佛之后,你的烦恼是在一点点的消失,既然消失,又从何造成烦恼之根本呢?

不接受其他观点只认同佛教观点,说别的观点会生气,是否是嗔?

佛本宽怀,佛本包容,不接受其他观点只认同佛教,其根源,在于你自身,佛并没有教你痴迷与我佛,而是你自身在作怪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三毒中,痴毒为最重。痴。是谓执着?抑或固执?我至今还未参透,惭愧惭愧。。

我修行尚浅,一点拙见。请斟酌思量。追问

第一,真信向佛,难道不是喜好?既然能达到某种境界,那不是偏执?真心向佛则无迷恋?没有迷恋又为何向佛,做自己就好!我说的对么?
第二,我承认嗔是自身在作怪,如你所言,佛并没有教我痴迷于佛。那么好,佛的存在及其言行导致信徒众多,那如何才能让一个人不痴迷我佛?
第三,痴。是谓执着?抑或固执?我不知道究竟是不是这样,但是我想请问您一句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您是否执着着佛是对的,而一个人的痴不是佛的缘故?

追答

我觉得您的想法有些过于偏激,过于把自我的对于佛的感受放大了,这是一种盲目崇拜的偏执性心理。

真心向佛,可以说是一种喜好,但是佛本身是为了一切人类,一切众生所经历的,逃不掉的苦、烦恼。佛教首先让人正视苦恼、烦恼。现在的你已经有了烦恼,是由佛引起的烦恼。佛就好比是我们的老师,他交给我们一种正确面对事物,一种睿智的方式,但是如何去做?是靠我们自己的,你对于佛的种种烦恼,迷恋,那些贪嗔痴,都是佛留给你的谜题,是要去自己解决的。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问佛,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去克服?怎么去克服这些迷惑?是的。但是佛在哪?佛在我们心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佛。解决的方式只有自己能解开。

不知道我说的有没有给你启发。一些拙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7
“佛教徒迷恋佛教是否是贪”,是贪。就是所谓“法执”,执著于佛法。

但此贪不同它贪,佛教有“以妄遣妄”的说法,比如佛说5乘,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只是因人施教,观机逗法的种种方便。

金刚经说:佛法者,即非佛法也;佛说一切法皆为佛法。这话就是针对那些只把佛经当佛法的众生的,这些人是所谓“法执”,不知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道理。

当然,能达到“佛说一切法皆为佛法”的境界,是大菩萨的境界,非凡夫可蹴尔成就。

比如佛说的外道,即心外求道的意思,并非说除了佛教,其他宗教所言皆是外道,那佛教岂非最封闭之宗教?佛祖在世时,只是以佛法觉悟世人,何尝有佛教宗派二字?

佛经常把佛法比作指月的手指,当你看到月后,就可以忘掉这手指了。所谓法尚应舍,即此道理。

但我们在看到月前,还是得依靠这手指。

你的观点是对的。
第2个回答  2012-07-17
学习佛教,我们会明白许多有关生命与世界的道理。同时,还有一些是教我们如何修行的。
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维,确定佛教所讲的这些观念或道理,应该是正确的。然后依此修行,并证得一定的成就。

您的问题,其实很复杂,不太好回答,简要答复如下:

1、一个佛教徒迷恋佛教是否是贪?
贪的本质是染著,将来会得苦果。一个人学习佛教,并依此修行,正是断离染著,将来会得乐果。两者本质是不一样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2、不接受其他观点,只认同佛教观点,说别的观点会生气,是否是嗔?
这当然是嗔!若是同道中人,可以一起探讨。若意见相左,合掌令欢喜。何必生气?生气能令对方认同呢?还是不生气更能令对方认同?
如果生气,说明他的佛法,还刚开始学习了一些知见而已。与他的生命毫不相干,身心没有受用。这样的学佛,不仅没用,反而有害。为什么?只是为了成就自己的贪嗔痴而已。

3、 紧抓佛教,抗拒别的观点,是否为痴?
这应该属于佛法没学好的表现。真正的佛法,与世间法丝毫不相违。若有相违,就不是真佛法。
与1+1=3的人去辩论,当然是愚痴了!

佛法作为世间的真理,从来不是为了显得自己多么伟大,而是让人离苦得乐,得到真实的受用。与人对话,一个主要的出发点,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佛法的代言人而高抬自己,满足自己的我慢。要时时刻刻根据对方的情况来引导、来说明。一切都是因缘所生的。每个人的观点都有他形成的因缘,这需要高超的智慧去把握。佛法最终是讲求智慧的。智慧是可以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提升的。润物细无声。看似无为,其实无不为。按缘起的规律来办事,才是最没有反弹力的、最有效率的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

佛度有缘人!如果没缘,也不要强求。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也只有小部分的人给度化了。
第3个回答  2012-07-17
对于佛教教义里的名词名言,你不必去过分执着。名相万千,无非就是教众离恶从善罢了。
1.你所解释的贪嗔痴等义,大致便是如此。此三毒乃一切烦恼无明之根本,也是仅仅束缚苦难众生的三前因。
2.欲离苦得乐,解脱轮回,须借用善知识引导自己。而佛教即是一切善知识的总体。你为了解脱烦恼无明而深入佛教教义,这不是凡夫里的贪嗔痴。不过是借用佛法来剔除自己因累世恶业所成的无明罢了。
3.佛教导我们不执着一切有为万物,对于佛教经典里的名相、名言,应正解、即透过字相去了悟深义,也不可执着之,否则会曲解,曲解了就会走歪道。

上述几点,望有助于你!阿弥陀佛追问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只想问一下你第三点中的不执着一切有为万物,我不懂有为是什么。但是我答题知道就是不执着对吧?那不执着如何借用佛法来剔除自己因累世恶业所成的无明?

追答

佛门所言的执著,其对象无非就是一切身外物相以及你那颗妄心所生出的一切相。那些都是无常的,都是虚像,是众生心性变现的。即便是证了果位的菩萨也难免还有执著,他们的执著是法相,破除了一切法执,即可证无生忍。那都是凡夫所无法体悟的境界,暂且不去多说。
因为这些个东西会让你的心产生执著,这也是累劫业习所致,佛会教导我们了悟这些东西,破除对这些的执著。你破除了这些执著,就是有大了悟啊。这就已经解脱无明了,那些无明也就逐渐被剔除了。这不矛盾的。关键还是你必须知道什么才是执著,其对象又是什么?破除它是为了什么?
说了这么多,但愿能破除你心中的疑惑。
阿弥陀佛!

第4个回答  2012-07-17
这个要看佛教徒当时的心。不认同别的观点不一定会生气、贪恋、愚痴。因为佛法否定了所有观点,包括佛法本身(文字),有这样一句诗: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所以对佛法也不要贪恋、执着,金刚经中佛说自己并没有说法。还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西藏大圆满法则说:一切圆满,一切法都是佛法。这说明佛法是包容的。
所以,不要以自己的见思惑来猜度佛法,要好好了解才能讨论。
第5个回答  2012-07-17
一个佛教徒迷恋佛教是否贪、嗔、痴,否!佛教讲的贪、嗔、痴是指我们每个佛教徒无始劫来对世间法的贪恋、对人和事物或嗔恨或痴心。佛法以修心为主:打个比方如上学,从小学到初中在到高中直至大学,一直在学文化知识是贪心吗!学习的过中观点不一致是嗔吗!认真学习学有成就是痴吗!佛教也是一所大学,从简到繁直至成就。刚开始必须认真学习佛法,由浅入深循循渐进。不紧抓佛法怎能成就!在这修行过程中就要去掉自己无始劫来习气(贪、嗔、痴、慢、疑)。断除一切烦恼(到最后佛法也断掉)修成正果!

求解答,有悬赏,快。。。快快
回答:解:设进价为x。 【百分之90-百分之75】X=25+20 百分之15x=45 x=300【标价】 300乘百分之75=225 225+25=250【进价】 点赞有

请大家帮我找一份关于佛教的工作,有工资的那种。
工资:普通道士(相当于小沙弥)试用期每月3000,转正后斋(相当于比丘)薪每月5000,6小时工作制,包吃包住,做满1年后每月8000以上,各门下师兄每月10000以上(免税,免保险)。补贴:出差上门做法事,按次数发放出差补贴,一般为每月每人出去4次,每次490,另外视每月香油布施多少而加分红发给绩效工资,...

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满意再追加100分,悬赏300分。
因为系统设置的最高悬赏额是200分,不过满意后我会在追加100分的。 谢谢大家。问题补充:我问中说的我向她表示我的痴心不改,她不会感动,反而觉得我没出息,只是自己的猜测,希望大家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我的女朋友好现实,她说想嫁个有事业的男人,我问她:“你说的有事业是指有工作吗?”她说不是,比那要求要高,...

高分悬赏谁可以给我罗列:;女生的最爱100条?,第一个保证给他分,达不...
�第051个理由~~因为我我希望我们去世后能葬在一起。 �第052个理由~~因为我希望结婚戒指是为你而戴的。 �第053个理由~~因为我想要了解你的一切一切 。 �第054个理由~~因为我想证明”痴心的人没有好下场”这句话是错的。 �第055个理由~~因为我不想在情人节时,一个人孤单的去看海。 �第0...

对于佛学佛教初学者,怎样入门?
1,新人建议根据自己的古文基础看些简易的佛教故事类小读物,这是为了培养初期的兴趣,也增加了佛教世界的见识,为以后深入学习打基础。2,不建议去庙里,纯个人观点认为“香火庙”与佛理无大关系。建议初期读些经典书籍像《金刚经》与《坛经》相互参看,地藏经,法华经都很好,楞严经新手看会很费力,不如到后看。3,...

巨额悬赏求数学高手解答一个概率问题
2次成功概率:0.2*(1-0.1)=0.18 3次成功概率:0.3*(1-0.18)=0.246 4次:0.4*(1-0.246)=0.3016 5次:0.5*(1-0.3016)=0.3492 6次:0.6*(1-0.3492)=0.39048 7次:0.7*(1-0.39048)=0.426664 8次:0.8*(1-0.426664)=0.4586688 9次:0.9*(1-0...

六年级数学题求解答,进来看看吧~答得好会增悬赏的。
2.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如果长方形的底面积是圆锥体底面积的五分之二,那么长方形的高是圆锥体高的( 5\/6 )。3.一个四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是5.00,那么这个四位小数最大是(5.0049),最小是(4.9950)。4.商店为某鞋厂代销,双方协议如下:数量不超过200双,代销费用...

解答!快哦,有悬赏
第一题:设该溶液所含该物质为30g ,=25所加水量为Xg 30\/(100+X)=24 X=25 30\/(125+25)=20 第二题:设男生有X名,女生有Y名 X-6=6Y\/7 7X-6Y=42 又因为X+Y=45 所以,男生有24名 第三题:设甲乙丙三人分别得到X,Y,Z支铅笔 X+Y+Z=25 Y=0.5X+3 Z=0.5Y+3 故X=10,Y=...

这几道数学题,求解答,答好了有悬赏 要过程,谢谢! 判断 10米的20%和...
判断 10米的20%和20米的10%相等 十米的20%就是等于十米乘以20 也就是等于十米乘以0.2,等于两米 20米的百分之10=20米乘以10 等于20米乘以0.1,等于二米

佛是印度阿三那里来的?为什么那么多人信,尤其是古代
这也可以从中国古代社会的以佛教为名义的多次下层民众的起义就可以看出来,例如,清朝的白莲教,元末的弥勒宗等等。但总的来说,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他总是反映出很多看起来矛盾的东西,就像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矛盾一样,那不是简单的东西,而深远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很复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