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其实是六大名著,建国后删掉了两部,为什么那两部早已家喻户晓?

如题所述

上到耄耋老翁,下到黄口小儿,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分别为《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在我们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是听着“孙大圣”的故事长大的,到了小学后这四本书更是被列入到了必读的课外读物名录中。可以说没有读过这四本书,都不敢妄谈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中国文学中最辉煌的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顶尖之作。

不过世人都知道“四大名著”,却不知道最开始其实是“六大名著”,只不过建国后因为种种原因被删除了。被删掉了的那两部是哪两部?分别为语文书中还有节选的《聊斋志异》,与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都是不逊于四大名著的一等一的奇书,同样家喻户晓。

为何两本奇书在建国后被剔除在了四大名著之外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但从艺术价值上来看是值得肯定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也是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是中国短篇小说的巅峰。

也是因其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使得这本书哪怕不再四大名著之列,却常常被改变为影视作品。但如果你以为《聊斋志异》只是讲一些神鬼传说,一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从其实际立意来看,聊斋其实深刻的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朽,蒲松龄写作的本质是借这一个个神鬼莫测的故事来嘲讽那些如同魑魅魍魉的不作为的贵族们,因此这本书同样可以作为历史学家分析当时社会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不过从书本身的内容上来看,的确封建迷信色彩比较浓厚,对一些有资历的老人口中讲的牛鬼蛇神之类的话深信不疑,不利于当代的青少年健康发展。所以在经过多重的考量下,决定把它剔除在四大名著之外。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成书于乾隆十四年,一著成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他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为描写对象,深刻的讽刺了清朝的功名利禄观念,批判了汉唐以来的科举制度,这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大不敬的。

这本书最主要的艺术成就就在于他富有民族特色的讽刺意味。它将讽刺赋予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描绘之中,通过作者对细节细腻的描写和人物的对话,体现出现象本身的无理和荒谬,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作者还善于将喜剧和悲剧相结合,以包含心酸的内心想法,用诙谐的手法写出来,让人读来意味莫名。这本书在中国长篇小说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现在仍然有很多作家学习外史的小说架构和写作手法。

不过说实话,这本书中有太多的批判了官场的黑暗,这显然不符合建国初期的文化教育要求,所以也遭到了剔除。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