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伤逝》里的子君和鲁迅有什么联系?

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涓生又是干吗的?

  在这冒昧的说一下,大家读文章切忌要回到原文上面,有时不要硬把作者给拉上。
  《伤逝》是一个思想冲击的产物。它主要还是批判中国的婚姻,爱情是美好的,但是它更需要经济作为支撑,“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子君是鲁迅塑造出来的一个处于时代交加的女性,她虽然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但是这只是像一个小孩受到鼓舞,怯生生的说出来的话,她的内心却还是有着封建的残余思想。除了婚姻的悲剧外,作者也是主张女性解放的。
  至于涓生,他是一个受到西方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但是他对那些思想却只是像阿Q闹革命一样,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自己的思想转变也是不彻底的。涓生很自私,在遇到生活问题时,不是想如何解决,而是直接把子君当做累赘,甚至想要子君死掉,然后自己再扇动自己的翅膀,再去找新路。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可以把涓生当做是鲁迅一部分的缩影,毕竟当鲁迅纠结于与朱安的婚姻时,也有过希望朱安死掉的想法,但是涓生绝对不是鲁迅的自照。
  《伤逝》虽然是写爱情,但绝对不是鲁迅先生的自我写照。他要通过这篇文章警醒国人,男女的平等,婚姻的附依。
  至于说这篇文章是隐射兄弟情义的绝断,更是无稽之谈。大家可以看看鲁迅先生传记,及其和鲁迅先生同时期的作家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一切就了然了。
  以上是我的一些鄙见,不免有些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多多指教。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31
是小说而已,没啥关系。
20年代初正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盛行的时候,易卜生的《娜拉》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口号。所以当时出现了很多“五四腔”小说,很多人写小说、戏剧歌颂青年男女敢于勇敢走出家庭争取婚姻自由,这种小说很泛滥,但鲁迅的目光是犀利而深刻的,他在反思:在社会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女人没有经济地位的情况下,走出家门的娜拉会怎么?结果只有两个:不是堕落!就是回归家庭!因为她们没有足以养活自己的社会体制支撑他们
因此鲁迅先生在这里写了这篇唯一的爱情小说是要告诉人们: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里,所谓的自由爱情是不能支撑长久的,为爱情而走出封建家庭的女人最后的结局并不是让人乐观的。最后子君和涓生的分手和子君的死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有关系的话,那就是另外一种理解了:鲁迅是借爱情悼兄弟之情,当时他对二弟周作人付出那么多,然而周作人却和他反目。因为周作人翻译了某外国作品《伤逝》后不久,鲁迅就写了这篇《伤逝》有人分析不是巧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31
他弟弟周作人曾说,其实《伤逝》并不是在写爱情,而是借爱情暗喻鲁迅和周作人的决裂的原因是因为家庭开支的原因,鲁迅搬出去住以前,所挣的工资都是交给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管理,因为这后来产生了矛盾。
周作人的见解还是可供借鉴的。
第3个回答  2011-03-30
子君是他学生 后来相爱了 同居过一段时间 不欢而散 鲁迅的妻子不止一个 此文是鲁迅描写自己情感的文章 言语比较晦涩
第4个回答  2011-04-02
《伤逝》讲述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从积极争取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斗争到爱情走向失败。究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他们生活的那个腐朽、沉滞的社会;二是他们自身的性格弱点;三是经济上的困顿。只有彻底地解决这些现实社会问题,克服自身的弱点,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自由。不过我觉得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应该是鲁迅的化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