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三毛的一生是贫穷、疾病、痛苦一生?

如题所述

记得第一次真正接触三毛作品是在大二,当时对这位洒脱又浪漫的女作家甚是羡慕,那时候读她的文章,懵懵懂懂,只是单纯觉得好。


如今再回头读她的文章,却已无当年的那种羡慕,感叹一个人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承受多大的压力才能换的一份浪漫且自由的爱情。我并不非想啰嗦三毛的生平事迹,因为在各种网络都可以了解到。只是羡慕她那种一丝不挂的爱情。

曾经的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渴望像三毛一样追求“放荡不羁”的爱情。拿着笔满目在无尽的沙漠中。可如今当我处于热恋期时才发现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大度到容忍自己的爱人出轨,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幸运的拥有浪漫又自由的爱情。我不如她,没她那种胆量,没她那种心胸,更没她那种信念。


曾经的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渴望像三毛一样追求“放荡不羁”的爱情。拿着笔满目在无尽的沙漠中。

可如今当我处于热恋期时才发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大度到容忍自己的爱人出轨,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幸运的拥有浪漫又自由的爱情。我不如她,没她那种胆量,没她那种心胸,更没她那种信念。

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换与来荷西的爱情,当荷西在与三毛结婚第三个年头与一位姑娘萌生爱恋之情,三毛问荷西“要不要我回台湾一年,请他们两个在生活上相处一阵,如果他们美满,那我就自寻生路


一旦他们因为了解而分开,只要先生一个电报,我就飞回去,我还是要他。又如果,三个人一同接纳观念,亲爱相处,那就三个人同时下决心做好亲密朋友,佳人和爱侣的事实,真诚相待,不分彼此。”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9

简单了解一下她,三毛,原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出生于重庆,浙江舟山人,毕业于台北学院哲学系,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为何说她的一生是贫穷、疾病、痛苦的一生?三毛生性浪漫,三岁时读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印象极深,后遂以“三毛”为笔名。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棵“橄榄树”,她踏遍万水千山。然而,无论是异国都市的生活情调,还是天涯海角的奇风异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于心中的中国情结。

三毛在初中就退学了,由父母教导。之后得到了某人特许,到某校旁听,但是不久之后又休学了,到西班牙留学。这个时候遇到了荷西,他与荷西的故事很感人(大概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有详细讲述)。但是当时她不喜欢荷西。回国之后,她未婚夫死了。伤心之下又到西班牙去了(三毛说过,西班牙是她的第二祖国),再次遇到荷西并相恋(其实之前荷西有给她一封信,感动死了,《梦里》有详细介绍。)之后结婚。

然后三毛就和荷西跑到沙哈拉去了,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在看《沙哈拉的故事》及《哭泣的骆驼》时真的觉得她的生活太传奇了)之后荷西死了。荷西是潜水工程师,在一次工作中死了。三毛悲痛之余回到中国。之后又出去旅行了一次,回来就演讲。之后就自杀了。三毛自杀的问题,荷西的死对她打击大我知道,但是那已是十多年前的事,难道十多年了仍想不开吗?在她的《不死鸟》里她说过只要父母荷西还在她就不会去死,即使上天也带不走她。但他终究竟是那般死了,留下白发苍苍的父母。三毛一直有病,难道是忍受不了病痛了.......还是多看看她的书吧!

三毛对着一生有着许多感悟,但到最后也没能看淡这世间,最终去往了那一方天堂。

第2个回答  2019-09-14
因为三毛遇见了荷西,她们的爱情注定了她的传奇。如果没有遇到荷西,她也许只是个平凡的作家。她为什么自杀大概也是因为荷西,荷西是她可以任性的护身符,荷西没了,她不能任性的活着,只能任性的死去。
第3个回答  2021-02-09
因为三毛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遇见荷西以前,她四出漂泊。遇见和荷西之后,她才感觉自己找到了幸福。可是,没有几年,荷西又因为意外去世了,三毛感觉到生不如死,然后和王骆宾的感情也没有结果,她的一生真正幸福的时光太短暂了
第4个回答  2019-09-17
因为他四处漂泊,遇见了荷西,才好一些,但是荷西走后就不能任性了,因为没有承担风雨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