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

材料一:、、、、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幸而破绍、、、、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摘自《三国志武帝纪》)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摘自曹操诗)
1、材料以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关系?

1,180年——190年
1、180年各州的最高长官
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2、189年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在嘉德宫驾崩。少帝刘辩继位。由于刘辩年幼不晓事,暂时由何太后临朝主政,皇权更加衰微。宦官和外戚为了取得控制皇权的特殊权力,斗争日趋激烈。双方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相互排挤,殊死斗争。深知朝廷派系之争的董卓得知灵帝驾崩的消息后,心中窃喜,他密切注视朝廷各派动向,随时准备相应措施。见机行事。不久,在河东伺机而动的董卓便收到大将军何进的密令。何进是少帝的舅舅,代表外戚势力。灵帝死后,他与司隶校尉袁绍共同谋计诛杀张让,遭到何太后的反对。于是,何进便诱董卓以好处,以圣旨名义召他立即进京讨伐张让,并以此来威胁何太后。董卓接到圣旨后,大喜过望,立即召集人马,连日引军进京,并按何进的意思,上书少帝,要求“逐君侧之恶”,“收让军,以清奸秽”。可是,董卓却万万没有想到,在他还没来得及赶到洛阳之前,何进就在争斗中被张让等人杀死。这时,虎贲中郎将袁术(?一公元199年)也趁机领兵进入洛阳,听到何进被杀的消息后,便放火烧毁了南宫,并追杀张让等人。张让和中常侍段硅慌忙劫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半夜出逃至黄河渡口小平津(今河南省巩县西南)。行进中的董卓远远望见京城一片火海,知道情况有变,打听到少帝在北芒,董卓又急忙率兵前往。少帝被蜂拥而至的大军吓得惊慌失措,泪流满面。董卓威风凛凛,大摇大摆地走上前去参见少帝,并且向他询问事变经过。少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倒是站立一旁的陈留王刘协主动上前向董卓讲述了整个事变的经过,叙述毫不含糊,条理清楚。当时,刘协只有9岁,比少帝还小整整5岁。董卓大为欢喜,认为刘协要比刘辩强得多,而且又因他是董太后亲自抚养的,于是,便有了罢黜刘辩、拥立刘协的最初念头。董卓把少帝奉迎至皇宫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干预整个东汉中央政权。
3、黄巾起义
中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广大农民与豪强地主及封建国家的矛盾激化。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爆发的。 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太平道的首领,自称“大贤良师”,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10余年间,徒众达10万 ,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 。张角广泛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又在各处府署门上用白土涂写“甲子”字样,作为发动起义的信号 。中平元年(184,甲子年)初 ,张角命于三月五日同时起义。但预定起事前一月,因叛徒告密,张角派人飞告各方提前起义。于是36方“一时俱起”,众达数十万人。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灵帝慌忙调集各地精兵,进剿黄巾军。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起兵,配合官军镇压起义,其中著名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 起义初期,黄巾军的主力分散在巨鹿、颍川、南阳等地,他们各自为战,攻城夺邑,焚烧官府,取得了很大胜利。与此同时,各地还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武装。但黄巾军各自为战,缺乏战斗经验,以致东汉王朝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颍川、陈国、汝南、东郡和南阳的黄巾军相继失败。冀州黄巾军在张角病死后,由张梁统率固守广宗。当年十月,皇甫嵩率官军偷袭黄巾军营 ,张梁阵亡 。3万多黄巾军惨遭杀害,5万多人投河而死,张角被剖棺戮尸。张宝也随即于下曲阳兵败阵亡,10余万黄巾军被杀害。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然坚持斗争。青州黄巾一度发展到拥众百万。后来因作战失利,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编。曹操平定冀州时,张燕领导的黑山军也投降。 黄巾起义和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持续了二十多年。由于起义农民本身的弱点,起义被残酷镇压,但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
编辑本段191年——200年
1、黄巾起义结束
194年,黄巾起义宣告投降结束。
2、威挟天子令诸侯
曹操就比袁绍高明多了,曹操他不换皇帝,他利用这个现成的皇帝,而且把这个皇帝客客气气地供奉起来,利用皇帝这张牌来号令天下、号召诸侯,这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这个说法是可以讨论的,曹操本人和曹操集团的人从来没有说过“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何去何从》一集中, 易中天先生告诉我们,曹操的谋士毛玠曾经向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曹操采纳了谋士毛玠的建议,并予以实施。也就是说,曹操的路线和策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说法是人家说曹操的,比方说诸葛亮就说过这个话,他的说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意思一样的。也就是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话是曹操的敌人说他的,敌人的话不怎么靠得住吧!那么“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没有人说过呢?有,谁呢?袁绍的谋士沮授,叫做“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可是袁绍手下其他的谋士不赞成,说这个皇帝现在是个废物啊,这么一个废物你把他接到我们这儿来干什么呢?你是朝拜他呢还是不朝拜他呢?你是请示他呢还是不请示他呢?那你肯定要朝拜、要请示,我现在把他弄来以后大事小事我都要跟皇帝请示,皇帝万一意见和我们不一样怎么办呢?我是听他的呢还是不听他的呢?我听他的显得我们没分量,我不听他的我不又是违法吗?算了算了。袁绍怎么想呢?袁绍一想,这现任皇帝那是董卓扶起来的,而且董卓要废立皇帝的时候我袁绍是不干的,我现在又去尊奉他,我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吗?当然我现在又不可能把我主张的那个皇帝再扶起来,那个已经被董卓谋杀了,拉倒吧。那么这个事情袁绍一犹豫,曹操就抢先了一步。 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汉献帝在董卓死后,历尽千辛万苦,又回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这时的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破败不堪,在洛阳,皇帝和百官的饮食起居甚至形同乞丐。曹操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果断地采纳谋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想方设法把皇帝从洛阳接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县2。因果关系
1民不聊生2群雄纷争直接导致了经济衰退,人民生活面临极大问题。3三国时期群雄四起,争夺权力,时局混乱.

参考资料: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4
1。三国时期群雄四起,争夺权力,时局混乱,民不聊上
2。群雄纷争直接导致了经济衰退,人民生活面临极大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04
1、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百姓生活困苦
2、前者为曹操立乱世建功绩的自我评价,后者表现了曹操对社会底层的反思。这两者的关系密切,可以互相印证,明确当时社会的状况。
第3个回答  2010-12-04
1.东汉末年,各个封建势力混战,势均力敌。
2.因果关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12-04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各个封建势力混战
因果关系

有关历史的问题(20个)
1、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或称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事件。2、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3、隋朝大运河的各河段名称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4、官渡之战是曹操打胜的。5、唐朝被尊为天可汗的是唐太宗李世民。6、这位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父亲是宋...

有关历史的问题(20个)
1、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3、隋朝大运河各河段名称?4、官渡之战是谁打胜了?5、唐朝谁被尊为天可汗?6、有一个皇帝,他父亲,母亲,弟弟,儿子都是皇帝,他是谁?7、清末慈禧第一次垂帘听政是谁在位期间?8、北魏孝文帝改姓什么?9、中国历史上...

谁能给我20个关于中国历史上的问题?{加上答案哦}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王朝,是第一个跨过长江的北方民族,蒙汉各族封建阶级的联合政权,蒙古人、畏兀儿人入主中原政治,加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多方面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互相交往和新的聚合。其开放、宽容的宗教文化政策,促进了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元朝有光辉灿烂的文化...

提几个简单的历史问题(回答的简洁一点)
3.在这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分封制瓦解”,因为在“分封制”稳固时,天下都唯周天子是从,诸侯是不能也不敢争霸的,春秋时期能够起来诸侯争霸,就是“周王室衰微”了,从制度上说就是“分封制瓦解”了,这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奴隶制瓦解”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但它跟诸侯争霸...

中国近现代历史问题
4.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是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享有特殊权力。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而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旨在实现和平统一。两者的权限范围不同,特别行政区拥有更高的自治权。这些区域的存在展示了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5. 19世纪末,中国面临...

为什么历史问题是很难能解决的?
历史问题难以解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历史记录的不完整和客观性:历史问题往往涉及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解释,而历史记录可能存在偏见、缺失或矛盾,导致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释产生分歧。这种不完整和不客观的历史记录使得解决历史问题变得困难。2. 情感因素和认同问题:历史问题通常涉及到多个群体、国家...

历史问题,谁能解答?
10. 长春市变成了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殖民统治的政治中心,伪皇宫、伪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均设立在长春。11.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18日凌晨,伪满皇帝溥仪举行了退位仪式,标志着存在了近14年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终结。12. 沈阳,作为日本的占领地之一,见证了这段历史。

历史问题。速度。
3、土地兼并的情况以及危害: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了土地兼并问题。土地的高度集中,一方面是农民失去了土地,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另一方面则是阻碍国家的纳税。但它却有利于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安定,源于重土安迁的思想,有利于封建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它不可避免地抑制商业却严重阻碍了封建社会商品...

历史问题
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淮水和大散关。设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浙江宁波附近的“桃花渡”。5、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隋文帝。经考试成绩优秀者称秀才。隋炀帝又设进士等科,以及第者任官。隋朝制度,科举考中以后一般就可以任官了。唐...

重要的历史问题
1、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2、工业革命的启示:我们可以这么说,就是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是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呢,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

相似回答